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26陈正,刘娜
陈 正,刘 娜
(西安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我国流动人口总量由1982年的657万增加到2018年的2.41亿,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从1982年的0.66%增加到2018年的17.27%。自2015年以来,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趋势由持续扩大转变为缓慢缩小,2018年流动人口总量较上一年有所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公布的数据,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已达到2.86亿。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直接影响其居住及迁移行为,深入了解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探讨流动人口的迁移趋势和特点,对制定国家和地区人口发展政策,解决流动人口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对流动人口的定义为:离开了户籍区县到其他区县居住生活工作1个月及以上的人口,其外出目的以生活、工作为主(不包括外出旅游、外出看病、外出出差、外出探亲等原因临时离开)。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是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到个体、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影响,对今后是否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意愿选择。流动人口作为流动活跃的人群,其再次流动(迁移)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其他人群,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研究是人口研究中的重点课题。本文将在流入地居留意愿为5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定义为具有长期居留意愿,并展开具体分析。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学者们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方面,对流动人口中特定群体的研究。流动人口的相关研究最初关注的是农民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民工的就业身份会对其城市居留意愿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对自雇农民工居留意愿影响更大,而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因素则对受雇者的居住意愿有显著影响[1]。老年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时间较长、人际关系较稳定、举家迁移可能性较大、地域情感较深等特点,景晓芬利用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老年人居留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超66%的老年流动人口愿意较长时间居留在流入地[2]。有学者还发现在老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中,户籍因素影响显著[3]。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表明新生代流动人口没有老年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高[4],城市生活保障水平与社会资本的提高能显著提高“90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5]。
第二方面,对不同流入地区的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研究。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和地方政策不同,不同流入地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也不同。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6],跨省流动人口倾向于向东部沿海城市集中[7]。东部地区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学历也是人们落户东部地区的又一关键影响要素[8]。一项针对广州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研究表明,社会融入感会影响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社会融合程度的提高对于居留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9]。王朋岗在对比研究新疆、北京、广东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影响因素时发现,社会心理融合因素对新疆跨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北京和广东[10]。孟兆敏、吴瑞君对上海和苏州两地4 506份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流动时长的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留意愿,经济因素并不能显著影响居留意愿[11]。
第三方面,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古恒宇从个体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三方面对东北三省流动人口居留意愿进行研究,发现个体因素显著影响居留意愿,个人收入高对居留意愿有促进作用,而住房支出高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居留意愿还受流入时长、职业、就业身份、医疗保险水平等因素的影响[12]。古丽妮尕尔·居来提等人从人力资本因素、居住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50%以上的流动人口有十分强烈的居留意愿,这与流动人口自身民族类别以及流入地特征有较强关系[13]。
上述文献大都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区域展开研究,很少有涉及全国范围的实证分析;同时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视角与研究结论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范围拓宽到全国,基于2018年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内容及数据,选择性别、年龄、民族、户口性质、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住房支出、收入、就业身份和流入地区域10个因素,分析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并讨论上述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
二、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分析
(一)数据来源、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国家卫健委组织实施的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该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取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 PPS 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对象为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15周岁及以上的流入人口。问卷涉及流动人口及其家庭成员的收支、就业、流动及居留意愿、健康与公共服务等内容。根据研究目的将本次流动时间为3年以内的跨省流动人口作为具体研究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样本27 129个。
2.变量说明
根据调查问卷中相关问题“如果您打算留在本地,您预计自己将在本地留多久?”,将“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作为因变量,并构造一个二分类变量,将回答“5~9年”“10年及以上”“定居”的赋值为1(表示愿意长期居留),将回答“0~4年”“没想好”的赋值为0(表示不愿意长期居留)。
同样根据调查问卷表相关问题的具体选项,结合文献分析,选择性别、年龄、民族、户口性质、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住房支出、收入、就业身份和流入地区域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具体分析。其中,在民族分类中将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归为一类;在户口性质中将6个选项分为三类,具体将农业和非农业以外的4个选项(农业转居民、非农业转居民、居民和其他)合并为一类记作“其他”;在婚姻状况中将未婚、离婚、丧偶、同居归并为无配偶,将初婚、再婚归并为有配偶;在就业身份中将自营劳动者纳入雇主一类,将其他选项纳入雇员一类;在流入地区域中将流入地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具体变量及赋值说明见表1)。
3.模型设定
本文选定“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为因变量,考察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由于本文已将居留意愿划分为“愿意长期居留”和“不愿意长期居留”两种情况,故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模型如下:
在公式(1)中,P为流动人口打算长期居留发生的概率,x是因变量,α是常数项,β是自变量的待估系数,k为影响因素(自变量)个数。
(二)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分析
根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将流动人口按本文选择的10个因素进行分类,分别统计各类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愿意,具体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18年愿意长期居留的流动人口占我国流动人口的36.6%。男性长期居留意愿略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呈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的波动状态,长期居留意愿最高的是30~39岁年龄段的流动人口;37.3%的汉族流动人口愿意长期居留在流入地,这一比例高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配偶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留意愿比无配偶的流动人口高;不同户口性质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有明显差异,其中54.1%的非农业户口流动人口愿意长期居留,比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高出20.8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提高了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就业身份为雇主或自营劳动者的流动人口更愿意长期居留在流入地;不同流入地区域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流入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中愿意长期居留的占33.1%,相比之下流入东北地区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更高;从平均每月住房支出来看,月住房支出小于500元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最低;月收入在9 000元以上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留意愿最高。
对比各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的具体差异,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对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最大(最大差异为43.0%),其次为平均每月住房支出(最大差异为36.1%),第三为年龄(最大差异为31.2%),以后依次为流入地区域、户口性质、平均月收入、婚姻状况、民族、就业身份和性别。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10个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平均每月住房支出、平均月收入3个因素对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为正,即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每月住房支出越多(较高的住房支出通常伴随较高的收入)、平均月收入越高,越倾向于长期居留;年龄因素与长期居留意愿也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的流动人口越倾向于长期居留。
三、长期居留意愿变动分析
根据2014—2018年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度愿意长期居留的流动人口的比例(详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14—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变动情况较大,总体上处于减弱趋势。
表3 我国流动人口2014—2018年长期居留意愿统计表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2015年起由此前的持续扩大转为缓慢缩小。因此可以推断出,从2015年以后,有长期留居意愿的流动人口总体处于减少趋势。
根据2014—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按地区分别计算出各流入地中具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当年全国总流动人口的比例,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2014—2018年各省区市(不包含港、澳、台)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比例 %
续表4
从表4可以看出,2014—2018年各省区市具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比例存在明显波动。2014年各省区市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的省份依次为浙江(5.10%)、广东(3.45%)、江苏(3.39%)、上海(3.03%)、北京(3.18%);2018年依次为北京(3.41%)、上海(2.93%)、广东(2.90%)、江苏(2.72%)、浙江(2.69%)。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区市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逐渐降低,2018年与2014年相比,虽然比重偏高的前五地区没有变化,但他们的具体比重都降低了。
分别观测各省区市具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比重在5年之间的变动趋势,其具体变动趋势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呈上升趋势,包括天津、海南、山东等地区;第二类呈下降趋势,包括广西、甘肃、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第三类呈波动趋势,包括北京、河北等地区。由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 PPS 方法进行抽样,因此可以认为每年各省区市调查时抽取的流动人口比例结构基本稳定。上述变动趋势说明了,第一类地区(天津、海南、山东等)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处于增强趋势,第二类地区(广西、甘肃、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处于减弱趋势,第三类地区(北京、河北等地区)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处于变动状态。
四、长期居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公式(1)建立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2014—2018年的调查数据,具体分析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就业身份、流入地区域、平均每月住房支出和平均每月收入这10个自变量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2014—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根据表5分年度的回归结果,2014年除年龄、民族、婚姻状况三个变量外,其余各变量都在1%水平下显著;2015年和2016年除民族变量外,其余各变量都在1%水平下显著;2017年各变量都在1%水平下显著;2018年除性别变量外,其余各变量都在1%水平下显著。综合2014—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以认为除了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这4个因素在个别年份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各因素都显著影响了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
进一步分析模型结果中各因素的系数。以2018年为例,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的系数最大(1.396),其次为流入地区域(1.321),再次为就业身份(1.164),第四为户口性质(1.057),可见受教育程度对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户口性质、流入地区域、平均每月住房支出。
五、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2018年愿意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流动人口占我国总流动人口的36.6%。在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所选取的10个因素中,除了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这4个因素在个别年份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各因素都显著影响了流动人口的长期留居意愿。
各因素对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受教育程度对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每月住房支出、年龄,以后依次为流入地区域、户口性质、平均月收入、婚姻状况、民族、就业身份和性别。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每月住房支出越多(较高的住房支出通常着意味着较高的收入)、平均月收入越高、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长期居留。
2014—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变动情况明显,整体表现为减弱趋势。分地区看,天津、海南、山东等地区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不断增强,广西、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不断减弱,其余地区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处于变动状态。
(二)对策建议
完善流动人口政策,提升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针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减弱的现状,首先应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关于流动人口的政策和服务措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中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口比例将会不断上升,有助于发展地区经济。在具体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关注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住房支出、收入、就业身份等因素。各地区要对落户政策有条件地加以放宽,给流动人口实现迁移和长期居留提供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住房、基础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就业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在目前经济发展转型期中,要将流动人口视为主要的经济发展动力,在劳动参与、收入分配等方面逐步取消对流动人口身份的“歧视与限制”,同时鼓励有特长的流动人口自主经营、自我创业,最终提高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实现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发展。
提高对受教育程度高的流动人口的关注度。从分析结果看,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最显著因素,且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各地政府应提高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流动人口的关注度,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使他们愿意继续留下来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发展区域经济,稳定流动人口。从分析结果看,广西、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不断减弱,这些地区都属于国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才能够有效稳定流动人口,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
加快流动人口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各地区要深化区域合作,依据流动人口个体特点推进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流入地、流出地应当加强联系,以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为基础,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跟踪管理系统,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的信息化动态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