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及对策探究

2021-01-26潘洪雄

考试周刊 2021年103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高中英语现状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英语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語言之一,文化意识培养则影响着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发展。高中英语教学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文章针对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现状,提出教学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现状;对策

一、 引言

文化包含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思想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不同的文化环境孕育了不同的语言。同时,语言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可见,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教学培养文化意识既利于新时代青少年学习外来文化,又利于学生发展文化思辨能力,积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二、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英语核心素养是新时代青少年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高中英语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体现英语教育的文化立场。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因文化不同,在语言表达、交流方式、交际礼仪等方面存在差异。英语教学注重文化意识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从而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通过英语了解西方文化,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第二,消除文化隔阂,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谚语、俗语在英语文章也十分常见,而英语中的一些俗语也可以运用熟悉的话语进行表达;第三,减少语言表达的失误。受文化影响,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交际礼仪,语用习惯等。培养文化意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在文化交流中一些注意事项,避免在交流中产生误会,从而实现有效交流,促进学生交际能力发展。

三、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一)教师自身文化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感受到部分教师文化教学能力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意识培养教学理论储备不足。传统教学重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教授,对文化内容关注较少,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进行简单讲述,因此,教师自身对文化教学理论的学习较少;另一方面,教师自身文化常识储备不足,文化底蕴薄弱。在英语课程中进行文化渗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化内涵进行探究,同时,需要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通过与教师交谈可以了解到,部分教师会因自身教学水平,以及文化知识储备不足而回避学生提出的关于文化的问题,减少课堂文化教学内容。

(二)学生自身文化学习意识薄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观意识对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体系影响,部分高中生更加关注“分数”。因此,英语学习更加注重语言知识与技巧,对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视程度较低。通过访谈学生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融入文化是有趣的,并且自己想要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但同时,学生也表示“成绩”对升学十分重要,因此更希望能够提升成绩。可见,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育实现根深蒂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此外,针对学生当前文化意识水平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到,超过70%的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程度为“有一点了解”,这充分说明学生文化认知水平亟待提高。而影响学生文化学习意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方法等。因此,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文化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单一化

教学内容是英语课堂的核心,教学方法是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接受、理解教学内容的关键。然而,当前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存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来看,英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未能充分与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局限于课本,未能深入社会现实进行探究,从而不能有效理解文化内涵。同时,教学辅助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未能多维度学习、了解文化,对文化的认识停留在浅层次。从教学方法来看,文化内容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上缺乏自主学习探讨,也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进行文化展示。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注重教学创新,既要丰富教学内容,又要革新教学方法,通过有效教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学生文化素养评价体系缺失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中的关键一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学注重教学评价改革,力图通过科学评价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深化教学影响。目前,高中英语关于文化素养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从评价方法来看,书面测试仍是检测学生文化水平的主要方式,单一的考查手段不仅不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水平,还影响了学习兴趣的发展;从评价内容来看,教师在课堂评价中侧重于对知识、技能的评价,关于语言交流习惯、交际礼仪等文化内容评价较少,不利于学生文化认知水平提升,从而影响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从评价主体来看,教师仍占据评价主体地位,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较少。并且由于英语文化活动举办相对较少,其他教师、家长等参与评价的机会也十分少,这就导致学生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从而影响文化素养培养。

四、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实践探索

(一)强化文化教学培训,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新课改促进了教学理念的革新,但是部分教师对理念的践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学强化文化意识培养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文化教学能力。首先,学校应发挥教师继续教育作用,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教学研讨会等教育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教师学习文化教学理论知识、教学实践策略,切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其文化意识培养意识。其次,结合新时代教学环境开展教学培训,指导教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课堂,提升课堂的开放性、交互性以及丰富性。例如,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搜集教学资源,制作微课、PPT课件等,将教材中涉及文化内容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在课堂中,并通过资源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再次,学校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拓展教师的视野,提高对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并且外出交流学习有助于教师借鉴优秀学校教学经验,对促进本校改革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学校需要为教师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学习课程等,这样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文化教学专业知识,从而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文化教学水平。

(二)营造文化体验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意识

良好的环境对个体学习、理解文化知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学生亲历文化活动,体验不同的文化有助于其陶冶情操、塑造文化品格。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学习意识也随之提升,能够主动了解不同的文化,探究文化内涵。从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可以利用影视、图片等资源创设学习情境,通过组织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感受文化。例如,在听说课中,教师设计的主题为“李子柒的造梦人生”,李子柒的视频在海外备受欢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从“李子柒的造梦人生”这一主题出发,结合高考对学生英语能力考查的要求,设计了“听、说、读、写、译”五个情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李子柒的原创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拓展相关词汇,扩大知识面,更能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对终身学习的渴望。从校园生活来看,教师应积极组织英语文化活动,例如成立英语话剧社,组织学生排练话剧,进行话剧表演。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阅读到很多经典的英文作品,丰富其文化底蕴。此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其思辨能力,对学习能力提升有积极影响。

(三)注重教学多元化,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

教学多元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多元化以及教学方法多元化。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高中生对互联网并不陌生,能够熟练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了解世界。但是网络环境中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文化中包含着色情、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发展。教学内容多元化需要教师对文化进行筛选,将优秀文化融入课堂,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文化辨别能力,使其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诱惑。例如学习“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部分内容时,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进行课堂导入。并以端午节为例,详细地介绍了端午节的日期、传说、庆祝活动或民俗等。而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搜集的关于复活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的知识。此外,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重视传统节日?如此一来,学生既能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又可以学习了解很多文化背景知识。而教学方法多元化,则可以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Music”这一单元时,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社会调查,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人的音乐喜好,了解音乐文化。课堂教学中,运用音频、视频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感受艺术。此外,教师还应注重采用思维导图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素养培养。

(四)创新文化意识评价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文化意识评价对文化意识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促进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教学中落地,必须创新、完善评价体系。考试是传统教学考查方式,文化意识评价应在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例如,对评价内容进行创新。书面测试中应以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文化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还应在题目中渗透文化,如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文化习俗、文学作品多方面内容,从而考虑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再如对评价方法进行创新,上述提高考试是传统评价体系中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知识竞赛,以竞赛检测学生文化知识储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完善评价主体。以话剧表演活动为例,教师邀请学校领导、各个学科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观看,并让从中各选取一名代表对表演的话剧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日后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性是语言学科的显著特征,高中英语教学不应过度关注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不可避免,跨文化交流能力更是个体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培養文化意识对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必须基于时代发展以及个体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董合华.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8(8):45.

[2]张烽火.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尝试[J].记者观察:中,2018(11):160.

[3]徐基望.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8(5):69.

作者简介:

潘洪雄,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平潭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高中英语现状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