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财经时代下产教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2021-01-27谭素娴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课程

谭素娴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数据挖掘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人工智能的应用。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重视人工智能与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人工智能如何融入专业教学呢?职业教育如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呢?“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1 智能化时代将促进财经类专业教育的变革

2017年,德勤、普华永道、安永三大会计师事务所率先在会计、税务、审计工作中引入人工智能,带领财务工作走入新时代。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是将人工智能软件运用到财务基础工作中,完成凭证填制、账薄登记、报表编制、发票开具、账目核对、开具及管理发票等重复性高的日常财务工作。利用财务机器人,就可以高效快速、准确无误地完成,减少财务的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1]。以人工智能为首的产业智能化是一个利用信息系统和数据系统将企业中的销售数据、财务数据、供应链数据等业务信息化、数据集合化、智慧化并加以合并贯穿。新型产业从制造型到包括供应链产业、信息化服务产业、财经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等整个产业群的价值链将整体重新建立。在价值链上,通过智能管理系统整合将目前孤立的业务单元被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商务、智能财经等取代。传统的企业管理体系将会被打破,依据于价值链的管理体系重新构建,管理数据链的整合范畴将会极大化地增长,数据呈现复杂多元化的流向。制造型企业的财务、库存、物流、生产、销售管理等内部系统都将实现一元化的统筹。企业转型不但需要技术工程类学生,对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原有单一化专业技能进行复合化专业技能点的改造和优化。职业院校不但要培养适合于新工科的技术型人才,也要培养适合转型企业的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以适应技术转型后的财经管理类岗位。这就需要建立工财结合、工管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相融合,构建智能财经时代下产教融合创新路径,培养“人工智能+财经”复合型企业一线人员。

2 智能化时代将引领产教融合方式的创新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等作了明确规定。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积极引导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着力强调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职业教育发端于产业,面向产业,服务产业,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自然属性与本质特征。在宏观层面上,实现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微观层面上,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无缝对接,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具有的共同特征,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TAFE)、美国的社区学院等等。这些模式为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需要对产业具有极高的敏锐度和极强的反应力,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才能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2]。因此,探索“人工智能+财经”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首要任务是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培养适应新产业需要的人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 三主体育人——智能财经时代下产教融合的创新之路

近年来,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日益丰富。在推进校企双主体共建育人模式上,李梅芳(2018)提出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五共”要素原则[3]。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探讨中,吴显嵘(2018)指出高职产业学院正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典型模式,通过企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能有效完善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4]。在建立校企紧密型战略联盟的探讨上,陈国龙(2017)提出将学院教学资源充分融入企业资源、培养过程全程引入企业参与,形成“企业支持办学建设、企业参与办学过程、企业检验办学成效”相互支撑、互为循环特色优势明显的校企合作模式[5]。在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探索中,杨丽芳等(2019)提出实行“开放融合活校战略”,产教融合,建立混合制办学制度[6]。由于财经类专业岗位需求的特殊性,合作企业无法大批量地接收实习学生,更无法把具有商业机密的业务或流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课程与企业实际相差较大,“学校+企业”的双元育人模式在财经类专业的产教融合道路上尚未广泛应用,未能体现校企合作的优势。

3.1 构建三主体育人架构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探索以高职院校为牵头,以教育集团为桥梁,以产业企业为参与,构建以“高职院校+教育集团+产业企业”的三主体育人模式,打造“人工智能+财经”特色产业学院,突破政校企协同育人的壁垒,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和决策机制,建立完善多元化办学的激励机制。产业学院建设架构采用“理事会领导,院长负责制,三中心运转”的模式建立。产业学院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院校为理事长,教育集团为副理事长,产业企业为理事。产业学院企业层级分为产业龙头企业,中型产业链企业和小型伙伴企业,类别分为产业主体企业、配套企业、信息和互联网企业以及财经服务企业。院长负责制指由院校指定人员为产业学院院长,教育集团指定人员为产业学院副院长,产业学院院长和副院长将在理事会授权职责下对产业学院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运作。“三中心运转”指在产业学院下设立产业研究中心、教学指导中心、运营管理中心。产业研究中心负责收集和整理产业学院中产业企业现有的岗位需求、用人要求、薪资标准,研究产业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动向及用人需求和数量。教学指导中心负责依据产业研究中心的成果和数据修改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训内容、项目内容等。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日常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就业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服务及采购管理。“三主体育人”共建产业学院将解决复合型财经应用人才的培养三大问题与矛盾:第一,教育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引入和带领产业企业给予院校真实用人数据和需求的提供,解决课程落后企业发展的问题;第二,教育集团牵头产业集群企业,将企业真实业务,真实数据进行教学课程的建设,实践项目的制作,联合多元企业引入企业导师进行授课和项目训练,将学生培养和企业业务无缝对接,解决结构化就业矛盾;第三,教育集团以多年企业服务沉淀和组织依托,重塑专业培养目标的产业针对性,将财经管理类专业进行产业化目标培养,将解决培养目标不匹配问题。

3.2 探寻三主体育人价值

理论价值:职成司司长王继平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8年年会上提出“坚持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与时代发展、科技发展同步,高度重视大数据、网络化、人工智能,以信息技术助推产业发展”。财经类专业教育必须与产业智能化发展相融合,将原有核算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为具有管理和决策分析能力的复合型财经管理人才。培养既具有财务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又具有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业务财务数据分析的新型复合人才。本文构建“高职院校+教育集团+产业企业”的三主体办学,探索企业深度参与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有效机制,开创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先河,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学术价值:智能财经是产业4.0和现代科技条件下的会计典型业态,是融合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科技赋能会计专业领域,以互联、共享为生态特征,以核算、管理流程再造、行为智能化和人机交互为运行特征,以功能升级和任务转型为工作特征,以业财税一体化、财务机器人、智能财务管控与辅助决策、智能财税共享中心为平台特征,综合形成会计个体价值计量、价值管理、价值创造的完整运营职能的现代会计业态。本文创新性地提出智能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优化课程体系,“学校、集团、企业”三主体共同开发互联网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为财经类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4 智能财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路径

4.1 人培目标调整

打造“人工智能+财经”特色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调整。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基于产业发展和用人需求进行调整,要在原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加入产业目标的内容。同时,在产业学院中,依据每年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企业发展数据进行动态调整人培目标,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作为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素养,还应具备信息化处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以及创新创业基础能力。在人工智能环境下,迫切要求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会计专业将以“人工智能+财经”的复合创新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财务处理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思维。“复合”是指在原有的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的基本专业技能上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入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财务决策、风险防范、数据分析、信息化处理的能力。“创新”是指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会计专业教育全过程,将通识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正式课堂,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于“复合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会计计专业将对企业岗位进行调研,制订岗位及职业能力模型分析,按“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设置”路径,为课程体系设计做好准备[7]。具体见图1。

4.2 课程内容优化

“人工智能+财经”特色产业学院将以高职院校牵头、教育集团协调、人工智能产业企业共同参与,发挥各自职能与优势,根据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对应用型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进行分解,围绕学生创新力、学习力、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入以产业需求为核心的新型实验课程和实训项目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课程。实验课程将会构架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产业分类以及拓展课程等6类新型课程,将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实践课的核心知识点通过真实项目的业务内容贯穿,达到课程综合实验、学生实践连贯学习的目的。增设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会计、人工智能审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旨在培养一批既掌握基础计算机技术又掌握基本的会计处理流程以及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智能会计人才。实现“通用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 +跨领域综合能力 +创新综合能力”四大能力的培养和递进提升[8]。入学的第一学期为第一阶段,进行“通用基础能力”模块学习,包括会计职业基础、会计认知实习、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课程,学生达到“初学”层次。第二、三学期为第二阶段,进行“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学习,包括财务会计实务、会计信息化、企业ERP系统应用、成本核算与分析、财务管理课程,学生达到熟练层次。第四、五学期为第三阶段,进行“跨领域综合能力”模块学习,包括VBSE财务综合实训、数据获取与分析、智能会计课程,学生达到能手层次。第六学期至毕业后为第四阶段,进行“创新综合能力”模块学习,包括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创业实务、创业训练项目课程,学生可选择创业、会计岗位、审计岗位等工作,向专家层次努力。“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将加快会计专业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见图2所示。

图1 复合创新型会计人才能力分析

图2 学生四大能力递进提升

4.3 教学模式改进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人工智能+专业”的复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改进现有的教育模式。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形成“学习形式泛在化、教育资源全共享、学习空间全覆盖”的教育模式。符合移动化和碎片化的学生接受方式,吸收国内外优秀资源,创新课程结构、教学评价方式,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9]。“人工智能+财经”特色产业学院在校内成立“智能会计创意工场”,实现教学与工作同步,变革创新财经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同时,通过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将智能财经专业优势、优质客户和业务引入学校,把社会经济中的真实场景任务项目搬入校园,真正让教师与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参与到实际工作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及数据感受人工智能的变革,提高智能财经与税收的应用水平。

4.4 师资体系提升

在师资队伍配置上,采用双导师制,企业导师与高校导师共同授课,配以项目导师制。专业理论课程由学院专任教师授课,试验实践课程由教育集团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专家授课。同时,加大“人工智能+财经”特色产业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高校与教育集团联合各类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社会组织与院校共同建设智慧企业管家“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本着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院校提供场地、师资、教务管理等资源,企业提供企业师资、企业案例、教学平台、技术支持等资源,双方共同努力,形成双向交流机制,打造出一支真正“懂实务、懂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针对性指导,用鲜活的案例引导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形成高效逻辑思维方式,提高共同协作能力,锻炼沟通与表达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化课程、网络化课程教学,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针对不同的会计前沿问题举行专题研究活动,打造省级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人才库,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与质量,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激励与管理制度,每年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讲授实践课,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4.5 实验环境重构

适应“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形态下,“人工智能+财经”复合专业将重构智慧云实训基地,主要以“智慧教室”环境搭建为核心,信息技术为突破口,与教育集团共建沉浸式的高互动探究学习环境[10]。以智慧教室替代传统的多媒体教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师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沉浸在虚拟业务情境中;通过IT技术,获取教学的数据,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改变以往的经验判断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启发式教学和智能化的学习服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针对智能会计专业教育的特点,在实验场所建造上,将企业实景环境和企业真实软件平台搬入学校,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原汁原味的企业训练。以真实场景和真实企业软件平台训练,可训练学生企业团队意识、企业文化、抗压性等,以达到学生在就业期间与企业的更快速对接。实训基地采取“双导师”制管理,由院校师资+企业专家联合辅导项目开展、工作任务检查及答疑辅导。实习基地设置“顶岗训练中心”和“工作实践中心”。“工作实践中心”主要由企业提供真实案例,教师、专家在真实区接到真实的业务,在真实区域内办公,完成部分业务,模拟区由学校主要管理,公司提供教学建议、方案、模拟业务及系统平台。“顶岗训练中心”使用“工作实践中心”的脱敏数据支撑真实业务,全真工作流程与全真工作要求。当“顶岗训练中心”的学生达到考核标准后,可以进入“工作实践中心”处理真实业务,由企业专家、教师对其工作进行复核与指导。

5 结 语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商业模式,催生出智能财务。智能财务颠覆了现有财务流程,将财务人员从信息“生产者”转换成信息“提供者”“加工者”和“消费者”[11]。未来的智慧财务模式是人和机器人共生的模式,培养熟悉人工智能新技术,既掌握企业业务又掌握企业财务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对此,本研究在揭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复合型专业人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索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相融合的育人模式。但是,笔者对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机制、途径探讨仍显得不充分。如何厘清三主体育人的关系,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如何实现智能产业与职业教育真正融合?这些均亟需各界学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职业课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人工智能
职业写作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我爱的职业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