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26林宇敏

考试周刊 2021年103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關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而中国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更应该深受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视,然而在互联网背景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个新兴媒体、新兴领域的出现,初中生所接受到的音乐知识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导致中国民歌的初中音乐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初中生具体应该怎么学习中国民歌呢?怎样把中国民歌在初中音乐中发扬光大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文章将就此阐述自己的想法,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学;教学改革

一、 引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提到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文化基础”模块第一个要点“人文底蕴”中提到,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因此,从学生成长和个人发展的视角来看,艺术修养是一项必备的能力和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初中音乐教学变得十分重要,而作为对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来说,中国民歌的教学无疑是重中之重。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仔细观察学生的情况,在适当地时间运用合适的教学法,将民歌融入对学生的音乐教学当中,如此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歌文化。

二、 当代初中音乐民歌的教学现状

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缺少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就如浮萍脱离了根,整个音乐的教学体系都是以西方音乐的框架为主,加上互联网快速发展,随着各个新兴媒体、新兴领域的出现,初中生所接受到的音乐知识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导致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中国民歌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生认识不清为什么要学民歌,缺少了民族意识,不能良好地对待中国民歌,教学中也缺少了统一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另外,由于专业的音乐教师不足、许多音乐教师认识上的不一致、中考指挥棒的指向、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等诸多原因,导致初中音乐学科中的中国民歌教学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

三、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中国民歌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将中国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有利于弘扬传统的音乐文化。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忽视了对民歌的关注,导致传统文化民歌面临失传的困境,将中国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有利于民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一个地区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将地方特色以民歌的形式表达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民歌的内容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将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将会使民歌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实际生活,更有利于民歌的传承。另外,将民歌融入初中音乐课堂,将会极大地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为初中音乐课堂注入活力。总之,在初中进行中国民歌教学是弘扬中华美学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在对民歌的学习中感知民族音乐特点,树立高度的音乐文化自信,成长为合格的中华文化传承人。

四、 湘教版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学的具体策略

湘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泥土的歌”是以民歌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单元。该主题单元在湘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出现了四次,分别是七年级上下册中第五元,八年级上册中的第三单元和九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贯穿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各个阶段,为初中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感知中国民歌魅力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素材。“泥土的歌”主题单元的教学价值是巨大的。首先,它是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窗口,是教师将中国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着力点,对学生民族音乐艺术欣赏和传承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其次,“泥土的歌”单元在初中音乐教材的出现,提升了民族音乐传承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分量,更好地体现了“强化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发展要求,助力了学生文化自信心的提升。最后,“泥土的歌”单元编订时突出音乐性,为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下面就湘教版教材谈谈民歌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营造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中国民歌的产生是在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孕育下产生的,并且由于教材中的民歌产生的年代已经比较久远,民歌中所表达的东西和其中的语言习惯与现代人的生活相比较有所出入,对初中生而言,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民歌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存在,所以如何让初中生对民歌更加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倡导中国民歌走进课堂,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首先,教师需要改变学生认为民歌是枯燥乏味的,而流行歌曲是绘声绘色的错误观点,给学生树立民歌就是过去的流行歌曲的观念,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所喜欢的流行歌曲大部分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民歌、由民歌改编,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民歌的成见;其次,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来给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比如本人所在的福鼎市有本土山歌,还有畲族山歌,我们就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学生参加畲族“三月三”歌会、民间“桐诗”演唱等,用方言带领他们唱民歌的方式来鼓励他们学习民歌,从而促使学生热爱民歌;同时教师在将民歌融入初中音乐教学时,首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民歌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民歌的文化,了解民歌创作背后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讲解当地的民间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和勤劳的先祖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利用一些具有家乡特色的物品进行教室装饰,在班级图书角放置一些关于家乡的书籍,营造文化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课堂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使得传统的中国民歌和现代教育方式相融合,最终形成乡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中国民歌文化校本课程,达到“求真、向善、尚美”的育人目标。

(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是可以让学生减轻压力,放松心情的,大部分初中生是愿意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现阶段的教学趋势,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音乐,想去了解音乐,走进音乐的世界。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加强锻炼,进一步了解音乐知识,从而增强其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湘教版初中音乐《茉莉花》教学时,教师可以跟学生说在2004年的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众多观众的注视下唱了一首民歌,那首歌就是《茉莉花》。抓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让学生对音乐内容感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程前教师可以简单导入茉莉花相关内容,然后先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对茉莉花有哪些了解,再让学生通过听歌感受歌曲是如何赞美茉莉花的方式来引入教学内容《茉莉花》。给学生介绍这是一首江苏民歌,教师向学生介绍江苏民间音乐的特色,民间风貌,感受这首作品的风格,进一步了解江南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图片和视频音乐,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找到其他版本的《茉莉花》,比如河北的、东北的,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民歌的地域性和多样性,通过对同一作品在不同地域产生有趣的变化这一现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民歌文化的认识。

(三)利用课堂进行合作交流互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的学生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要抓住这一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民歌往往有着鲜明的乐律,淳朴的歌词,能够表达内心的真正情感,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加强交流,主动喜欢学习音乐。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音乐《放马山歌》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带着“这首歌听起来是什么样的情緒”这一问题有目的性地欣赏这首歌曲,在上课时要求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学目的,给学生普及山歌是人们在山野劳动过程中演唱的歌曲,它们大多数有节奏自由、音调嘹亮的特点,然后组织学生再次欣赏歌曲。这次重点听其中具有呼唤性的衬词的唱法与其他的歌词的唱法有何不同,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思考,探讨出教师问题的答案,探讨这首民歌的节奏特点和情绪,练习整首歌的演唱。教师还可以在最后请一名学生领唱,其他学生只唱“哟哦”,加强学生对这首云南山歌风格把握。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主动发言来展示学习效果,学习中要把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主动学习音乐,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将中国民歌教学与新媒体新模式相结合,培养学生歌唱能力

音乐最为重要的一个表达方式就是唱歌,但是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唱歌。实际上在他们这个年纪,大部分孩子还是希望表现自己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培养学生唱歌的热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唱歌,在唱歌中体会音乐的美妙。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年轻人喜爱的抖音、唱吧等App为学生录制视频,取得不错的效果,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对于一些不爱唱歌的学生,我尝试用阿卡贝拉的模式进行合唱,例如,在《金杯银杯》这首蒙古族酒歌的教学中,笔者编写一段简单的低音伴奏旋律,让学生模仿马头琴的拨奏声“蹦蹦”,配合主旋律进行演唱,这样对会唱的学生可以加深记忆,对不会唱的学生可以在全体合唱中得到一定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即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自信心。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多加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国民歌的结合,从而将民歌更好地发扬下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保证其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五、 结语

初中学生在中国民歌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音乐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针对音乐领域中的教学改革,让中国歌曲走进初中音乐课堂,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歌文化。不可否认,在未来网络信息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国民歌还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不过我们仍然坚信民歌这个文化瑰宝不会消亡,但是在现阶段,仍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要加大变革力度,总之,完善初中音乐中国民歌的教学策略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探索,这并不是一项轻松的教学改革,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洛秦.一位“半路出家”的音乐人类学“局外人”——我的学术探索之路[J/OL].民族艺术,2021(3):2-13[2021-06-23].

[2]徐静.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实践与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6):151-152.

[3]肖向娟.祭祀仪式及其与音乐舞蹈的关系——以楚国祭祀为例[J].今古文创,2021(25):91-92.

[4]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教育文摘,2016(12):9-11.

作者简介:

林宇敏,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福鼎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