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味道
2021-01-27策划柳向阳梅子
中国三峡 2020年12期
◎ 策划 | 柳向阳 文 |梅子
秋收 摄影/郑坤
中国有八大菜系,鄂菜不在其中,鄂菜没有形成自己的派系,大约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处于中国的中心位置,在吃上注定了嘴吃八方、兼收并蓄。
秭归地处鄂西一隅,即使鄂菜成了气候,秭归菜也不会成为其中主流。秭归菜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呢?当然有。秭归西接重庆,东临湖南,夹在著名的川菜和湘菜之间,全境皆在西陵峡中。三峡像一条出色的消化道,两大菜系在其间上上下下,贯通出了独属秭归人的味道。秭归人做菜,喜欢放花椒,但不会像川菜那样能把天麻翻,一点点麻,一点点香,就够了。秭归人更偏爱花椒的香,而不是麻。秭归人炒菜,少不了辣椒,做泡菜腌菜咸菜,辣椒不仅是出味的,也是增色的,不会像湘菜那样辣得钻心。比如酸辣,只用在少数菜肴中,酸辣鱼、酸辣土豆丝。麻赶不上四川,辣赶不上湖南,秭归菜在两大菜系面前,显得颇为温柔,有人称此为家常味。
这就是秭归菜的特色?可能有人会说,家常味,不就是没特色!
家常味的温和,久食不厌,滋味绵长。出门在外的秭归游子,久了,就会想念豆豉、豆腐乳、鲊广椒、春天盐菜炒腊肉、干洋芋果果炖腊蹄子,想念酸芋头秆、柑子皮拌折耳根、木姜子紫苏拌大蒜,还有妈妈的泡菜坛子里的野韭菜母子、酸豇豆,还有漆油炕洋芋、面饭懒豆腐……
秭归人善吃,山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都可以变成盘中佳肴,就连石头也能做成下酒菜。秭归人的善吃是有渊源的,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就是一个美食家,他饮木兰之坠露、食秋菊之落英,《招魂》一诗中华丽丽地描绘了楚人的饕餮盛宴。
秭归味道,就是楚的味道,寻找秭归味道,就是寻找楚文化之根,作为屈原故里人,除了继承屈原的诗歌精神,也应该将他的美食文化发扬光大。
腊肉 摄影/视觉中国
磨坪风景 摄影/魏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