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自主性专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2021-01-27王毓
王 毓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新业态、新模式生成的速度前所未见,社会生活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必须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打破千篇一律的办学方式,以灵活化、个性化的自主办学崭新姿态回应这些变化。开展专业绩效评价是高职院校强化办学定位、引导二级院系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其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
1 高职院校自主性专业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设计原则
“所谓指标是指根据研究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能够确定地反映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的特征依据”。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一个整体,即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该能够综合反映出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特征,受到评价目地的制约,也受到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念影响[1]。
1.1 传统专业绩效评价方法的特点
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绩效评价采用了通用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是研究职业教育的专家或政府管理者从理论的视角或者区域职业人才培养的总体需求出发制订,注重评估内容全面性和院校普遍适用性。传统评价者“从上而下”确定指标及权重系数,给出评价结论,被评者被动地参与评价过程。“整个评价过程由评价者主导,体现的是评价者的价值取向”[2]。即使评价结论与被评者息息相关,被评者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也不能体现在评价过程和结论中。
1.2 自主性专业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随着管理中评价方法运用的目的由精英人物管理决策需要转向人本管理民主协商决策,自主式评价应运而生。被评者可以从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所处实际出发,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展示自身的竞争优势。
专业绩效评价是针对特定专业发展目标考察目标的实现程度,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来源和发展历史,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制订个性化的专业绩效评价指标和权重。如某些行业组织或者企业所办高职院校,最初可能以职后培训为主,然后转型加大学历教育的比重。专业绩效评价就应该突出学历教育招生的数量和开设的课程数量。某些院校原本专业口径狭窄,难以适应区域新型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绩效评价就应突出新办专业数量及其与当地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专业绩效评价指标和权重的设置应与学校引导专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与此同时,群体参与指标的确定和评价过程有助于提升评价结果认可度,更有利于后续改进工作。这一指标体系要凝聚学校内外办学力量,其产生方式不能完全依靠专家制订、领导决策,教职员工和合作办学者的参与非常重要。特别是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企业和学校合作的专业比例日益增加,这些现代学徒制专业企业作为办学主体,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习的内容具有较大的个性化和特殊性,相当于一款教育服务“定制产品”,企业办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也是高职院校专业绩效评价的重要维度。因此,具体高职院校专业绩效评价应体现不同办学者的意图,其指标体系形成过程应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
1.3 自主性专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①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体现高职院校发展战略、自主管理的重点,反映院校办学自身的需求和个性化特征。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产生的过程应体现群众的参与性,有助于全校教职员工形成专业定位和办学重点的共识,持续提升专业办学绩效。③评价指标体系应在数据信息收集和结果处理等环节都简单易于操作,便于高职院校多个专业评价指用。
2 高职院校自主性专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与权重
研究者们根据专业绩效评价的特点,设计了专家评价和院校群体决策相结合的指标体系设计方法[3],先由专家和管理者分析确定专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范围,然后由办学群体参与确定具体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同设计方法的差异在前者主要集中于评价的维度或具体的评价指标,后者主要采用聚类分析法[4]、AHP(层次分析)法等确定指标权重系数[5]。为了让专业绩效评价更贴近具体高职院校的自主发展意愿并且操作省时简便,本研究对评价指标和权重赋值方法进行了优化。
2.1 专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形成
在梳理已有专业评价指标基础上,研究者对案例院校管理者、专业带头人、普通教师、院校研究人员等进行了广泛的访谈,发现专业对经费获取、组织文化建设、战略发展、品牌提升等方面的贡献成为该校教职员工特别关心的内容。因此,结合研究文献梳理结果,设计了10个专业绩效评价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具体后形成54个二级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其中,专业绩效一级指标不同于以往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摒弃了专业整体评价中的投入部分,集中于专业产出,且表现出院校自身的发展自主性。有些二级指标还可以具体化为多个下一级指标。
2.2 专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表达
一级评价指标可以用X来表示,X1、X2、X3、X4、X5……Xm(1≤m≤10)。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贡献度用权重系数W来对应表示,W1、W2、W3、W4、W5……Wj(j=1,2,3,4,5,……m),满足;n表示校内某个专业,En表示该专业绩效得分,可以获得表达式。根据表1所列内容,高职院校中第n个专业的专业办学绩效表示为:En=W1X1+W2X2+W3X3+W4X4+W5X5+W6X6+W7X7+W8X8+W9X9+W10X10
表1 专业绩效评价指标
2.3 高职院校GDSY专业绩效评价指标系数确定
本研究选取高职院校GDSY为调查对象,邀请校外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12人,随机在校内抽取管理人员、二级学院或专业负责人20人、专任教师49人,合计81人,占校内教师总数28%。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1份,总有效率为100%。问卷回收结果进行了数值转换和权重百分比、归一化处理(归一化运算公式为Yi=(Wi-Wmin)/(Wmax-Wmin),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该校校内人员投票结果,某一专业绩效得分可以表达为:En=0.08学生肯定+0.078用人单位肯定+0.12政府部门肯定+0.10技术合作单位肯定+0.10院校同行肯定+0.12第三方评价机构肯定+0.12对学校获取经费的贡献+0.11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贡献+0.10对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的贡献+0.10对学校整体办学形象的贡献。具体见表2。
3 GDSY专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从以上调研结果来看,校内外从事高职教育实践的人员专业绩效评价指标系数总体在各个指标上比较平均,政府肯定、第三方评价机构肯定和获取经费是调查中最受重视的三项指标,以前在专业绩效评价中受到忽视的校园文化贡献、院校发展战略贡献、学校办学形象的贡献在调查中也受到的较高认可。比较该校校内人员与校外人员,可以看出该校教师更重视学生的肯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肯定,而校外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则更重视对学校办学文化和办学形象的贡献,校内人员比校外人员给出的指标权重更加平均。对指标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更凸显指标系数间差异,直观地比较多个评价指标权重的相对值。表2所列打分值归一化结果突出了“政府部门肯定”“第三方评价机构肯定”“对获得经费贡献”成为三个特别突出的指标。“学生的肯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在该校则最受到忽视。这似乎与常规研究结论和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要求相背离。但是进一步深入访谈发现,该校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专业面向紧紧围绕健康相关行业,区域经济、人口发展和行业发展都处于蓬勃向上的态势,高职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该校各专业报考情况较稳定,高考统招第一志愿上线率、中高职衔接报考率和通过率都较高,近十年招生数量基本都超过当地政府下达的招生指标;就业率多次为所在省份高校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到校内招聘用人岗位与毕业生数量之比保持在2以上,毕业生85%以上在区域中心城市就业,且就业满意度较高;招生和就业两方面的整体情况较优,各个专业在此方面差异度不大。因此“学生的肯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两项指标虽然校内评价认为对专业绩效评价而言比较重要,但是在该校无特异性。从2012年起,学校先后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整体的发展目标和各重点建设专项目标都以以上两项目为核心。除日常教学运转和人员薪资外,校内可分配建设经费95%以上来自省级政府拨款并根据以上项目进行二次分配。学校正在建设的新校区额需要大量资金,校内经费开支预算紧张。与此同时,该校应用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收入在校内指出比重较低,学费收入仅占学校总收入35%-40%且已达到该校招生数量上限,整体增长预期有限。因此,该校领导及教职员工普遍较重视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和经费收入情况。而“第三方评价机构肯定”与政府项目立项和经费获取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成为该校特别受关注的指标。
表2 专业绩效一级指标系数
4 高职院校自主性专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简化及讨论
毫无疑问,这样的专业办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价专业绩效。但是对于具体的高职院校而言,如果以全国高职院校平均约35个专业来计,不仅评过程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而且结果计算也比较繁琐。因此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本校的情况运用归一化等数学方法进行简化,突出校内一个阶段关注的重点,集中反映本校的特色发展。不同高职院校可以截取某一系数Wj的具体值以上的指标进行评价,简化评价指标体系,减少计算量。总体而言,以上调查一级指标系数结果反映了:①专业办学绩效综合评价具有复杂性,其评价指标远远比已有研究成果中的涉及的内涵丰富,专业办学不仅应满足外界社会、行业需求,也不能忽视学校自身组织文化层面的、战略层面的需求。②归一化处理后的结果反映了该校专业综合评价的个性特点,每所院校可根据自身发展目标采用群体决策方式制订学校个性化的专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③不同群体给出的高职院校专业办学绩效综合评价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学校个性化的指标体系可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进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