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费政策下延长缴费年限对平衡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作用
2021-01-26李红艳
李红艳,朱 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启动并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此过程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人均养老金支出逐渐增长,但受制于制度变迁和人口结构变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不容乐观[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制度化养老方式,其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安全性问题是影响中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十九大以来的各项政策,都以民生保障工作为重点,因此在经济发展趋缓新常态下既要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又要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的应保尽保,健全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已成为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2019年国务院《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综合方案》(国办发〔2019〕13号,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市,可以将缴费比例降低至16%;将城镇私营单位加入城镇非私营单位一起核算社保缴费基数,全口径计算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一降费政策的实施,有力地减轻了企业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同时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提出将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至5%,这一提一减更好地增进了民生福祉。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的加深,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数不断增加,参保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不断下降,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同时,国家明确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降低费率后基金收入会不可避免地减少,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又无疑使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进一步增大。
因此,利用参数调整的方式减轻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提高缴费年限弹性的建议应运而生。提高缴费年限有两种方式:一是延迟退休年龄,二是提高最低缴费年限[3]。现行制度下,我国最低缴费年限仍然是制度初设时期的15年,而我国现行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5周岁。人社部在2015年下发通知规定我国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需年满60周岁退休,但相比发达国家65周岁退休仍有一定距离。国家卫健委公告显示人口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退休年龄相对较早,同时平均缴费年限短,既不利于基金的收缴,也加大了养老金缺口。因此,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来解决养老金的收不抵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保职工可在最低缴费年限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缴费年限,但缴费年限的选择受到退休年龄的影响。长缴多得激励机制确实促进了企业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但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时间越长,基金待遇支出越大,因此简单通过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来平衡养老保险基金具有风险性。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公共养老金制度,有必要统筹考虑费基、费率、缴费年限、待遇水平、退休年龄等内在因素与物价等外部因素,并具有有序调节的功能[4]。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探究如下问题:一是由于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和退休后平均余命的不同,根据长缴多得机制以及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男女职工的缴费与待遇差值存在显著差异,是否可以通过调整缴费年限来缩小差异,实现公平;二是在现有的降低费基和费率政策下,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是否有利于实现职工的缴费和待遇平衡;三是在延迟退休背景下,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对个体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四是在影响个人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参数设置中,是否存在可行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以实现个体缴费与待遇的平衡。
一、文献综述
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研究起点在于分析制度对职工养老金福利水平产生影响的途径。而职工养老金福利理论一般以参保人的养老金水平为研究对象,探讨缴费水平对未来养老金水平的影响。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聚焦于经济转型进程中政府是否面临养老金收不抵支问题,从而在缴费年限、延迟退休、个人记账利率等方面开展研究。但是,由于研究视角、数据样本的差异,尚未形成一致结论。
延迟退休方面。关于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发挥作用,大部分学者持支持的观点,如:延迟退休能够推迟养老金财务缺口的初次出现时间,能够通过延迟退休实现基金的可持续性[5];全国统筹条件下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有效缓解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收支失衡情况[6];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对基础养老金的收支平衡有更重要的影响[7];提高退休年龄和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能显著缩小养老金缺口[8]。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延迟退休不一定能增强养老保险的基金支付能力,基金收支结果不确定[9];延迟退休可以推迟养老金财务缺口的初次出现时间,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10];退休年龄的延迟的确能降低基金支付风险,但需辅之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11]。
最低缴费年限方面。相较于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对最低缴费年限的研究并不多。其中,李珍、王海东认为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既有利于个人退休收入的提高,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12];仙蜜花、薛惠元建议提高最低缴费年限,这将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发展[13]。而杨一心、何文炯认为提高最低缴费年限难以有效改善基金收支失衡状况[14];唐莉霞、李红艳认为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对女性职工的个人缴费与养老金待遇平衡未发挥出较强的调节作用[3]。因此需要考察延迟退休情况下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对个体参保者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
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方面。相较于缴费年限政策的研究,关于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在养老保险基金平衡中的作用的研究很少。《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统一和规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31号)出台后,2015—2018年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相较之前2.4%~3.5%的低利率有了大幅提升,近两年一度达到7%~8%,记账利率的大幅增长引起了学界对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关注。秦森、杨艳研究发现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有利于新增退休人员待遇的提高和个人账户继承额的增加,但也增加了基金支出[15]。岳磊研究发现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可以提高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对个人缴费形成制度激励,有利于提高个人参保积极性,但是可能会增大部分省市的财政压力[16]。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记账利率主要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基金平衡状况等因素来确定,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系数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更多地关注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也证明了延迟退休可以缩小养老金缺口,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但从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和支付改革的实际来看,一方面已降低职工单位的缴费基数和缴费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养老金待遇水平。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必然会受到费基、费率、缴费年限、待遇水平、退休年龄等内在因素与个人记账利率等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本文在精算模型中会考虑央地政府各因素的作用,以更准确地评估缴费年限对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分性别讨论参保人员在不同缴费年限下缴费与待遇的平衡情况,探究是否存在使基金平衡且可行的最优缴费年限。(2)分性别讨论各因素对个人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探究是否存在使基金平衡的退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的组合。(3)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对基金平衡的影响显著,因此研究在不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下,提高缴费年限对个人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以期给出相关决策建议。
二、精算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新时代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是以“公平与共享”为核心理念的民生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特别是对个人差异化福利、隐性的参量和未来代际比较的革新。因此,本文从参保人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的角度出发,依据养老金筹资和待遇计发办法,测算参保人一生中缴费现值与待遇给付现值,评估个体一生中的缴费待遇平衡情况。
(一)基本模型
1.缴费现值模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职工缴费+单位缴费”的筹资模式。首先,养老保险基金缴费基数(简称费基)是由上一年度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确定。假设x岁职工从基年k(k=1)开始参保缴费,Wj表示其第j年缴费工资,企业缴费率为θ,个人缴费率为μ,n为职工参保年限,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i,则折现因子v=1/(1+i),折现后职工总缴费现值为:
(1)
2.养老金给付现值模型
养老金给付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方式支付。其中职工退休时基础养老金的月标准是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累计缴费每满一年计发1%,降费政策下缴费基数变为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参考杨一心、何文炯假设个人缴费基数工资与当地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之比为γ,(1)为简化计算指数化工资,假设缴费工资与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始终保持一定比例。Sk表示职工参保后第k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则第k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Sk/γ。假设参保职工退休年龄为t,则职工从第k=t-x+1 年开始领取养老金,假定职工退休后平均余命为e,β为未来养老金增长率,则参保职工基础养老金给付现值Xc1为:
(2)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蓄总额除以计发月数,设M为退休年龄t对应的计发月数(不同退休年龄计发月数不同),则参保职工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现值Xc2为:
(3)
以上分析说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可以通过职工总缴费现值Xp与总给付现值Xc=Xc1+Xc2的差值和比例来考量。职工总缴费现值Xp与总给付现值Xc的差值是指个人缴费现值与制度承诺给付的基本养老金现值的差值,若差值小于0,养老金支出大于个人缴费,基金有收不抵支的压力;若差值大于0,养老金支出小于个人缴费,基金在实现平衡的基础上会有结余。待遇缴费比Xc/Xp是指给付的基本养老金现值与总缴费现值的比,若待遇缴费比大于1,基金有收不抵支的压力,难以实现长期平衡;若待遇缴费比小于1,养老保险基金在实现长期平衡的基础上会有结余。下面将基于差值和比例来研究延长缴费年限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二)研究前提假设及相关参数假设
1.研究前提假设
(1)为了表征全社会参保人员的特征,本文引入“标准参保人”概念,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且该“标准参保人”参加工作年龄、预期寿命均处于社会平均水平,缴费工资按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综合方案》(国办发〔2019〕13号)为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2)本文只考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中的养老金支出,由于丧葬补助金等数额较小,因此不予考虑。
(3)职工参保后连续缴费,至少满足最低缴费年限15年,不考虑标准参保人断保、停缴等情形。
2.相关参数假设
(1)缴费比例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个人缴费比例依然按照8%计入个人账户,因此设定θ为16%,μ为8%。
(2)个人缴费基数与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降费政策提出,将城镇非私营单位加入城镇私营单位一起核算社保缴费基数,把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核定职工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指标。因此,以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当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或超过缴费基数范围(费基的60%~300%)时,应该按照缴费基数范围调整。由于全口径同时降低了最高和最低缴费基数,企业缴费负担明显减轻。因此,为了表征降费政策的影响,考虑到本文引入的“标准参保人”的工资水平处于社会平均水平,其缴费工资以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见表1。同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与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之比γ在60%~300%内变动。由于本文假设“标准参保人”缴费工资为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因此γ=100%。其中,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3)平均工资增长率与未来养老金增长率
职工缴费工资(Wj)的增长率,通过计算2009—2018年近10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率(见表1),结合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趋缓新常态,以及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设定,参考王翠琴等的研究成果[17],本文将缴费工资Wj的未来增速设定为6.5%,为便于计算,设定为W1=1。为体现养老金的公平性,根据《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和《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将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至5%,因此本文设β=5%。
(4)退休年龄及对应的计发月数
法定的退休年龄是《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退休年龄为50周岁。人社部在2015年下发通知明确规定我国女领导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60周岁退休。本文设定我国男职工年满60周岁退休,女职工年满55周岁退休。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设定退休年龄对应相应的计发月数,如5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表1 2009—2018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5)平均预期寿命和退休后平均余命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3.64岁,女性预期寿命为79.43岁。因此,本文假设男性未来预期寿命为74岁,女性预期寿命为80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7岁,则男性60岁退休后平均余命e为15年,女性55岁退休后平均余命e为26年。
(6)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统一和规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人社部发〔2017〕31号),统一和规范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明确了记账利率应主要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和基金平衡状况等因素,并通过合理的系数进行调整;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结合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主要参考因素如银行利率、工资增长率等,参考盖根路等的研究结果[18],本文假定个人账户记账利率i=4%,那么折现率v= 1/(1+i)=0.9615。
三、测算结果及分析
本文假设一个“标准参保人”从22岁开始参保,利用长期精算模型,测算标准参保人基于缴费年限这一核心变量下的缴费与待遇平衡关系。若“标准参保人”的缴费与给付值在精算意义下相等,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实现基金的长期平衡。
1.最低缴费年限对职工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
从缴费现值和养老金给付现值模型可以看出,缴费年限的增加既增加了职工缴费,也增加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现值,根据参数设定情况,得到的男女职工待遇缴费比和职工缴费与待遇差值如图1、图2所示。
图1 男女职工待遇缴费比
图2 男女职工缴费与待遇差值
从图1可以看出,职工的待遇缴费比随着缴费年限的提高不断下降,女职工的下降速度略快于男职工。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缴费年限可以改善个体的缴费与待遇的不平衡问题,且女职工增加缴费年限会使不平衡问题得到更大改善。但同时也发现,不同缴费年限下,男女职工待遇缴费比始终大于1,这说明男女职工的养老金给付均大于缴费,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由于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不同,女职工的待遇缴费比远大于男职工,再加上女职工的平均余命长于男职工,这必会导致制度的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峻。
图2更加明晰地反映了提高缴费年限对缴费待遇差值的影响。男职工的缴费与待遇的差值随着缴费年限的提高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在缴费年限达到33年时,缴费待遇差值达到最大,即获得最高的养老金回报率。这意味着非强制性提升缴费年限情况下,男性职工选择缴费33年会使个人得到最高养老金回报率,这一选择将使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因此,试图通过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来实现基金的平衡仍需谨慎。图1和图2表明随着缴费年限的提高,女职工的待遇缴费比虽然下降,但是缴费与待遇的差值不断增大。因此,盲目提高缴费年限并不利于实现女职工的待遇缴费平衡。
2.延迟退休情况下提高缴费年限对职工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
延迟退休增加缴费年限的同时减少了给付年限,对于职工的缴费和待遇平衡有重要影响。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在同等缴费年限下,延迟退休可以促进个体缴费与待遇的平衡,且延迟退休时间越长,基金的不平衡问题越能得到改善。
图3表明,男职工每延退1岁,对于基金的平衡都有所缓解,并且每个退休年龄下都存在拐点,即获得最高养老金回报率的缴费年限分别是60周岁退休为缴费33年,延退1岁为缴费31年,延退2岁为缴费29年,延退3岁为缴费27年,延退4岁为缴费23年,延退5岁为缴费19年。延退5岁时,男职工的缴费与待遇现值已经很接近,缴费年限达到37年时,缴费与待遇的差值为正值,之后在退休年龄框定下提高缴费年限都可以有效改善基金平衡状况,实现基金的结余。因此在现行制度下,对于男职工来说延退5岁即65岁退休,同时缴费年限达到37年,可以实现职工缴费与待遇的平衡,从而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根据国际经验,延迟到65岁以上退休,且缴费年限达到37年比较困难。走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沿的德国也并非采取“一刀切”的退休方案,而是规定在承担一定比例损失的情况下,缴费年限达到35年时,可以申请63岁提前退休。(2)参考德国联邦议院2014年颁布的《法定养老保险改进法案》。对于我国职工来说将最低缴费年限15年提升至37年以上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因此对于延迟退休情况下提高缴费年限要理性对待。
图3 男职工延迟退休缴费与待遇差值
图4 女职工延迟退休缴费与待遇差值
图4表明,对于女性职工来说,同等缴费年限下延迟退休虽有助于基金的平衡,但是即使延迟10年退休,即65岁退休,缴费与给付的现值差值依然为负值。当女性职工延迟15年退休即70岁退休且缴费年限达到37年时,缴费与待遇差值开始为正值。对于女性职工来说,延迟退休情况下提高最低缴费年限虽然能够缩减缴费与待遇的差值,但是由于70岁退休同时缴费年限达到37年的政策组合已经接近政策极限,考虑到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政策的可行性需进一步验证。
综上,男性职工在65岁退休,女性职工在70岁退休,且职工缴费年限都达到37年,在现行政策以及本文的参数假设下,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因此提高缴费年限对实现基金平衡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对我国职工来说,超过65岁退休且缴费年限达到37年的政策需要逐步实施,因此对于延迟退休情况下提高最低缴费年限需要设置一个过渡期,本文首先建议设置一个过渡期使得男女职工都在65岁退休。
3.不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下提高缴费年限对职工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对基金平衡的影响显著,图5、图6反映了不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下,提高缴费年限对个人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
图5 不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下男职工缴费与待遇差值
图6 不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下女职工缴费与待遇差值
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出,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提高对于实现职工的缴费待遇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即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提高,职工缴费待遇差值减小。图5表明对于男性职工来说,随着缴费年限的提高,本文所设的4%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会使职工缴费待遇差值增大,这是记账利率低导致基金投资运营收益低,损害了基金的远期支付能力。而将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提高到5%和6%时,基金不平衡情况有所改善。当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达到6%时,男性职工的缴费待遇差值为正值。
图6表明,对于女性职工来说,在4%和6%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下,职工缴费待遇的差值随着缴费年限的提高不断增加;当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提升至7%时,女职工的缴费待遇差值开始为正值。根据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情况,2018年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在各自官网上公布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非常一致:一年定期年利率为1.75%,三年定期年利率为2.75%;2018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值为4.91%。虽然我国目前规定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8%,远远高于银行利率和理财产品,但该利率为记账利率,需要根据系数进行合理调整。过高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会增加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压力,而记账利率过低则会导致基金投资运营收益低,结合目前金融市场投资收益情况及本文的测算结果建议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可以保持在6%左右。
4.工资增长率对职工缴费与待遇平衡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经济发展趋缓的同时未来工资增长也进入放缓阶段。本文假设未来工资增长率下浮1个百分点,以此比较“标准参保人”在不同工资增长率下的缴费待遇平衡情况,详见图7、图8。
图7 不同工资增长率下男职工缴费与待遇差值
图8 不同工资增长率下女职工缴费与待遇差值
测算结果表明,对于参保职工来说,工资增长率下降对缩减缴费与待遇的差值有积极作用。图7表明对于男性职工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增长率下降到5.5%,提高缴费年限有效地缩减了个人缴费与待遇的差值,其中最高的养老金回报率的拐点在缴费年限为31年处。图7同时表明工资增长率下降到5.5%时,在60岁退休年龄框定下任何缴费年限的缴费待遇差值都大于缴费年限为15年时的差值,即工资增长率为5.5%时提高缴费年限并不能实现个人缴费与待遇的平衡。图8同样表明对于女性职工来说,工资增长率下降虽然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但是不能解决养老金的财务平衡问题。按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综合方案》(国办发〔2019〕13号),全口径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会稳步发展甚至略有降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高缴费年限虽然可以缩小养老金缺口,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但是不能完全解决养老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构建个体参保者缴费与给付现值精算模型,测算降费政策下延长缴费年限对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研究提高缴费年限是否有利于实现整个社会的养老基金平衡。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降费政策下,即使最低缴费年限提高到37年,男职工的待遇缴费比也不能达到1,不能实现基金的长期平衡,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使得女职工的缴费与待遇不平衡情况更加严峻。因此在现行制度下仅通过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不能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平衡。第二,最低缴费年限辅之以延迟退休,男职工延迟到65岁退休,女职工延迟到70岁退休,且最低缴费年限达到37年时,职工的缴费与待遇差值为正值,之后,在退休年龄框定范围内提高最低缴费年限都可以有效改善基金平衡状况,实现基金的结余。第三,研究发现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提高可以缩小养老金的收支缺口,这是由于记账利率的提高带来的基金积累收入大于退休后待遇给付的基金支出。记账利率的提高不仅增加了基金的收入积累,而且也会提高参保职工个人退休后的待遇,因此适宜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对于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第四,工资增长率下降对缩减缴费与待遇的差值有积极作用。未来全口径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会稳步发展,工资增长率下降的同时延长缴费年限虽然可以缩小养老金缺口、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但是不能完全解决养老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以上基本结论,结合我国现有的降费政策,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延迟退休情况下提高最低缴费年限需要一个过渡期。本文研究发现,职工的缴费与待遇差值为正值的条件是男职工延迟到65岁退休,女职工延迟到70岁退休,且最低缴费年限达到37年。在现行制度下,延迟退休同时提高最低缴费年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尤其是女性退休年龄推迟到70岁不符合现实情况。可以借鉴德国经验,缴费达到一定年限后可选择提前退休,如缴费满35年时可在承担一定比例损失(按距离法定退休年龄相差月数,每月扣除相应养老金)的情况下提前至60~63岁退休;缴费满45年以上者,可提前至63~65岁退休并领取全额养老金。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曾规定,人们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条件为:男性累计工龄为20年,女性累计工龄为15年。在目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规定男女累计工龄的角度考虑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的条件。
第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调整需要谨慎。现行制度下我国目前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8%,较之前记账利率有了很大提高。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诚然具有激励作用,鼓励多缴多得,此举有利于提升人们对领取养老金的信心,引导参保人员积极足额缴费,维持更广泛的社会公平,但是仍需谨慎对待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带来的空账运行增加问题。本文测算结果表明记账利率调整到6%为宜。同时当个人账户基金进入市场运行时,政府要加强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效率,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各省缴费基数范围调整要因地制宜,结合优化模型测算结果调整工资增长率。降费政策规定以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核定职工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指标。各省市在落实降费政策时,应结合本省市基金收支结余情况,立足现状,科学施策,比如在费基上下限内设置不同的档次供灵活就业人员选择,以激励参保,促进公平。考虑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建议结合优化模型测算结果对我国工资增长率进行合理调整,既要保证养老金的收入,也要考虑养老金水平。
最后,降费政策实施后,参保缴费“门槛”下降,有助于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参保积极性,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不可避免会受影响。为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良性发展,以制度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以精算平衡为原则,完善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合理设计制度参量,如考虑缴费年限与待遇挂钩机制、养老金替代率等参数的调整空间。另外可使地方加快落实划拨部分国有资本以充实基本养老金划转国有股权到地方社保基金理事会,股权可进入市场保值增值;要强化税收优惠和降费政策的实施,降低企业年金的参与成本,出台落实政策,引导税延养老保险的发展,让养老金三支柱相互配合分散风险,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