舱体与砌块
——集装箱建筑的典型性形态研究*
2021-01-28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一、集装箱的由来与发展
近七十年来,集装箱作为运输载体,一直活跃在各大运输领域。1955年,美国人马尔科姆·P.麦克林构思出了货物无缝接驳的运载模式——将货车的运输箱直接卸载到海运轮船上。多年后,由于运输技术的发展与完备,这种货运技术被人们总结并形成了“内部形态论”,它靠缩减或消解不同运输载具之间的接驳环节,完全改变了运输装卸模式。集装箱概念至此形成。1968年,人们设计了容纳1000个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海运货轮。一年后,2000个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海运货轮也投入使用。直至1983年,全球集装箱运输增长到了1200万个。杂志《经济学人》对集装箱如是评价:它对全球化的驱动力超过近50年来全部贸易协定的总和。集装箱的出现对全球贸易影响至深。
二、集装箱的闲置与再利用
随着制造技术与运输链越来越成熟,集装箱的成本明显下降。直至今日,集装箱几乎成为运输环节里的一次性装载工具。由于经济原因,把集装箱运回原港口或者拆解回收的成本,远远高于使用新的集装箱。那么遗弃这些到港集装箱,便成了人们的首选之举。经年累月,闲置与废弃的集装箱越来越多,这也给贸易港口带来巨大的压力,相反,却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便捷的移动性、国际标准(iso)的模块化、快捷的装配方式,为政府、开发商、建筑师,在集装箱应用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不仅在商业空间、创意文化空间、仓储空间、办公空间,甚至在博物馆、实验室、隔离舱、保障性住房、紧急避难所等建筑建造中,集装箱时常以建筑主体或插件的形式出现其中。这些应用也得益于集装箱的尺寸规格,国际标准的集装箱长度有:6.10米、12.19米、13.72米、14.63米、16.15米。建筑设计师们最常用的是6.10米和12.19米长度的集装箱,它们的标准高度为2.59米,宽度为2.44米[1]。
三、集装箱建筑的典型性形态类型
1.正交形态
正交搭接是集装箱建筑的最基本搭接形态,也是最稳固最经济的建造方式。集装箱多以舱体活动空间出现。以2013年竣工的荷兰“巴讷费尔德北火车站”为例,设计公司(NL Architects 事务所)用了三个完整的6.10米集装箱、三个6.10米集装箱框架以及一个完整的12.19米集装箱,组成了看似悬浮的十字形候车站台。作为一个简单明确的区域性地标建筑,总面积不过80㎡。为避免破窗效应,候车站内设有小的花店,咖啡店和自行车维修站。又如,2014年,智利圣地亚哥的“福勒克斯阿迪达斯展馆”,展馆作为临时建筑坐落在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前,占地60平方,设计公司(2712/asociados)用四个6.10米规格的集装箱搭建了两层展馆,透过集装箱的搭建错位空间,人们还可以观赏异于平常视角的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
2.砌体形态
以集装箱作为建筑砌块来搭建大型场地与活动空间。集装箱作为舱体被利用的同时,也承担了模块围合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集装箱内部,在无辅助结构的情况下,不能形成大跨度空间的问题。例如:由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游牧艺术馆”,游牧艺术馆的初衷是为了加拿大艺术家格里高利·考伯特(Gregory Colbert)“灰烬与雪”的艺术巡展而设计的,为了方便巡展的跨国跨洲,坂茂采用了自由度极高的集装箱作为场馆立面的主体,辅以其拿手的纸材料承重结构,设计搭建出了集装箱为砌块的大跨度空间展馆,后期由于多种原因,艺术巡展未能持续进行,但是可拆卸重组的集装箱展馆——“游牧艺术馆”仍保留了相当一段时间。在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形态中,由于集装箱的砌体功能,从此便有了新的一笔[2]。
3.插件形态
集装箱作为建筑中的插件,时常被设计师们解构重组。作为内部插件:大空间中的集装箱往往承载着单面隔墙、半围合空间、错落空间、心理围合空间、装饰空间的作用。由于集装箱的插入,加之集装箱强烈的识别度,平凡的空间瞬时会变得生动有趣。例如2016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的“德国电信公司展位”,设计公司hartmannvbonsiebenthal在大跨度高空间的展示场馆里镶入了占地200㎡的展位,它由两个6.10米和一个12.19米的集装箱,以约170°夹角相叠而成,三个集装箱由木质基底相连而成,集装箱体被喷涂成白色和枚红色,以微建筑插件的形态成为视觉焦点。又如,2015年,中国台湾“永联物流共和国办公室”,将集装箱作为插件,柏成设计有限公司的这一设计案例,更为典型。“永联物流共和国办公室”是永联物流作为重要接待与公司形象所设立的,地点在新台北。项目面积341㎡,由大面积混凝土作为图底,木色作为亲和面,利用分解集装箱辅以钢制楼梯喷涂成碳色作为空间元素,集装箱的加以利用,把整个办公空间营造的既简单利索又层级丰富,凸显了仓储式物流办公室的特点,也给物流办公环境提供了设计参考。作为外部插件:集装箱时常被用作原建筑的空间增补,以附属建筑的形态出现在建筑改造领域。由于集装箱的灵活性,原建筑结构几乎不受影响。如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展厅空间增补项目,原教学楼的展厅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已不能满足教学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展览使用。原展厅是教学楼本体的室内空间,连接到外部的拓展空间是集装箱插入的附加建筑,使原空间增容100㎡,“集装箱插件展厅”外表皮喷涂橙色,空间内部为白色,光影活跃[3]。
4.吊装形态
此形态是集装箱被吊运时的瞬间性、典型性形态。这种形态的特征是,将集装箱悬浮于空中,视觉心理上,它游离于运动与固定之间。吊装形态能在任何场所恢复集装箱自身的在地性特征,吊装形态的集装箱建筑更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如MMW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公共集装箱(The Mosquito)”,它适应于任何地形,由支撑腿和一些辅助杆件钢结构结构,将集装箱悬浮于半空,建筑师在有限的空间中划分出了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衣帽间、三个阳台和一个16㎡的屋顶平台。“公共集装箱”早在1995年,作为建筑师私人住宅被设计出来,由于安全性和合理性问题未能落成。1999年“公共集装箱”代表挪威参加了在芝加哥举办的“北欧设计展”,由于建筑是无基础的,又可以灵活移动,2000年居然被偷走了。时隔十年,2010年奥斯陆规划局新建了“公共集装箱”,用作展览——“亲爱的奥斯陆”,供游客和当地居民自由参观。直到2015年“公共集装箱”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挪威多处醒目位置,成为可复制的地标性公共建筑。同样,作为北欧国家的丹麦,在2017年,由专注于集装箱设计的建筑事务所“Arcgency”,在哥本哈根为客户克劳斯·卡特斯堡(Klas Kastbjerg)设计落成了“凯恩酒店”。酒店由煤炭起重机改造而成,伫立于港口码头。集装箱作为舱体重组悬浮于起重机上,建筑师用形态语言复原了吊装工作。
四、当下集装箱建筑的形态趋势
1.模块化形态趋向于非模块化形态
在对集装箱建筑乐此不疲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利用箱体模块化堆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建筑师们开始打散、切割并用多角度融合的异形方式组合搭接集装箱。这丰富了集装箱建筑形态,同时也增加了建造成本。
2.实用形态趋向于艺术形态
人们最初利用集装箱作为舱体或砌块,是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集装箱建筑发展至今,开始出现“无用集装箱建筑”,它们时常作为不可进入的展示类建筑或地标性建筑出现。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创作素材,天马行空的异形形态层出不穷。
3.临时性形态趋向于长久性形态
由于人们的认知转变,加之材料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些集装箱建筑已经作为固定建筑,相对长时间的保留下来,慢慢被人们接受,并形成了一个建筑种类,它从无基础变为了有基础。集装箱建筑不再局限于吊装舱体。
4.小体量趋向于大体量
如今,集装箱建筑的寿命越来越长、越来越固定,它也开始往大型场馆的形态进化,建筑师们不再拘泥于利用混凝土与钢结构,集装箱的应用开始出现在了体育馆、博物馆、学校等大型建筑上。
5.低端化趋向于高端化
集装箱建筑的雏形,始现为了临时的舱体,它为人们的基本工作和生活需求提供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它已经作为一个时尚产物,在各行业、各领域推陈出新,集装箱建筑的高端化开始展露眉目,新的建筑技术、新的视觉表达,让人们重新省视集装箱建筑。某种意义上,它不再是一个集装箱舱体的循环利用,它开始变得更时尚,甚至更奢侈。
五、结语
本文通过案例与实考,对集装箱建筑的形态做了归纳与展望。集装箱建筑有趋同化也有差异化。集装箱建筑形态由于构件特性,在形态上具备灵活与多样的特点。集装箱能够打破建筑“内”与“外”的分割形式;也可以作为媒介,串联室内空间、建筑区块甚至城市场景。通过集装箱的核心视觉语汇,集装箱建筑还具备戏剧性,它能映射动态场景,故而集装箱建筑即使固化为永久性建筑,仍然具备强烈的动态观感。至此,本文为集装箱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