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引导探究
2021-01-25刘义玲
刘义玲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一定冲击与改变。后疫情时代,分析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的特点,发现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思想矛盾、学习积极性不高、埋头互联网、痴迷游戏等问题。从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分析原因,并基于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为基本推进原则,提出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引导的路径。主要包括發挥学生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学校是教育引导的关键,推动教师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家庭是教育的延伸,形成家校联动机制,以使学校的教育在家庭得到巩固。社会是教育的试金石,优化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加强网络监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外部环境。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养成教育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提出为新时代高校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要求。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正确的思想政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引导,以在学生身上形成自觉。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影响全球的生产生活,学生的复学复课之路面临诸多考验。部分高校2020年春季学期未安排学生返校上课,部分高校选择学生到校封闭化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局限于校园内。居家隔离、校园的封闭与网络的开放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每日长时间接触网络,各种学习资源、防疫资讯、国内外评论等通过网络获得。后疫情时代各种思想涌现、纷繁复杂。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蛊惑。在后疫情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行为的分析、教育引导的系统深入研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这不仅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长和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教育引导研究在后疫情时代更具有现实的需要。
二、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整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姿态,对未来充满希望。也有部分学生,有目标但不想或不知如何努力奋斗。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现实生活的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形成巨大反差,部分大学生处在人生迷茫的阶段。
大学生价值观具有群体影响性大,个体差异化多的特点[1]。大学生20岁左右的年纪,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同学、教师、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入校前均学过历史、思想品德等课程,但部分学生应付考试,没有从心底认同核心价值观。部分家庭疲于生计或忽视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引领教育不够。大学生普遍为寄宿制学生,更容易受到学校、朋辈的影响,期望通过某些言行举止融入一定的群体,获得群体的认可,群体特征明显。同时,大学生因不同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经济收入、地区地域、宗教信仰等在价值观念上存在个体差异性,部分学生意志不坚定,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望强。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线下活动局限于学校内部。学生按照校规校纪按部就班上课学习,部分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电脑刷课、上课时睡觉、玩手机等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大型、人员密集型的学生集体活动均不能开展,学生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为线上的看电影、追电视剧、玩网络游戏、即时聊天等。部分大学生可以宅在宿舍一天,不可离开手机片刻。在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多种多样,大学生是当之无愧的网络时代原住民。
三、大学生思想行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思想政治方面,高职大学生团员比例高,申请入党学生多。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每期的青年大学习,但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倾向[2]。有理想信念坚定,入党动机明确,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学生,也不乏以入党为光荣显耀的事情,在评奖评优中加分,完成长辈心愿,为以后好找工作等思想的学生。另外,想入党的学生积极了解国家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党政方针政策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参政议政能力、主人翁意识有待提升。
道德品质方面,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堪忧。支付宝、微信等App在学生中普及率高,学生在信用还贷、契约精神方面没有突出问题。但是在个人学习方面,学生考试抄袭、协助他人作弊的比例较高,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一种可以被理解甚至是可以被采取的行为[3]。学生既注重个人信誉,又会在实际行动时选择妥协,这是学生思想矛盾的表现之一。此外,诸如帮助他人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追求成就感荣誉感与希望不劳而获等的对立情况也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
学习学风方面,部分学生入校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态度不端正。迟到早退旷课不被老师抓住就行,抓住只要不影响考试及格就行。作业从网上下载或者抄袭同学的,应付完成。考试前突击,临时抱佛脚到深更半夜,等着老师划考试范围,考试作弊等学生大有人在。部分学生不会学习,存在不会制定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不善于借鉴学习他人学习方法、不会同学老师讨论问题等情况[4]。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过程中看视频、聊天等,不能专心致志静心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看不到所学内容和未来从事工作之间的联系,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前瞻性和长远性。
生活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对自我无要求,缺乏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个人作息时间不规律,晚睡晚起,或者到课堂睡觉。宿舍里衣物随意摆放,乱扔垃圾,衣服纯靠洗衣机洗,不按时打扫卫生,宿舍内务差。部分学生吸烟、酗酒,穿奇装异服、染发文身,以彰显个性。学生宅在宿舍玩手机打游戏,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不够,身体和精神状态欠佳,心理问题日渐增多[5]。
四、大学生思想行为失范的原因
高职生理想信念模糊,行为失范,学习积极性不高、埋头互联网、痴迷游戏等情况的原因可从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方面
大学生有理想抱负,但是思想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缺乏一定的明辨是非、判断真伪能力。部分学生非黑即白,思想言辞激进。大学生入学后,没有升学压力,失去奋斗目标,放松自我要求。近年来高校生源日益多元化,部分学生入学文化基础差,觉得低人一等,更加放纵自己,破罐子破摔,产生自卑心理、厌学不良行为。部分学生在家里是“小祖宗”,说一不二,物质财富轻松容易获得,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没有劳动意识与能力。
(二)学校方面
高中(中职)学校较为严重地被应试教育左右,以升学率、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教学优劣的根本或唯一指标,一些教师较为严重地存在着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轻视思想品德、行为引导的培育倾向。部分高校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解不到位,没有很好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德育工作有形式主义之嫌。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上课主要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若上课还有空余时间,讲点思政内容。部分教师想为却不知何为,不能把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没有充分挖掘。部分高校为追求就业率,对学生容忍度高,降低学生学习和管理方面的要求,想方设法让学生毕业。
(三)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部分家长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一心扑在工作上,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由祖辈带大的。家长在日常生活起居和物质条件上尽可能满足学生所有要求,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却选择性忽视或力不从心。学生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与家长、朋辈的沟通不畅通,缺少情感支持与理解信任。缺少家庭教育氛围的熏陶,在“温室”里长大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强烈的自私任性、纪律性差、生活习惯差等思想行为特点。
家庭教育对子女品德、人格及价值观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6]。原生家庭的破裂,父母的吵闹、冲突、怨恨等负面情绪行为会在学生身上得到完全的显现。实践经验表明,在重组家庭、单亲家庭、人际关系差等家庭成长的学生会更表现为胆小、懦弱、激进、自闭等,部分学生对婚恋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非理性偏激对待。
(四)社会方面
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中,社会上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在学生与社会交往中,难免被错误观点、不良思潮影响,导致学生产生不良思想道德品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学生在网络媒体上获取信息日益增多。某些别有用心分子编故事、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煽动学生情绪。大学生极易受到影响,网络舆情信息繁杂为青年学生带来“认知偏差”。[7]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引导的推进原则
思想行为教育是对学生影响最深远、最具体的教育,它能够直接影响甚至最终决定一个学生的人生方向,以及人生目标的实现程度。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培育引导要依据学生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因材施教。具体而言,推进大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要以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为基本遵循。
(一)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理论是系统化、体系化的认识。大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的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大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既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加強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培育引导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将一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行为做法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教育。学生能自觉地完善道德品质,修正言语行为。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实现教育的引领引导和自我教育的认同实践紧密结合。
(三)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含有大量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德教育与行为引导教育的资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弟子规》《三字经》、“精忠报国”“苏武牧羊”等诗词、典故、人物,蕴藏着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潜移默化促进学生成长。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的新理念、新内容、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改革创新,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六、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引导的实践路径
加强大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以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为基本原则,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大学生思想认知、情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需要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协同推进。
(一)学生方面: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引导的主导
人之无德,行之不远。优良思想品德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前提,而学生思想品德的落脚点是在具体的言行举止。以德润身、为人周正,学生方能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根据社会道德规范、自己的认知需要,自主有选择性接受教育的结果。在思想道德建设、养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合理激发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要回归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具体的学习情境、生活事件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行为规范。
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利用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总支、伙管会、宿管会、国旗班等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投身学校管理与社会建设中。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交流平台合理发表思想观点。重视选拔培养学生干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学生骨干、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等优秀学生带头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制定学生思想行为规范,奖惩分明。大学生思想行为不定性,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基于“破窗理论”,要引导大学生摒弃矫正错误的思想言行,对错误的言行要及时批评指出,作为负强化。要坚持肯定正确的思想言行,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要通过各类评奖评优,如评选学风先进个人、学风优良宿舍、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等,正强化表扬激励,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学校方面: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引导的关键
学校各职能部门、各教师一盘棋,都是育人的主体。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大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发挥效果,取得实效。
1. 增强育人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具备育人意识是教师落实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的重要前提。具有育人意识的教师,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把思政建设、养成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学校要形成育人机制,团委、学生处、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各二级学院、后勤处等形成合力,在团学活动、组织发展、宣传教育、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学生生活学习的各方面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增强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推动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深化思想政治供给侧改革。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政课堂要生机有活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法和艺术,注重育人的方向性。专业课程善于从专业知识背后的价值理念出发,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课程的教学目标勘定、内容设计、课堂互动、实训实践等具体环节中渗透思政建设、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高度、人文情怀和使命担当。
2. 找准育人角度
强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育人实效。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发挥课程之间的协同育人作用。课程是育人的载体,深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任何课程不管性质如何,均具有价值维度,都具有育人的功能。课程有差别,育人有特色。以课程设计入手,把握学科专业特点,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使课堂教学润物无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价值偏差问题。引导学生文明修身,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紧跟新时代,寻找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抱负的路径平台。在授课时,从国家党政方针、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育人角度,紧密联系时事局势,把知识的讲授同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关怀国计民生、具有人文情怀和责任感等有机结合。例如,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国内外各类企业、团体、个人涌现感人抗疫事迹,也有各类诋毁中国、武汉等的言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与战“疫”结合,从抗疫大考看中国制度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强化实践育人。从实训实践入手,开发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或实训项目,通过实际行动检验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行为习惯、文化素养。完善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实践育人基地,加强校企合作,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要求。
发挥校园文化的涵养作用。从氛围营造入手,强调各类校园文化建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以优秀文化涵养学生心灵,感受中华民族巨大的艺术成就和高尚品质,以文化人,彰显文化自信。在重大庆典、重要节日、学生活动中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以活动育人。
关心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引导要拓展到课堂之外。学生课堂表现也只是学生综合表现的一个方面,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所思所想,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及时掌握,在全面了解、沟通交流中深化对学生的认识,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回应学生的关切和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育人实效。
3. 提升育人能力
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要求教师拥有能够做、善于做、乐于做大学生思想行为培育引导的本领和技能。增强教师培训,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专题培训,掌握专业育人、课程思政、养成教育的原理和技能,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将课程和育人相结合的能力。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保证[8]。各党总支、党支部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开设党课、培训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增加价值的维度、育人的观念,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领和能力。师德不立,何以树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学识学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都会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培育引导要借助教师自身的正能量,以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为基础,用心、用力、用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校内外以身作则,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