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与现代传承*

2021-01-28

大众文艺 2020年20期
关键词:美学生态文化

(桂林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广西白裤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之一,因其男子穿齐膝白裤而得名。作为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保留最为完整的一个民族文化,有“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美誉。其中,白裤瑶织染绣文化以其材质的原始珍贵性、工艺的高超完整性、图案的古朴丰富性、形制的质朴烂漫性,彰显出强烈的白裤瑶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生态美学是当下中国美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它的兴起源于对现实世界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的关注。曾繁仁先生认为:“生态美学观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生态论审美观”。[1]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融合,它高度契合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从和谐共存的审美角度,思考人类的永续发展和美好生存。生态美学观的出现,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视界。

西南少数民族大多没有文字,作为“行走的史书”,服饰成为民族历史的见证与记忆。广西白裤瑶织染绣技艺以服饰为载体,于材质、工艺、图案、形制之间将瑶民们与自然友好交互而产生的审美观照、族群信仰和文化流变有效地保存和完整地呈现,生动地透视出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和自由率真的生态美学意蕴。

一、广西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

广西白裤瑶织染绣技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遮羞与御寒到如今的修饰与纪念,从对自然的崇拜与感恩再到对自然的利用与爱护,从对自我的生命关怀再到对族群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处处释放出瑶人与自身、与自然、与社会相互依存的物质需求与精神寄托,是白裤瑶存在的真实写照与情感的本真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美学价值。

1.原始珍贵的材质中积淀出的生态交互意识

南丹、八圩等区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峰丛地貌,七分石头二分旱地一分田的描述可见白裤瑶生存环境的不易。但是,自然繁衍的智慧是奇妙的,白裤瑶村寨遍布善于在山石中谋生存的古老植物,如桑树、杉树、粘膏树、蓝靛等物种。瑶人生活取材皆源于其中。最为独特的当属粘膏树(椿科),这是白裤瑶寨独有的标志性象征。在广西南丹,凡是有白裤瑶长期居住的村寨几乎有生长有粘膏树,而状、汉人居之处则罕有。树干中间大两头小,形似大肚的孕妇,故人称母亲树。粘膏树的树脂是白裤瑶服饰图案绘制的重要原料,膏脂虽取之于粘膏树,但树并非天然出膏,而是需要用利刃按一定规律不断砍凿方可。若是期望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则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瑶人持之以恒的周到养护与精心砍凿。

可以说,粘膏树护佑和装扮着这个古老的民族,瑶人极为珍爱和守护着村寨里的粘膏树,从不伐木造屋、担木做柴,有的人家甚至作为祖产将之代代相传。粘膏树与白裤瑶祖祖辈辈们生息与共,这种生态的本源性、环链性让瑶人自觉地生发与自然互利互惠、共生共和的生态交互意识。

白裤瑶服饰均为自制,妇女们善于耕种养殖,精于织染刺绣,形成了完整而高超的织染绣技艺,历经无数历史变迁却仍然保持着难能可贵的以人为本、“致用利人”的借物、惜物、敬物的生态造物理念。

美国著名生态人类学家Eugene Hunn教授认为:“传统生态知识是世界范围内娱自然资源的传承与生态整体保护有关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信息资源。传统生态知识系统提供了人类——环境关系的洞察力,而这些洞察力是自然科学没有或无法提供的。”[2]桑蚕养殖在白裤瑶地区较为普遍,瑶人对蚕丝成型的方式较为独特,一张蚕丝衣的成型无须纺织,而是待蚕卵成虫时将其摆放在家中门板上,使其在门板上爬行和吐丝,期间需不时调整蚕的位置以免蚕丝分布不均。循环往复,始得一张蚕丝衣。吐好的蚕丝衣经由五倍子汁液浸泡可成橘色,晾干后多用于女装百褶裙的裙边装饰。这种借物成型、因地制宜的造物经验展现出瑶人对自然敏锐的洞察力和造物智慧。

种棉纺织是织染绣技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瑶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择吉日动土、鸡时播种、翻土养护、轧棉弹棉、搓棉捻线、煮纱绞线、跑纱穿筘、卷纱织布,每一个细节都环环相扣,包含着瑶人与自然、与材料、与人之间日积月累的相互包容、相互给予的生态关照。跑纱颇具特色。首先是制作跑纱阵,妇女们在草地上用几个木桩固定成一个正方形,阵型的大小由跑纱人数而定。其次是分工协作,如有人负责走纱,有人负责勾线绕线放线,有人负责刷线理线,直到把棉线理平理顺。工序繁复,需要体力和耐力,更需要邻里乡亲互助。跑纱需一次性完成,中途不能中断不能吃饭不能交谈。这种长期的邻里协作增强了守望相助的情感联结,也让令人钦佩的敬物情怀内化成为约定俗成的公共意识和行为规范,有利于稳固族群凝聚力。

妇女们是天生的艺术家,“画绣合一”是白裤瑶织染绣技艺中最为靓丽的一部分。白裤瑶服饰图案的绘制类似苗族蜡染,先将粘膏树的汁液与牛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凝结,加热融化即可使用。画刀由铜片等金属制成,既可将粘膏液保温又可顺滑作画。画布为自制的土布,经由木块或石头等外力摩擦,产生平滑光亮的肌理效果,不仅美观更利于作画。粘膏是天然的防染剂,画好的布匹放入靛蓝制成的染液中不断浸泡与晾干,反复多日方可得到理想的蓝色。脱膏则是利用草木灰烧制的碱水冲洗,溶解出的膏液可重复使用。粘膏的防染作用使画布的图案呈现出蓝白相间的色彩效果,古朴而大方。因此也有“粘膏画”的称谓。绣,则是锦上添花的妙笔。白裤瑶刺绣采用的是挑花工艺,它巧妙地利用了织布时既有的经纬结构,通过绣针和彩色丝线在经纬之间有秩序的穿插和挑戳,形成了与粘膏画图案交相辉映的色彩对比与色彩呼应,甚为惊艳。妇女们会根据粘膏画的图形、布匹经纬的粗细以及自己手中染就的丝线进行随心而至的调配,故而创意迭出,鲜有雷同。图案多用于帕帽、领口、肩胸和裤脚等部位的装饰美化,同时也巧妙地弥补了人体经常活动而容易造成的磨损。这种心思精巧的造物过程,集中体现了白裤瑶民们善用自然材质、善待自然资源的惜物精神和温暖的生命关怀。

3.古朴凝练的图案中蕴含的生态审美文化

瑶人坚信万物有灵。因此,瑶人观物取象往往展现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过程中油然而生的热爱、敬畏与崇拜。白裤瑶服饰图案种类较为丰富,主要表现为动植物纹饰、人形纹、几何纹饰等类型。

瑶族民间传说天上有九个太阳,大地炙热难耐。白裤瑶勇士射掉了八个太阳,剩下一个不见踪影。大地黑暗混沌、万物萧条。瑶人请来雄鸡,鸡鸣七七四十九天后方唤出了太阳,大地重获生机。于是,雄鸡作为光明使者受到族群崇拜。《南丹白裤瑶风俗与风情》中提到了瑶人对鸡的尊崇,认为“雉(原鸡)是最有准信的灵物”[3],他们不仅用鸡占卦,甚至婚礼也是遵循鸡的活动时律,形成了独特的“鸡时”婚礼。浓厚的雄鸡崇拜情结让 “鸡仔纹”成为白裤瑶服饰图案中的主要造型,体现出瑶人顺应天时,对鸡鸣而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惬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物象的高超仿生想象力和质朴的自然崇拜。

简言之,创新型人才要具有如下特质:合理的创新知识结构、熟练的创新操作技能、自主的创新学习能力、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人形纹”,多出现在女子贯头衣的背部、婚礼用品以及裙子接缝处的布片,穿戴时正好悬挂于女子前下身,寓意着期盼繁衍生息、人丁兴旺的生殖崇拜。

白裤瑶服饰图案中最为典型的当属“瑶王印”和“五指印”,它们由直条形、回形、十字形、米字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图形组合而成。这些始于远古的造型语言通过对称与均衡、条理与反复等秩序排列而成的古朴图案,与先祖的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神秘厚重的审美意蕴。神话传说版本不一,虽无从考证,但讲述的都是祖先瑶王为了族群生存与外族抗争的英勇故事。为了缅怀先祖,瑶人们将 “瑶王印章”和 “十指血痕”绘制和刺绣在衣物上,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传达着同根同源的文化记忆,作为共同尊重的标志性族群符号,寄托了瑶人感恩与纪念的祖先崇拜。

4.率真烂漫的形制中散发出的生态人文精神

清代《庆远府志》中曾描述:“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裤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齐膝”[4]。文中还感叹“不独衣裳不相连,而前胸后背,左右两袖,俱各异体,着时方以钮子联之,真异服也”[5]。

白裤瑶是个山地民族,由于高山峻岭、崎岖峡谷的特殊自然环境因素,瑶人在游猎耕种等生产劳作过程中总结制作出了适宜生存与劳动需要的服装形制。

男子便装为黑色对襟衫,无扣,后背衣脚开口;裤子为白色大板裤(无裤头,裤裆宽大),长度及膝。这样宽窄长短适度的着装便于林中攀爬与抬跨。男装裤脚为窄口,可以防止蚊蚁虫蛇的进入,冬天缠上绑腿更利于御寒。简单实用的设计中彰显出瑶人顺应自然环境、回应自然考验的生存智慧。男子盛装则充分体现出大胆的仿生设计,从衣领到两侧衣脚的翘起结构再到形似鸡脚的绑腿都形象地模仿雄鸡形态,生动地传达出瑶人祈盼安顺的美好愿望。

女子夏装的形制最为旖旎。夏装无袖,前后两片布搭肩而下,侧面不缝合,不着内里,侧观双乳若隐若现,弯腰则一览无余。故而也有“两片瑶”的说法。无袖上装配以齐膝的百褶裙,散热通风、清爽舒适,非常适合当地夏季的酷热,而蓝底红边的百褶裙在走动之时摇曳生姿,极好地展现出白裤瑶女子婀娜多姿的体态美。这无关情欲,而是对母性崇拜的率真表达,是追求自由奔放的自然之道,是一种对生命天真烂漫的纯粹表达的生态人文精神。

二、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广西白裤瑶织染绣技艺的现代传承

黄淑聘等学者认为:“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一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政治制度的改变而引起。”[6]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如今白裤瑶聚居地区已经极大改善了以往交通闭塞、资讯封闭等艰难状况,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给当地瑶人的文化意识和消费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传统织染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与挑战。

1.当下白裤瑶织染技艺传承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断层。传统工艺的繁复工序和漫长周期以及简陋工具让许多年轻瑶人望而生畏,宁愿选择外出务工而非传承手艺,技术层面的断层让传统织染绣技艺的完整性面临失传的困境。

其次是原生材料的缺失。工业化大生产带来丰富的物质材料,使得物质匮乏年代必需的自给自足的织染材料的重要性遭到削弱,许多年轻的瑶人放弃选择人力和物力成本高的原生材料而大量采用具有价廉、鲜艳、耐磨、时尚的合成材料。

再有就是商业文明和时尚文化的迅猛冲击,使得许多瑶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断发生转变,尤其是对现代潮流服饰的模仿和接纳。传统服饰的穿戴如今大多出现在重大节庆、婚丧嫁娶和民俗表演等场合,只有少数偏远贫瘠的村寨还保留有传统穿戴习惯。传统服饰形制和穿戴习惯正日趋冷落,织染绣技艺的需求日趋缩量。

2.从生态美学的视野看白裤瑶织染绣技艺传承与发展

如果说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是广西白裤瑶织染绣技艺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条件,那么文化习俗和思想意识则是织染绣文化生态滋生与持续的必要基础。白裤瑶织染绣文化中折射出的生态美学特征、生态审美文化和生态人文精神得益于瑶人与自然、与村寨、与族群之间长期友好的亲和关系与和谐统一的生态观念,这是一种长期的文化沁润、人际交流与行为感染。

白裤瑶织染绣技艺不仅是技术、是艺术,更是文化。技术的作用是呈现实用功能与审美形态,艺术的价值是传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和谐共生的审美状态,而文化的能量是凝聚、是引领,指向共和共存的更好未来。因此,对于广西织染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关注的目光不应该只停留在材质、工艺、图形与形制等显性层面,而是更为深层与隐性的因素,即沿袭和重塑那份难得的生态观照和民族情怀。

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博物馆从最初的单纯陈列一些关于白裤瑶织染绣工艺的文字图片和若干用具,到从历史传说、能工巧匠、文化流变等多角度的深度挖掘,借助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传播手段与媒介,全方位地展现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的历史沿革、生态环境、工艺特色和发展现状,不仅让游客身临其境,充分感受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激发和吸引了当地瑶民的关注与参与,尤其是很好地增强了年轻一代瑶人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兴趣,在家园与社会等内力与外力的推动下滋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生发为更为深刻的文化自觉。

《肇论》有曰:“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 ,源于佛教哲学的观照一词,意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对于广西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生态的观照,有益于生态美学的提倡与推广,有助于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丹纳认为,自然环境决定社会环境和精神气候。因此,一方面要合理规划和开发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保护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生长的物质基础。南丹里湖的“歌娅思谷”白裤瑶生态旅游度假村的规划与建设,从建筑样式、原生住民、民俗生活等诸多方面保持了白裤瑶民族生态文化的活化性,在“见人见物见生活” 的空间里还原了民族文化生态的本真性却不失蓬勃的现代活力。

自然是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生活是艺术创意的源源动力,民族精神是艺术发展的最终归属。曾经闪亮在白裤瑶织染绣文化中的生态交互意识、生态造物理念、生态美学文化和生态人文精神,是促使其延绵千年的直接因素,是其独特个性、灿烂面貌得以展现的重要条件,是滋养白裤瑶民族文化生长的精神养料。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一个民族自我意识强弱的存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密切关联。因此,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和重塑生态美学理念,结合当下崇尚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引导和集聚当地瑶人、政府机构、民间团体等多重力量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让白裤瑶织染绣文化在不断更新的社会面貌和他文化的相互交往与借鉴中深耕和延续自身独有的特性,为白裤瑶织染绣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美学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盘中的意式美学
年味里的“虎文化”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外婆的美学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谁远谁近?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