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引领产业兴盛—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

2021-01-27王昌树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37期
关键词:诸暨诸暨市西施

王昌树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下诸暨产业的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显现,文化产业作为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当之无愧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竞争力都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诸暨企业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将文化作为重要动力,推动企业转型、繁荣兴盛。

诸暨建城2000多年,文化底蕴深厚,是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暨作为越国故地,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得天独厚。西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围绕西施的历史典故,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得西施文化成为诸暨市一张重要名片。围绕西施文化所创造各类文化作品,不胜枚举。《西施传说》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乱弹”特色节目《西施姑娘回故乡》,让人看后,深受感动。越剧《西施断缆》多次获得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等”,经过著名导演的推荐和创作,电影《西施眼》更是走向国际,获夏威夷电影节亚洲评审团奖。西施文化成为众多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这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其中既有人们对西施身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深切呼唤,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商业价值再发现的结果。

将西施文化融入经济,将文化与经济联姻,让文化与产业共生共荣,大力推动西施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诸暨市,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在大力挖掘这一文化资源。西施文化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业产业的发展,通过项目引领,围绕西施故里、西施殿、苎萝山等文化景点建设,实现西施文化提档升级。在此期间,诸暨市还重点建设西施滩湿地生态公园和金鸡山塔,把与西施有关的文化故事和历史遗存,融入其中,让人在休闲旅游中,接受文化的洗礼,感受西施的魅力。

诸暨市坚持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把西施文化元素植入旅游服务当中,作为一张金名片,通过媒体、报纸、网络、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西施文化,以提高西施文化的软实力。“在上海铁路局范围内的654趟高铁上、上海高铁虹桥站到达层商旅中心的17块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的西施文化宣传视频”,诸暨市还通过实施诸暨人免费游诸暨的政策,包括西施故里旅游区在内的众多景区向诸暨市居民免费开放,提升西施文化在当地百姓中间的影响力。这些做法达到了保护地域记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另外,诸暨市还投资4亿元建设“西施大剧院”,将诸暨到杭州的通勤高铁冠名为“西施号”。通过整合资源,扩大传播效应,诸暨市依托西施文化与经济互融互动,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过去人们常说“文化唱戏,经济搭台”的“文化+”模式,但是随着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资源优势成了诸暨产业不可估量的竞争优势。不论是“西施宴”、西施团圆饼等特色餐饮,还是香榧、珍珠、袜子、同山烧等“西施十美”伴手礼,都用西施来命名商品,这些融入“西施文化”的产品,深受大众喜爱。“西施”“范蠡”的卡通形象,还有西施系列表情包等,成为很多青少年喜爱的产品。在诸暨,仅是诸暨市旅游集团一家,就已注册“西施”“西施故里”商标,总共有70多件。过去几年,旅游集团在西施文化上深度挖掘,注重面上拓展,重点打造“好美诸暨”的LOGO和品牌影响力,据统计,围绕“美好诸暨”的商标已经涉及到钢铁、机械、教育培训、酒业、服装等多个商品门类。通过一系列举措,西施文化正在提档升级,对产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把无形的文化资源落实于有形的产业上,“文化+”的跨界融合发展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为诸暨产业带来倍增的效益。

文化已经成为诸暨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通过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结合经济的新模式,比如互联网+、体验经济、康养经济、展示经济等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诸暨市产业发展的内涵,推动了诸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壮大了诸暨市产业发展规模。

珍珠饰品属于珠宝首饰,品牌的培育和推广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诸暨淡水珍珠产业集群已经注册了许多原产地品牌,如阮仕、千足、天使之泪等,品牌不少,但是这些品牌与比较致命的周大福、DTC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然较大差距。如何打造强势品牌,一方面需要做好品牌的质量和服务管理,做好品牌的传播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重塑诸暨淡水珍珠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形象。在提升形象的过程中,挖掘珍珠文化,实现价值提升,尤为重要。“我国使用珍珠的历史悠久,解读珍珠文化需要从珍珠的特性和其历史内涵出发,迎合时代潮流和消费者的需求,再进行诠释和创新。在推广珍珠品牌的时候,要更多地为珍珠产品注入精神,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萧条的时候,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会加强,珍珠企业如果找到合适的定位,做出产品的精神和文化,便能轻松实现珍珠产品的溢价,实现价值提升”。

作为诸暨市富有特色的珍珠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通过举办中国(国际)珍珠节、珍珠小镇农耕文化之旅、“山下湖”珍珠首饰创意设计大赛等丰富的文化活动,筹建中国珍珠众创空间,联姻世界小姐大赛、中国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展等顶级时尚赛事,与世界高端珠宝品牌共舞……以珍珠之美与珍珠文化打响珍珠品牌。诸暨市珍珠产业发展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产业规模因为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更具附加值的产品,珍珠真正成为美的化身,成为人们赏心悦目、提升品味和文化内涵的装饰产品。珍珠产业的发展模式变化,凸显了文化内涵挖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可以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推动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向特色经济发展,向可持续、高质量的经济模式转变。

在珍珠产业发展过程中,诸暨市特别注重挖掘西施文化品牌,打造“美丽经济”,注重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的双轮驱动,推动珍珠产业和人的审美期待互相融合,从而在产品品味和审美期待上,提供给人们更多的联想。比如浙江天使之泪珍珠文化体验园的创建,使得珍珠产业的链条得到延伸,通过现代声光科幻技术、以图片展示、实物陈列、场景浓缩模拟等形式,集中展示珍珠养殖、生产、加工的工艺流程,将珍珠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一颗小小的珍珠,不在是卖珍珠,而是形成了一个珍珠产业的珠宝生态圈。就像当地一位珍珠产业公司负责人所言:“通过文化创新引领,实现产业跨界融合,延伸珍珠产业链,这是我们正在实践的转型路径。”面对新经济的浪潮,变就可以重生,不变只能等死,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文化引领,文化是富有生命力的,只有抓住文化的地域特色、文化的核心内涵,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才能让文化行稳致远,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文化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着统合的作用,诸暨市珍珠产业的发展规划,就是抓住了美丽经济的核心内涵,强化了消费、体验、旅游、展示在一个产业中的多点开花,形成了独具特色、协同发展、紧跟潮流的发展新格局。诸暨市重点打造山下湖“中国珍珠之都”生态圈,迅速崛起的国际珠宝小镇真正实现了珍珠产业+特色旅游+互联网+文化创意+金融资本的融合,推动诸暨市的产业一体化,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树立了标杆。

猜你喜欢

诸暨诸暨市西施
猪肉西施
诸暨人爱荷至深
主流媒体轻娱乐型产品的创新设计与传播手法——诸暨日报“今日签”为何能火爆刷屏
卢立军作品选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庄子说》(十三)
朋友眼里出西施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
2011浙江(诸暨)犬种展赛各项目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