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2021-01-27王晓昆

智慧健康 2020年36期
关键词:阿替牙髓牙体

王晓昆

(廊坊市人民医院 口腔内科,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牙体病包括龋齿、氟斑牙、楔状缺损等,而轧碎机并包括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广义的牙体病也包括牙髓病在内,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感染细菌,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细菌感染的途径包括牙体缺损感染,牙周感染等,而化学刺激或物理刺激也会引起此类疾病。总体来看,牙髓组织中的神经纤维分布非常丰富,对疼痛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所以在开髓或拔髓治疗时,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程度非常大,甚至有些患者会因此影响到个人依从性,不愿意配合和接受治疗。[1]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是近年来应用于口腔临床的专用局部麻醉药物,将其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麻醉环节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作用,改善患者的严重疼痛感,这也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切入点。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并且将患者按照信封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18-60岁,平均(40.0±1.2)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平均(39.6±0.9)岁。

纳入标准:患者全部为牙齿硬组织牙体病患者,产生急性牙髓炎现象,对于冷、热刺激明显,牙齿夜间疼痛情况较为剧烈,检查时发现换牙穿髓,探痛感明显。

排除标准:患者因外伤导致牙体受到感染引起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或是认知障碍者。

研究得到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后展开,并签署同意书。此外研究全过程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研究入选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资料的对比方面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H37022768,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进行麻醉,选择专用加压注射器与配套针头,按照患者的患牙区域选择黏膜下方或是骨膜下方等区域进行注射,前牙注射点给药1.0-2.0mL,后牙注射点给药2.5-3.0mL。

(2)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H20045881,安徽丰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择专用加压注射器与配套针头,按照患者的患牙区域选择黏膜下方或是骨膜下方等区域进行注射,前牙注射点给药0.5mL,后牙注射点给药0.5mL。

两组患者麻醉时可以视实际需求联合肾上腺素进行麻醉。

1.3 观察指标

在麻醉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意识消失时间、自觉恢复时间,判断两种不同药物的麻醉有效性。麻醉效果评价标准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依据,划分为显著、良好或较差。显著:患者患牙区域未出现明显疼痛感,且冷热感觉消失,手术过程顺利;良好:患者患牙区域有轻微感觉,反应慢,冷热感觉迟钝,手术过程较顺利;较差:患者患牙区域感觉明显,手术时有难以忍受的疼痛感,且冷热感显著。其中有效率=显著+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结果对比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当P<0.05时可以判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有效率

研究结果显示,在麻醉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5.5%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的79.5%,麻醉效果更好,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数据对比[n(%)]

2.2 麻醉指标时间

在麻醉指标时间上,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和自觉恢复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更短,药物起效时间快,安全性稳定,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指标时间数据对比(±s,min)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指标时间数据对比(±s,min)

3 讨论

牙齿硬组织疾病在临床上被称为牙体疾病,例如龋齿的症状就是临床口腔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常见的牙髓疾病包括牙髓炎症或牙髓坏死等,此类患者会出现牙髓血管充血情况,渗出物凝聚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牙髓腔内压力,从而压迫神经,让患者产生非常剧烈的疼痛感,尤其在夜间疼痛感加剧。[2]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一次性根管治疗开始出现。治疗前需要对手术进行评估和预备,之后进行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但考虑到治疗过程中牙髓组织的神经纤维分布情况,对疼痛和刺激的反应非常敏感,所以患者会因为神经受到压迫产生严重疼痛感。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会使用麻醉药物作为辅助,因此麻醉药物的效果成为治疗有效性的主要参考标准。如果麻醉药物效果不佳,必然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体验,甚至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痛感,无法忍耐,甚至无法进行手术操作等。

在麻醉药物的选择方面,对照组采用的是盐酸利多卡因,在血液吸收或静脉给药之后,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和抑制的双向作用,在血液浓度较低时发挥镇痛功效。[3]该药物一直以来就是麻醉的主要用药,在一些动物实验研究当中也得到证实,例如在小鼠试验当中就可以证明盐酸利多卡因的浸润麻醉效应良好。但盐酸利多卡因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或肌肉震颤,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还会产生呼吸抑制现象。此外,如果血药浓度过高,患者还会出现低血压或心动过缓,心输出量明显下降。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具有心律失常,可采用利多卡因进行辅助治疗。[4]但本次研究当中药物的使用规格和使用剂量都经过了详细规划,因此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而复方阿替卡因注射液是口腔专用局部麻醉剂,在一些黏膜切开或切骨术的外科手术过程当中可以起到稳定的效果,至今为止,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且研究中未发现本药物在合理用药时有严重不良反应。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是酰胺类,局部注射麻醉剂和起到局部麻醉效果阻断注射部位神经纤维的神经传导。与此同时,麻醉剂进入全身循环后,可以维持稳定的局部组织浓度,且代谢过程直接经过肝脏,部分药物以尿液方式排出。

牙髓组织和牙髓周围的神经纤维来源于上颌神经和切牙神经等,且每一颗牙齿都有分布于来自牙槽神经的纤维,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过程中要通过局部给药的方式进行痛觉阻滞麻醉。是影响疾病还是效果的因素较多,除了与药物本身的使用有关以外,还与药物的剂量密切关联。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是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神经阻滞麻醉的作用机制与其他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比较接近[5-6]。从化学结构来看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并不含有苯环,所以与利多卡因相比,主要优势在于组织渗透性更稳定,扩散性更高,所以药物起效时间非常短,可以具备良好的麻醉范围和浸润能力,且患者不会因此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研究当中我们还加入了肾上腺素进行辅助,目的在于收缩患者的局部血管,延缓药物进行全身循环的速度,长时间保持口腔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保障麻醉效果。所以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麻醉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5.5%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的79.5%,麻醉效果更好,在麻醉指标时间上,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和自觉恢复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更短,药物起效时间快,安全性稳定。出现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麻醉环节为患者减轻了疼痛感,且让药物的生效时间更快,能够为手术过程提供良好的支持,让患者始终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治疗工作,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环节可以代替传统的利多卡因等药物,不仅能够保障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安全性稳定,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阿替牙髓牙体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用于中小学生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复方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患者无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拔牙中镇痛效果比较
复方阿替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