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躬耕细作教书育人,深入实践促行业发展
——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黄运茂教授

2021-01-27编辑广东饲料杂志编辑部周风珍

广东饲料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禽广东省广东

◆编辑┃《广东饲料》杂志编辑部 周风珍

简介:黄运茂,博士、教授、博导,现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水禽健康养殖科技创新团队”和校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带头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第13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奖“杰出科技工作者”。兼职广东省水禽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高校水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市水产病害与水禽养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清远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副主任。

长期从事畜禽遗传繁育及健康养殖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禽类繁殖调控、水禽杂交育种、水禽健康养殖等方面研究,成果在水禽业规模化发展、水禽健康养殖、鹅反季节生产、家禽繁殖调控等实践中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中南地区大学优秀出版物二等奖、广州市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等各1 项。主持国家、省部及市厅级项目16 项;出版专著11 部,参编教材2 本;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收录20 多篇;专利20 余件,软著3 件;制定省级地方标准4 项。

我国是世界水禽养殖和消费大国,广东省素有“水禽之乡”美誉,水禽养殖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年养鸭3 亿只左右,全国第二,年养鹅近1 亿只,居全国首位。2020 年我国水禽产品价格经历了过山车似得震荡下行,给养殖业带来重大冲击。

2020 年是禁抗元年,我省水禽业面临重大着重大挑战。我省水禽产业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发展存在着那些卡脖子问题,影响水禽业价格下跌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水禽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带着一系列问题,广东饲料记者采访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黄运茂教授,黄教授长期从事畜禽遗传繁育及健康养殖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禽类繁殖调控、水禽杂交育种、水禽健康养殖等方面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现将采访总结成文,以飨读者。

1 行业现状

《广东饲料》:我国是世界水禽中心,广东省是水禽大省。素有“水禽之乡”美誉。当前广东省水禽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黄运茂教授(以下简称“黄”):广东省水禽养殖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年养鸭3 亿只左右,位居全国第二,主要分布在水系发达的粤东、珠三角和粤西地区;年养鹅近1 亿只,居全国首位,主要是分布潮汕地区、清远及周边、阳江、江门等水系发达地区。

在养殖品种方面,鸭种基本为外来种,原有的地方良种中山麻鸭现处于艰难恢复中。主导鸭种为樱桃谷,占总量60%以上;白番鸭占10%以上,主要为温氏白番鸭和克里莫番鸭;半番鸭占10%左右,主要为克里莫公司的;其他包括蛋鸭和麻鸭,总计约10%。鹅种主要为本地品种,广东省地方鹅种资源丰富,除了著名的狮头鹅、马岗鹅、黄鬃鹅和乌鬃鹅四大鹅种,还有阳春白鹅、三洲黑鹅等良种,其中主导品种为马岗鹅和狮头鹅,这两种为烧鹅和卤鹅的原材料,养殖量分别占总量的约70%和20%以上,其他鹅种养殖量不大,大多处于保种状况,还有部分外来品种,量很少,如霍尔多巴吉、莱茵鹅、浙东白鹅等。

《广东饲料》:我省水禽业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黄:广东省水禽业中,鸭业由于都是外来品种,和其他地区的交流频繁,早已融入全国鸭业之中。鹅业方面近年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明显趋势:

(一)市场发展方面,一是大家普遍追求大型体种,导致品种有些杂化,繁殖性能出现衰退;二是广东鹅在省外养殖量增多,但基本都销往广东;三是鹅产品消费的交流日趋频繁,不仅广东鹅走向全国,而且外省的鹅产品也开始进入广东;四是有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开展鹅产品的深加工,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提升公司品牌。

(二)在养殖技术方面,在面临环保压力和转型升级需求的当前,大量公司再借鉴和应用一些先进养殖技术,包括高床养殖、楼房养鹅、半旱养、“种草-养鹅”生态循环养殖、环境控制,尤其是鹅饲料配制技术有了大发展。

(三)在发展模式方面,许多大养殖企业开始尝试“南繁北养”、“脱温苗”+“公司+农户”、“孵化中心”+“公司+基地+农户”、养殖小区+“公司+农户”等发展新模式,在提升公司竞争力的同时,也提升辐射带动养殖户的作用。

(四)在产业化发展方面,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量的社会资本想进入养鹅行业,这些企业都非常注重现代企业管理、品牌塑造、科技创新、产业链延伸等,但发展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对养鹅业不熟悉,同时养鹅科技人才缺口很大,人才难觅。

《广东饲料》:我国的鹅饲料产业一直发展滞后,其中原因是什么?

黄:造成我国鹅饲料产业长期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不同鹅的营养需求差异太大,由于全国各地养鹅均为地方品种,不仅南北方鹅种的营养需求不一样,即使是广东省内也差异显著,如大型鹅种狮头鹅和小型鹅种乌鬃鹅,这些鹅种的营养需求差异,加上没有相关的研究开展,缺乏饲养标准;二是鹅虽是特色优势产业,但养殖规模和猪、鸡等主导畜牧业相比还是太小,导致对饲料的需求量小,因此没有引起饲料生产商的足够重视;三是鹅是草食动物,消化机理和其他禽类不一样,同时由于鹅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产蛋期、就巢期和休产期的营养需求和饲喂方案完全不同,这给饲料的配制带来困难。

《广东饲料》:在鹅业快速发展的当前,我省鹅饲料产业近年的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在鹅饲料生产上有怎样的空间?

黄:广东省鹅饲料这两年发展迅速,一是关注鹅料生产的厂家越来越多,开始注重鹅料配制技术的研发;二是鹅料的配制技术和饲养效果越来越好,不少公司在鹅料品牌上越来越有名气;三是鹅料的产量越来越高,在养鹅生产上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养殖户越来越注重鹅料的应用。

未来广东省在鹅料生产上的空间会很大,一是由于鹅产品与其他甚至国内外的交流越来越多,带来养殖量的逐步增长,使得对鹅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二是由于生产商越来越关注鹅料,市场竞争力增大,促使鹅料配制技术和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养殖效果越来越好,进一步促进养殖户注重鹅料应用;三是由于鹅业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量现代企业进入养鹅行业,采用现代化、集约化养殖,这会进一步促进对鹅全价料的需求。按照目前广东省全省鹅养殖量来计,对鹅料的需求量至少在500 万~600 万吨/ 年,甚至更高,随着养殖量的增加和鹅料应用的增多,未来鹅料的需求量会接近1000 万吨/年。

2 发展困境与突破

《广东饲料》:您作为我省水禽产业体系专家,近年来围绕水禽选育保种等等做了大量工作。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我省在水禽育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和取得了哪些进展。

黄:近年在水禽育种方面,一方面由于养殖企业自身需要和意识到育种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同时加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注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广东省水禽育种工作陆续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喜人进展,主要体现在鹅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在鸭育种工作上,由于外来品种长期占主导,导致本地品种中山麻鸭和培育品种三水白鸭和仙湖鸭配套系消失,但近年来在中山农业局的主导下开始挽救中山麻鸭资源,并取得了明显进展;另外,温氏白番鸭通过品种审定,并形成良好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外来品种本地化的典型代表。在鹅育种工作上,狮头鹅和乌鬃鹅都建立了省级和国家级保种场,对这两个种质资源形成良好保护,其中狮头鹅的开发和利用在近年做得非常不错,塑造了良好市场品牌和反映;马岗鹅虽然市场占有率最高,但仍为建设省级和国家级保种场,目前在江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在品种保护、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塑造上开始发力,未来可期像狮头鹅一样走向全国,进军全世界;阳江黄鬃鹅由于市场占有率很低,曾经一度濒临灭绝,但近些年在阳江市农业局和羽威集团的努力下,黄鬃鹅提纯复壮效果明显,建立了保种核心群,并在市场开发和推广上初见成效。除了以上工作外,广东省科技厅和农业农村厅近年在广东省水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也逐步增加投入,引导高校院所和养殖企业开展育种工作,如省科技厅水禽种业重大专项、省农业厅保种专项、保种场建设、广东名鹅名鸭评选等工作,成效显著。

《广东饲料》:当前广东省水禽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其中卡脖子技术难题有哪些?

黄:当前广东省水禽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土地问题,拿到养殖土地很大,有些即使拿到土地,但由于土地性质问题很难建设;二是环保问题,包括水禽依赖水面养殖和养殖粪污污染问题;三是品种性能问题,育种体系不完善,品种性能低下,尤其是繁殖性能差;四是科技创新问题,一方面科技创新投入不够,另一方面专业科技人才紧缺;五是产业链延伸问题,产品消费方式创新不够,销售渠道过窄。

主要卡脖子技术问题包括:一是新型育种技术研发和新品种选育;二是养殖模式和技术创新,包括脱离水面的养殖模式创新和全价料饲养问题;三是新发重大疫病的防控问题,近两年主要是小鹅痛风问题。

《广东饲料》:广东省作为鹅业大省和饲料大省,在鹅饲料的研发和配制上,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黄:鹅由于是草食动物,消化机理与其他禽类不一样,所以在鹅料的研发和配制上要注意几点:一是要首先研究鹅的消化机理,通过机理的揭示来更好开展饲料的研发;二是依据鹅的草食性,考虑在饲料中多添加草粉或膳食纤维;三是鹅喜食稻谷,因此要鹅料配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鹅的适口性,最好能找到诱食剂的成分物质;四是要充分考虑鹅在不懂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差异,肉鹅还好,主要分为育雏、生长和育肥三阶段,种鹅就比较麻烦,分为产蛋期、就巢性和休产期,如何根据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来进行饲料配制,这需要系统的研究。

《广东饲料》:2020 年是我国禁抗元年,无抗养殖对水禽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殖企业在生产实际中如何应对?

黄:无抗养殖确实对水禽养殖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由于在南方养殖水禽仍没有脱离水面,加之南方气候高温高湿,病菌很容易滋生,对禽只的健康影响非常大;二是由于水禽业发展滞后,整个产业的养殖水平普遍落后,对环境控制重视不够,导致养殖环境大多比较恶劣,对禽只的影响很明显。过去由于有抗生素,可以对这些不利影响做到提前预防,能较好保证生产安全。现在进行无抗养殖,就会水禽养殖生产提高很高要求。

养殖企业如何应对无抗养殖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别重视养殖环境的控制,通过给予动物良好的养殖环境,尤其是抑制环境中病菌的滋生,减少病菌对动物的侵袭,保证生产安全,同时也是保障产品安全,这是大势所趋;二是在日粮配制和供给上,除供应足够的营养外,还要充分考虑动物的天性和抗应激营养素的添加,如鹅要尽量多给青饲料,又如要在日粮中添加一些微生态制剂;同时还有尽快开发一些替抗性植物成分的绿色添加剂,如精油、植物多糖、黄酮类等物质,起到一定程度替代抗生素保证动物健康的目的。

3 前景展望

《广东饲料》:去年和今年水禽业行情同其他家禽一样,直上直下,像坐过山车,对其中的原因,您有怎样的看法?

黄:去年到今年,整个水禽业的行情确实想坐了一波过山车。去年的水禽业行情,尤其是鹅业,行情和其他家禽业一样,空前高涨,而且维持时间一直到今年初,滞后开始走低,到下半年,行情则斗转直下,到目前已经跌到近些年的最低。

去年水禽价格暴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是非洲猪瘟的影响。非洲猪瘟导致许多猪场关门,开始转养水禽以谋求出路;非洲猪瘟也导致以生产猪料为主的饲料厂,为生存开始大规模养鸭养鹅,希望通过水禽养殖带动饲料生产;另外,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供应下降,价格上扬,也使得对禽类的需求增加。二是近两年的环保导致很多水禽养殖场关门,导致水禽种苗和商品肉鸭和肉鹅的供应的减少。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市场供需失衡,行情暴涨。

分析起今年行情一路下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冠肺炎的影响,导致需求大幅下降;二是猪肉供应逐步恢复,价格下降,对禽肉的需求逐渐减弱;三是由于去年行情好,导致种禽和肉禽的存栏大幅增加,到今年供应量明显上升。供应的增加和需求的减少是导致今年水禽业行情一路下行的主要原因。

《广东饲料》:在当前市场下,对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有什么建议?

黄:在当前市场下,水禽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在实施生产时,一是要放弃过去那种靠规模扩张来赚钱的思路,不要行情好时尽力的扩规模,行情不好时就拼命减规模,而是要致力于适度规模,运用科技成果来做精做强,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动物性能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要多多关心市场,关注影响市场变化的各因素,对市场风险有充分的判断和准备,尤其是当市场发生急剧波动的时候。

猜你喜欢

水禽广东省广东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水禽耳边有枪声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水禽的画法(六)
水禽的画法(二)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