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社会科教材中的全球素养教育与启示
——以MGH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为例

2021-01-26窦营山施扬慧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墨西哥栏目课程标准

文∣窦营山 施扬慧

21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际组织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实施或提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社会的人才能力框架,描述了21 世纪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或核心素养,众多框架将全球素养列为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多次强调,随着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急需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率先对全球素养教育进行研究,分析其经验,对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公民、加快我国的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素养的定义与要素

全球素养(Global Competence)这一概念于1988年首次在美国提出,国内有学者将其翻译为全球胜任力、全球竞争力等。此后不同学者、组织、国家和地区对全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界定。201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PISA全球素养框架》(图1)为世界各国所接纳,就全球素养的概念和目标基本达成共识。[3]《PISA全球素养框架》将全球素养定义为青少年能够审查并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并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4]

图1 全球素养的目标维度[5]

该定义由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个要素构成(表1)。全球素养的第一个要素是知识,指向对全球化和跨文化所掌握的信息。全球素养的第二个要素是技能,包括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恰当而有效的沟通的能力,理解别人的信念和感受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为了适应新的情境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能力,为了鉴别理解信息意义而进行批判性分析与思考的能力。[6]全球素养的第三个要素是态度,包括尊重、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持开放的态度、责任感等。全球素养的第四个要素是价值观,在全球素养的概念框架下,重视人的尊严和重视文化多样性是最为重要的价值观。[7]

表1 OECD 全球素养框架[8]

全球素养教育着眼于学生多维能力和综合的国际执行力的培养,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具有改变世界、让自己和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具有行动力的公民。[9]

二、美国社会科与MGH版社会科教材

社会科(Social Study)是学校课程中与理科并重的一门课程领域, 它包含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社会等学科。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培养能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并推进社会更好发展的公民素养。[10]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社会科的国家。1916年,社会科被确立为中等教育课程领域,目前已发展为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一门课程。[11]美国社会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课程内容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教材资源。

在美国采用率居前列的社会科教材主要由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出版公司、哈科特·布莱斯·贾瓦诺奇(Havcourt Braee Jovanovieh)出版公司、哈特·米福林(Houghton Mifflin)出版公司和西尔文·布迪·金(Silver Burdetti Gnn)出版公司出版。[12]现以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在 2001年出版的“时间和地点的冒险”系列社会科教材(以下简称“MGH版社会科教材”)作为分析对象。

MGH版社会科教材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和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按照个人—地方—国家—国际的同心圆结构,由近及远、螺旋上升式地糅合编排了地理、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MGH版社会科教材一共11本,供K-7年级的学生使用。每本教材拥有独立名称,其中在低年级每学年配一本教材,中高年级每学年配两到三本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使用哪本教材。

MGH版社会科教材,每本教材按照单元—章—课的组织结构编排。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章里面,除了传统的课文之外,还有技能、全球关联、公民素养等专门栏目,每个专门栏目均有相应的文字和习题,并且每章至少有两到三个这样的专门栏目。[13]

表2 MGH版社会科教材分册名称及使用年级

三、全球素养教育在MGH版社会科教材中的体现

在1994年与2010年,美国社会科协会(NCSS)先后颁布了两个版本的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以十大主题轴的形式构建了社会科课程框架,而其中的“全球关联”(Global Connections)主题轴正是全球素养教育的直接体现。在美国1994年版的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关联的重要性,要认识世界各国复杂多变的关系,也要认识与国家利益相关的紧迫的全球问题。[14]美国2010版社会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全球关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个人、团体、机构、国家和世界多个范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应理解全球关联的客观存在性,识别全球关联带来的影响,进而采取合理行动。[15]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都将“全球关联”这一主题按照低、中、高三个年段划分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要求。虽然MGH版社会科教材并非按照最新版的社会科标准制定,但全球素养教育的相关理念、内容却在教材中有着多方面的体现。下面以小学三年级《社区》这册教材为例,具体探讨全球素养教育在美国社会科教材中的应用与体现。[16]

(一)知识方面

全球素养教育中的知识目标是了解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等全球性信息,这是培养个人全球素养的基础。[17]

1.设置专门栏目,融入跨文化内容

MGH版社会科教材没有局限于让学生了解美国的知识。教材根据单元主题,在章节最后设置“全球关联”专门栏目(表3),对相关跨文化内容进行专门介绍。在《社区》这册教材中,“全球关联”栏目涵盖墨西哥、秘鲁、塞内加尔、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知识。栏目选用的跨文化内容不仅与单元主题相符,而且与教材前文内容密切衔接。例如,第一单元第一章的“墨西哥的社区”安排在社区基本特征、美国社区的不同类型之后,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墨西哥的社区特征,并学会比较墨西哥和美国的城市、郊区和农村社区差异,以及在比较中学会描述社区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

表3 《社区》各单元章节以及“全球关联”栏目的名称

2.图文并茂,知识信息丰富

MGH版社会科教材“全球关联”栏目中选用的跨文化内容信息十分丰富。“墨西哥的社区”这一课中不仅介绍了墨西哥现有的社区类型与特征,而且在讲解墨西哥社区的变迁过程中,对墨西哥的典型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古迹等都有涉及。在教师版教材中,与跨文化相关的内容则更丰富,为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以及教师教学提供了有利帮助。例如,“墨西哥的社区”这一课中,教师版教材不仅补充了墨西哥的人口、地理位置、西班牙殖民的影响等背景知识,而且对课文中提到的墨西哥历史文化遗产、墨西哥城市面临的发展问题等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与拓展。除了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外,教材对全球性议题也非常关注,例如,“墨西哥的社区”一课中指出墨西哥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保护等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都在面对并且需要共同解决的全球难题。

此外,教材中的图片资源非常丰富,地图信息更是教材的一大特色。在“墨西哥的社区”这一课中,不仅添加了墨西哥的国家地理位置图,还添加了墨西哥城市的平面地图,并且地图中的街道名称都用墨西哥的当地语言——西班牙语进行标注。如此丰富的图文信息,有利于培养美国青少年的全球视野,为培养学生审查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问题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在与全球素养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几个要素的组织关系中,很多学者都将拥有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具备全球意识的价值观念放在首位,[18][19]MGH版社会科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开放和包容性态度的培养。

1.引用人物故事,增强学习兴趣

“全球关联”栏目内容都是围绕真实人物故事展开的,其中选取的人物往往与学生年龄相仿,并且会将其照片附在栏目之中。同时栏目的内容以叙述性语言为主,并会配上一些人物原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进入了这个人物的生活情境之中,能切身感受到这名远方朋友的生活状态,以此拉近学生距离,增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兴趣。例如,“墨西哥的社区”一课选取了墨西哥当地女孩安娜的故事。阅读安娜的生活故事,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欣赏与尊重的态度也会渐渐养成。教材中除了选取外国人物在国外的生活故事外,也会选取一些不同国家的学生到美国来生活的故事。例如,“塞内加尔的首都”一课,选取一名塞内加尔学生到美国上学的故事,在故事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他人和他人视角的敏感、好奇和参与的意愿、主动关心的态度会慢慢得到培养。

2.通过对比,培养开放与包容态度

为了让学生树立对待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态度,“全球关联”栏目里的内容在对一个国家进行介绍时会经常指出这个国家与自己国家在哪些方面拥有不同点,在哪些方面拥有共同点,让学生逐渐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态度。例如,“墨西哥的社区”一课第一句:“美国的大城市和其他国家的大城市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本课中,你将了解墨西哥的一些社区。当你阅读时,请思考这些社区与你附近的社区是如何相同和不同的。”同时,“和美国的社区一样,墨西哥的社区……”这样的语句在课文中多次出现。在栏目的课后习题部分,也会让学生归纳两个国家异同之处。在教师版教材中,教材编写者建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在黑板上写下英语的“Community”和西班牙语的“Comunidad ”两个单词,来告诉大家它们都来自同一个拉丁字母“Communis”,以此让学生在比较与对比中构建起对不同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态度。

(三)技能方面

全球素养需要建立在特定的认知、沟通和社交情感等多种技能之上,如信息搜索和推理技能、跨文化交流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技能、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20]全球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基于对国际知识的理解,在各种真实的全球重大问题和相关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1]

1.设置技能栏目,进行技能学习

MGH版社会科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全球素养相关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搜索的能力,在教材的栏目内容中,会附上相关的网络资源链接、推荐阅读书目,便于学生进一步获取信息;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技能、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技能,教材设置专门的技能学习栏目,例如“学习技能”“思维技能”“地图技能”等,同时在栏目里设置与国际理解或全球性议题相关的问题,例如“对比一下首都达喀尔和华盛顿”“假设美国将不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结果将会怎么样”。由此,通过专门性的技能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结合世界知识进行批判性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解释世界的能力。

2.编排教学活动,加强技能练习

MGH版社会科教材编排多种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积极行动的问题解决技能。例如,在教师版教材中,“墨西哥的社区”课后有让学生写一封信寄给课文中的墨西哥女孩安娜的活动,让学生用写信的形式与安娜交流美国社区和墨西哥社区的异同,以培养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积极交流互动的能力。为了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教材编排项目化学习活动。例如,在《社区》一册教材的第一章,结尾部分让学生共同完成一本《我们的社区》的书。在活动中,教材建议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完成书中社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部分。同时,每个小组内部可以根据资料搜集、写作、绘画等任务进行二次分工。最后全班学生合作完成书的封面绘制,并将这本书捐献给学校的图书馆。这样的任务活动,既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能有效锻炼学生表达交流、互相合作的能力。

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墨西哥的社区”这一课,在讲到墨西哥空气污染的现状时,教材设置了一个小型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动手制作简易的空气污染监测器,鼓励学生用其测试当地社区的空气质量,采取行动积极预防或减少空气污染。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致力于改善所在社区的生活条件,成为社会中积极、负责任的成员,鼓励学生对当地、全球或跨文化问题做出回应,并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包容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付诸行动。

四、启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将国际理解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23]我国的德育课程与美国社会科课程有着相似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社会科的经验,开展全球素养教育。

(一)对课程标准制定的启示

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低、中、高三个学段一以贯之,纵跨K-12多个年级。[24]目前我国小学的《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之间互相割裂,课程在设计思路与体系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课程内容有所重叠或者遗漏。统一的德育课程标准,可尝试将全球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根据学科内容特点以及不同年级阶段的学习需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制定课程目标。此外,与全球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也需要优化与完整。纵览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教育与和平教育内容居多,但人权教育、全球公民教育却有所欠缺。在未来的课程标准制定上,应当注意内容比例的优化与平衡,注重内容整合。总之,在未来的德育课程标准制定方面,需要课程专家借鉴已有的全球素养教育的目标维度,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一个清晰、明确、可操作的,包括维度目标、学段目标、主题目标的全球素养目标层级体系。

(二)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在教材编写方面,需要依据课程标准,适当地将全球素养相关的内容 (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 渗透到学科之中。[25]德育课程既要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又要理解和欣赏他国文化。因此,教材编写需将民族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结合,在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学生以开放、平等、包容的眼光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教材结构设计可以考虑在每一单元中专门编排“全球素养”栏目。栏目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身边入手,如研究衣服的生产、销售路径,推进学生对全球关联和全球相互依赖的认识。也可以选取一些外国学生的人物故事,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兴趣。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要优化图文比例,避免出现过多单调晦涩的文字,宜增强对比,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栏目可编排思考题目和任务活动,锻炼学生多角度分析、与人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能力。在教师参考用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更多全球素养相关的背景信息与活动安排,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还有利于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增强教学的适用性。

(三)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学生全球素养培养如何,关键在教师。[26]全球素养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力和综合的执行力,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师讲授是无法实现培养目标的。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并实施多元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围绕全球素养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全球新闻事件与课堂教学主题相联系,让学生明白课堂每时每刻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他们是世界公民。教师可以提供发人深省的文字、图片、视频,引发学生讨论,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不断交流意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明白现实中价值观的多样性,也能学会理解、尊重他人的观点,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围绕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文化多样性等全球议题进行充分对话与辩论。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学生会不断查阅信息、寻求论据。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也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全球问题的复杂性,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技能。

总之,在德育课程中更好地进行全球素养教育,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将全球素养相关目标维度制定到课程标准之中,组织编写相关教材,也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共同为培养我国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做努力。

猜你喜欢

墨西哥栏目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墨西哥湖屋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墨西哥小城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