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教联盟下药学专业店长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1-01-27彭荣珍程文海黄彩群
彭荣珍 程文海 黄彩群
(1.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2.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江门有限公司,广东 江门 529000)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而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标准必须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标准与需求,符合职业的发展规律。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十条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重点提到:“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而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医药企业建立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联盟”恰是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极佳模式。
1 建立药学职教联盟的背景与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则是高等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合作联盟的构建使得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先进办学理念指导下,学院建立了校企之间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系列工作。药学专业是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专业,以药学专业为试点,依托“国药控股国大药房”“大参林”等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医药领域的影响力,与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江门有限公司(简称江门国大)和江门大参林药店有限公司(简称江门大参林)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药学职教联盟,制订盟约,通过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为合作企业度身打造企业岗位所需人才,切实解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问题。
2 设立药学专业店长孵化班的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界定。这必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1]。药学专业历来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校企合作基础扎实,合作模式灵活多元化,设立了多届企业冠名班,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编企业内训教材,校企师资双向互聘流动,共建“校中厂(大参林模拟药房),厂中校(国大药房学院店)”,企业职工培训,共同举办学生技能竞赛和企业职工技能竞赛,每年为企业培养输送了具备高水平高技能的一线工作人员。企业对我们的人才培养非常满意。但是从店员到店长的成长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培养和锻炼。对连锁药店发展初期,店员晋升为店长通常需要一至三年的历练,但随着各企业扩张速度的加快,店长岗位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店长的培养时间在日益缩短[2]。这必将影响店长的培养质量。培养现代零售药店店长,就是充分利用校企地域优势和资源,将学院教育教学主线与企业职业理念、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主线融合在一起[3],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在一起,将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融合在一起。实行三导师制,既克服企业独自培养店长的资源不足,又能实现优势互补,将店长培养前移至校内培养,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实现企业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双精准对接。学院经多年校企合作经验的积累,与企业不断地探索从店员到店长的成长路径和培养方案,在校企联盟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店长孵化”的基本模式,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店长的下沉式孵化培训,将有效缩短常规培训的时间,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学生也能快速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3 基于职教联盟下店长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精选合作盟友
图1 校企合作布局
学院药学专业职教联盟的主要盟友是江门国大及江门大参林等多家企业,其中与江门国大已有10多年的合作基础,从文化融合、实践教学等方面,合作布局合理(图1)。已成功开办多届国大冠名班,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学院与江门国大的合作更加精准,在2015年开始创新性开展了“药学专业周末志愿者项目”,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周末志愿者队伍,校企共同组织志愿者直接到岗位进行技能培训,提前让学生熟悉掌握岗位技能,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前做好了准备。从2013年至2019年,校企合作共入职297人,截止目前留存165人,留存率56%;经过学习和锻炼,其中约30%走上了管理岗位,约15%的店长是学校毕业生。基于具备密切的合作基础,药学专业周末志愿者项目已具备“店长孵化”基本雏形,适合启动与江门国大合作“店长孵化”项目。
3.2 确定孵化方案
在与江门国大多年的校企合作基础上,结合江门国大店长内部培训基本要素,共同制订了5+0.5+0.5的“店长孵化”方案:即每周5天的学校教育+0.5天的企业职业理论培训+0.5天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细化培训内容,涵盖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技能培养和管理技能提升等综合素养的孵化(图2)。实行三导师制:班主任+企业理论培训师+企业技能导师“三位一体”共同管理。实施“双课堂”教学:学校理论课堂+企业岗位实践课堂相结合。严格结业考核评价。通过一系列培训与考核,由“学生→学徒→准员工→准店长”四位一体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专业知识、企业文化、门店管理、部门管理、销售技能、团队管理等方面的提升,以达到一位合格店长要求的标准。
图2 孵化项目内容
3.3 优选培训对象
“店长孵化”属于零售药店的骨干培养、精英培养,因而要求人数不能多,对培养对象要进行优化选择,因而制订了严谨的选拔流程:组织药学类专业学生召开宣讲会,由企业老总亲自主讲,明确“店长孵化”的目标、要求、方案和意义。学生自愿报名。企业导师进行面试,提交面试测评结果。学校导师根据面试测评结果,结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表现,得出综合测评成绩,择优录取30名学生进入孵化班参加培训。
3.4 灵活教学管理
安排1名专业教师做班主任,1名企业理论培训师兼副班主任,实行校企间日常管理的无缝对接。整个教学过程执行工学交替融合,从理论教学延伸到岗位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交互灌通。岗位实践时,学员深入实际门店岗位进行全真训练,解决了学校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能有效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统筹能力、面对冲突应变能力、纵横向协调能力、门店管理决策能力等。
3.5 严格结业考核评价
根据店长岗位基本工作职责,从文化融合、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岗位技能、门店管理、团队管理等制订考核方案,以能力为标准,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以企业导师为主考官,以药店工作案例为考核项目,考查学员作为准店长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4 店长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教学实践证明“店长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学校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拓展了办学空间,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合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前为企业培养现代零售药店店长作好人才储备,深化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容。为零售药店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储备店长,实现了学校与药企“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复制可迁移。目前,学院除与江门国大开展了第二期的“店长孵化”培训外,还根据学生未来实习与就业需求,在校企合作众多企业中,选择具一定规模的江门大参林、南北药行江门分公司联合开设了店长培训班,进一步推进学院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校企间各项资源的共享,完善了人才培养前移模式的探究,提前为学生实习做好准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共生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