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研究

2021-01-25胡明燕陈可可李文杰韦丹丽

关键词:美丽乡村环境治理

胡明燕 陈可可 李文杰 韦丹丽

摘 要:通过对沙洋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沙洋县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处理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专项资金不足、环境基础设施短缺且运行不规范、污染治理难度大和环保教育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多方协同努力,共同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并健全运行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村庄;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能力。

關键词:美丽乡村;环境治理;三方共治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美丽乡村方针以来,乡村环境问题受到重视。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大推动了乡村环境建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大力推动了乡村环境治理的展开,乡村环境建设在多方资源投入下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深入了解乡村环境振兴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选择湖北省传统农业大县沙洋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乡村环境振兴状况”调查活动。沙洋县地处鄂中腹地,汉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北端,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优质棉、商品油料和优质水产品、生猪养殖基地,现辖13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1个新区,1个港区,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1万公顷,全县人口62.23万人。[1]

本次调查围绕乡村主要污染物处置状况、环境基础设施状况和环保宣传效果三个方面展开,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实地走访沙洋县10个行政村,对162户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共收回157份有效问卷。并对7名政府相关工作人员、14名乡村工作人员和12名村民进行深度访谈。入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为确保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挑选受访对象时,尽量选择户主或一年中多数时间居住在当地对村庄情况比较了解的家庭成员[2]。

从调查对象的性别看,受访者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男性占比49.68%、女性占比50.32%;从年龄看,受访者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为主,占比高达83.44%;从受教育程度看,以小学初中学历占比居多,比例为73.31%;从职业看,受访者的身份以农民占比最多,比例为72.61%。

二、沙洋县乡村环境治理总体成效

“生态立县”是沙洋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为实现“生态立县”的总体目标,沙洋县做出了巨大努力。沙洋县人民政府陆续印发了《沙洋县“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沙洋县“精准灭荒绿美沙洋”三年攻坚行动(2018—2020年)》《沙洋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沙洋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方案,全力开展“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即“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四个三年攻坚工程,成效显著[3]。截至2018年底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5个,省级生态村68个,省级“宜居村庄”6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2个,建成农村生活垃圾示范村60个。具体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如下:

积极推动环境整治。在畜禽养殖方面,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规划,整县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模化养殖场环保设施配套率达9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6%以上。在秸秆治理方面,积极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构建县、镇、村、组、户五级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和网格化监管体系,推进秸秆禁烧工作,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基料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全县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升5.63%,PM10累计浓度均值同比下降1.16%;PM2.5累计浓度均值同比下降10.64%,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努力恢复生态环境。在水资源上,积极推进河湖长制;长湖、汉江全面禁捕,取缔湖库养殖合同62个,禁养区98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推进汉江、长湖、平湖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已完成长湖生态的全面修复工程。长湖共种植水生植物36.15万平方米,建设9.2公里的生态廊道,清淤1万立方米,增加湖滨、河滨缓冲带面积38.16亩,恢复湿地面积605.97亩,生态涵养林面积达到110.4亩,并成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沙洋县Ⅲ类水质以上水体占比提升10%,主要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0%以上。在森林资源上,全县完成精准灭荒造林14209.2亩,营造抑螺防病林1999亩,新增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40个,力争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

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在厕所改造方面,新建和改建农村户厕3万余座、公厕145座。在垃圾治理方面,健全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沈集镇等7个乡镇垃圾转运站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完成全县50%的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转运设备配置和运行,实现无害化处理达标。在污水治理方面,完善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建设,新增污水管网20多公里,将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了城区污水排放难题。全县11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解决了8.2万人日均5200吨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后港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升级改造,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上述生态环境建设成效获得了当地农户的认可,84.08%的受访农户表示对环境建设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这充分表明,环境振兴战略满足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村民从中受益;符合村民的实际需求,中央政策在地方得到了有效落实。

三、沙洋县乡村环境治理具体状况分析

(一)乡村主要污染物处置状况

1. 生活垃圾处置状况

通过调查可知,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废弃塑料袋、塑料瓶、废纸、瓜皮菜渣、剩菜剩饭。接受调查的人中,有44.5%的人选择会将家中的垃圾分类处理,以此来促进资源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转换。农户主要是将可以卖钱的塑料、纸板和金属回收,家中有饲养家禽的农户会把可食用的剩饭剩菜投喂动物,仅有20%的人选择对废旧电池回收。

2. 污水处理状况

近年来,沙洋县政府采取水资源净化处理措施,加大水环境治理,水质状况有所改善,由2014年的中度富营养转变为2018年的轻度富营养,但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通过水体质量满意度调查发现,当地有多达70.37%的村民不满意水体质量。农户对水体的继续改善仍有很高的期待值,93.63%的受访者希望改善水体质量,位于西荆河下游的白洋湖村民和董场村的村民反映最为强烈。流经白洋湖村的西荆河水受到上游工厂排污污染,董场村畜养大量生猪而未妥当处理好养殖废水。这些工业污水和养殖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河中,极大污染水源,威胁村民身体健康。在走访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看到部分沟和池塘上漂浮了较多的枯枝落叶和一部分塑料垃圾,水体浑浊发绿,部分河沟水体发黑、散发出恶心难闻的味道。就河沟清理状况,村委会表示,清理情况主要由村经费决定,经费有政府拨款和村民自筹两种形式,政府拨款难度较大,其经费大都用来解决设施问题,用于水体清理的经费有限。某些村民会占据公有水体资源,比如私有池塘。对于私有的池塘清理由个人决定,基本上从不清理。

3. 农业面源污染处理状况

(1)农药

通过调查可知,沙洋县农村化肥农药使用量大。沙洋县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种植基地,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玉米、小麦。在157份有效问卷中,有130户家中从事农业种植。这些受访者中有22.31%的农户经常使用农药,74.62%的農户偶尔使用,仅有3.08%的农户不使用农药。化肥农药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而沙洋县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在农村农药与化肥使用广泛。

(2)农膜

由调查数据以及村民访谈得知,沙洋县农膜使用量逐年减少,后续处理较为妥。由于沙洋县大部分村民调整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棉花种植面积较前几年大幅度减少,农膜使用量较前几年大幅减少。农民根据农膜损坏程度合理安排:将破损程度轻的农膜回收使用;对于损坏程度大,不能再使用的农膜,其选择扔垃圾池,少部分人选择留在家中出售变现。少部分人选择随意丢弃在田里、河沟或者路边。

(3)秸秆

调查结果表明,当地禁烧秸秆政策实施效果明显,但后续问题亟待解决。(见图1)由于沙洋县宣传禁止燃烧秸秆政策,并制定罚款措施,沙洋县基本上可做到无人焚烧秸秆。但受资金和技术限制,沙洋县内的大多数乡村没有建立秸秆回收处理厂,或设立秸秆集中堆放点,村民自身无法处理秸秆。目前,村民将大面积的秸秆由旋耕机粉碎还田或直接放在田里,还田做肥料。据农户反应,这种处理秸秆方式易对下一次种植水稻滋生病虫害,农药使用量增多。受制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户经济因素影响,村民选择将小面积秸秆自己收取后堆放在家门口、随意弃置丢弃或扔进垃圾池,仅有1.1%的人选择点火焚烧。村干部对此做出反应,其建议村民可将秸秆统一收集至田埂上,让秸秆慢慢腐化。但村民持反对意见,认为放在田埂上不利于行走,且田埂面积小,可放置的面积不大。

(二)乡村环境基础设施状况

1. 生活基础设施

(1)自来水

沙洋县乡村自来水覆盖率很低。在实地走访中,笔者发现只有经济发达、靠近乡镇的少部分村庄接通了自来水管道,大部分村落没有自来水管道。由于水体质量较差,村民通过打井或者水泵的方式来获取地下水,解决用水问题。村民们迫切希望早日接通自来水。

(2)生活能源

沙洋县乡村清洁能源使用广泛,基本上实现了太阳能和煤气的全覆盖。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沙洋县展开柴火灶整改,仅有2.55%的人偶尔使用柴火,大部分人使用煤气、太阳能与电热水器。

2. 卫生基础设施

(1)垃圾收集点

据调查,沙洋县乡村实现了垃圾池全覆盖,但垃圾池的规格、数量和清洁情况有待改善。沙洋县乡村垃圾池绝大多数为露天垃圾池,只有少部分靠近主路、乡镇集市的村落为封闭的铁箱垃圾池。露天垃圾池有水泥堆砌的垃圾池、大铁箱垃圾池两种类型。垃圾转运是由村里花钱雇佣低保户处理,专人专车负责,将垃圾运往乡镇。低保户只是兼职运输垃圾,清洁频率不固定,大部分村落是一周两次。此外,垃圾池卫生条件较优差,周边散落大量垃圾和污水,垃圾池选址出现“邻避”现象。

(2)污水管道

经调查,沙洋县乡村大都没有铺设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困难。村民一般将较为干净的水用于浇灌植物,污水通过明渠排放到河沟,有多达52.87%的村民直接将污水泼洒在地面、自然蒸发。对于污水管道建设问题,村干部指出:“正在努力铺设,但铺设费用较高,此项目进度缓慢。”

(3)厕所设施

沙洋县乡村厕所革命正在开展中,李市镇张巷村、刘巷村,毛李镇南岳村、江新村等分别于2018年暑期及2019年上半年完成厕所革命,所调查的10个村庄中还有高阳镇辛巷村等村庄并未完成厕所革命。已改造完成的水厕的排泄水主要通过管道排放装入地下的化粪池,但是关于如何清理装满的化粪桶,村中尚未制定措施。

(三)乡村环保宣传状况

1. 村委会宣传

沙洋县乡村环保宣传工作主要通过村委会开展,从图2中可以看出,村委会的宣传频繁不高。目前,村委会采取的宣传方式包括印刷标语、发放宣传单、喇叭宣传;宣传的内容主要是禁止焚烧秸秆,基本不涉及其他相关的环保政策。从村民的宣传反馈来看,环保宣传效果有待加强。由于部分村委会干部较少关注环保建设、环保宣传力度小和部分村民文化素质低、对宣传文字不敏感、感知力低等因素影响,有14.01%的村民表示从未接受过村委会在环保方面的宣传。

2. 村民自主了解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农民对环保政策的关注度提高,其政策了解方式主要为电视环保新闻、村民聊天互动。有75.16%的农民会关注环保措施。

四、沙洋县乡村环境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专项资金不足,环保工作受限

接受访谈的所有村干部均谈及治理资金不足,环保工作开展不顺畅等问题。沙洋县环境治理的资金仅依靠有限的财政转移支付难以维持,剩下的主要需要依靠村集体自行筹集资金,而多数村集体经济实力不足以很好地支持村庄基础设施的开发与运转。虽有部分村庄开展了环境治理收费活动,但村民参与性不高,实行的效果较差。村庄没有充足的资金为依托,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未能满足农民的生活要求。资金不足原因如下:一是社会资本参与较少。由于治理农村环境有很强的公益性,大多数治理项目缺乏经济效益,这使得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缺乏进入的动力。从目前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社会资金参与非常少,二是政府投入资本不足。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于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以政府拨款补助和地方财政支持为主。在访谈政府工作人员中,大多官员都提及层层上报、争取资金的不易。三是村民自筹资金意愿低。由于大部分村民服务收费的意识较低,认为基础设施和服务得由政府买单,不愿交纳一定的费用。大部分农村家庭主要劳动力在外打工、仅在家乡停留时间短,留在村中的大都是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老人和小孩,他们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和体力,参与治理意愿低。总的来说,农村村民在乡村环境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在走访的十个村庄里,好几个村都展开了垃圾转运收费项目,但仅有商业经济发展较好的李市镇联盟村能成功运营向每个农户每年收取60元费用的项目。

(二)基础设施短缺,运行出现问题

一方面,乡村的自来水和排水管网建设有待加强。调查结果表明,沙洋县乡村只有少部分村庄铺设了自来水和下水管道。沙洋县乡村集中式供水仍属少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仍然相对较低,未能建成覆盖农村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农村住宅分散,基础设施匮乏,缺乏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生活污水往往直接排至河流或者渗透进土壤,造成污染;一些乡镇企业没有铺设污水管网或者污水管网污水收集率低,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至地下河道,直接污染地下水,影响水环境质量[4]。另一方面,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露天垃圾池容易散发气味,污染空气。部分垃圾池仅由部分水泥围起来的,底部没有隔离,垃圾与土地直接接触,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部分村庄资金短缺,多个村落共用一个垃圾池,由于距离较远,有部分人选择随意丢弃垃圾。垃圾池的容量与清洁频率不能满足村民投放垃圾的需要,垃圾池出现溢出现象,风吹垃圾,造成二次污染,部分村民没办法只得用火焚烧垃圾。村里的垃圾运输人员是低保户兼职担任,村中对其没有严格的工作规章制度和监管惩罚体系,大部分运输人员仅运输垃圾、没有清洁垃圾池。我国农村垃圾的处理模式应有所差异,应因地制宜地创新,千篇一律地套用其他地区的垃圾处理经验,不见得能完全适用于本地,相反因地制宜地创造新的垃圾处理模式,反而能取得理想的效果[5]。比如在一些偏远乡镇的调查中就发现, 一些乡镇并没有考虑自身村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与人口的特殊性,照搬照抄其它乡镇推行的 “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三级垃圾处理模式,结果使本地垃圾收集点布置得不尽合理, 偏远村镇生活垃圾做不到日产日清,有的村镇每周甚至更长时间清理一次,有的只是对主要公路沿线村庄进行生活垃圾清理,垃圾清运非常不及时,垃圾清运的覆盖面也有限。出现污水横流、苍蝇肆虐、气味熏人的局面。

(三)污染面源广泛,环境治理困难

沙洋县位于江汉平原,土地平整肥沃、河流湖泊众多、光热条件较好。沙洋县乡村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村民在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在农业生产中也使用了数量较多的化肥农药。在众多污染中,水污染问题尤为严重。通过调查分析,沙洋县乡村水体污染主要包括:一是养殖业废水。沙洋县是农业大县,猪鸭鱼虾等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多。集中高密度养殖动物是农民增富的重要手段。农村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牲畜排泄物,当地村民将粪便还田,清扫养殖场的粪水在未经任何有效的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使水体发黑发臭,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董场村生猪养殖数量多、处理设施落后,位于董场村周边的村民对自己生活区域的水质很不滿意。二是生活污水。村民日常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水,如洗碗、洗衣服、拖地、洗澡等,这些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洗涤剂、油污、含氮化合物以及含磷化合物。沙洋县乡村大都没有铺设污水处理管道,直接排放对自然水体造成污染。三是企业排放废水。沙洋县由于基层环保监督较为缺乏,企业环保意识薄弱,部分企业追求自身的利益便趁监察薄弱时将未经任何有效处理的生产废水在排放到自然水体中,给环境带了严重的危害。废水排放量较大的企业有荆门荆华铝业有限公司和会被明弘建材有限公司等。在调查中,位于西荆河下游的白洋湖村民受到上游企业影响,水质恶劣,村民不敢食用河湖里面生长的生物。四是农药化肥。沙洋县是农业大县,大量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农药和化肥使用较多。农药及化学肥料通过浇灌和降雨等淋溶作用下由农田迁移至自然水体中,造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农药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四)环保教育不足,环保知识浅薄

经调查,当地大部分农民都坚持“自觉”的朴素的环保价值观念,对于环保知识了解较少。与了解环保知识的强烈意愿形成反差,被调查的村民均表示,如果改进宣传方法,扩大宣传力度,他们愿意更多地参与环保活动当中。当前,环保宣传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宣传内容单一,宣传互动性差。沙洋县农村环保宣传方式有张贴标语、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车辆广播以及召开村民会议,据村民反映,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双向互动,较少组织村民环保活动,在实践中宣传环保知识。乡村环保的主要宣传禁止燃烧秸秆,宣传内容单一。二是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低。在调查中,仅20.38%的受访者是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大部分村民文化素质低,而宣传教育的知识大都比较复杂难懂,村民们对于这些知识并不能很好理解,村民参与积极性低。农民对于环保的概念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没能深层次理解其内涵。

五、对策建议

(一)多方协同努力,共同筹集资金

建立政府财政投入、村级自筹和社会多方支持三位一体的乡村建设资金保障体系[6]。第一,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资金保障。落实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实现公共财政投入的制度化、常态化,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需要持续推进,建议湖北省、荆门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沙洋县补齐配套资金,为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第二,振兴农业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沙洋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建议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可推进优质水稻、菜籽、小龙虾、生猪、蛋鸡等农产品开发,实施乡村旅游工程,引进农旅综合体项目,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展土地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收入。第三,引入社会资金。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环境整治,争取沙洋县当地工商企业、专业大户等的社会捐赠。聆听村民利益呼声和建议意见,增强村民的归属感;通过加大教育宣传和举办特色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度,让村民把村落当家,愿意为乡村建设付费出力。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保项目,可对这些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鼓励企业参与乡村环境建设,引入社会资本。

(二)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运行机制

根据沙洋县乡村实际情况,统筹资金安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管养力度,不能只管建不管修,做好基础设施后续工作。健全运行体系,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运行,建设好监督与奖惩体系。对于垃圾处理,一方面要建立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对垃圾运送的频率、数量和运输员等合理规范配置、并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另一方面,对村民进行教育,让村户将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分类,对蔬菜、瓜果等餐厨垃圾进行初步处理,减轻最终转运量。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经济处罚或劳动处罚。对于秸秆处理,一方面要继续实行禁止焚烧秸秆的规定,保卫蓝天。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改进,提高机械化处理水平和环保处理技术,在村落搭建秸秆堆放点或者秸秆处理点。对于污水治理,一是要发挥农民的作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节水意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参与农村污水治理机制,尊重群众意见,集中群众力量,使农民成为农村污水治理的主体。二是要坚持治污与控污并重。治理污水需要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加快农村卫生厕所与污水管道的建设,对厕所粪污与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将其资源化利用。可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明确监管责任,并建立和完善农村污水治理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要建立监察治理机制。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大对我国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强化对农村工业项目的监督检查, 严防污染物超标排放;严格落实各项环保制度,对破坏农村环境的单位、行为人和事要加大处罚力度[7]。开展“自查、互查、抽查”和专项督查、暗访督查,适当曝光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主要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

(三)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村庄

改进沙洋县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促进环境治理。一是大力倡导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建设。加大对使用有机肥与农村能源利用的宣传推广,并利用科学技术对畜禽养殖粪污进行发酵等处理,實现资源再利用;加强粪肥科学还田利用,按标准实施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培育壮大秸秆产业化利用主体,探索秸秆收、储、运、用的典型模式,建立秸秆利用的长效机制[8]。二是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业合作社为农民带来科学的农业种植与养殖的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种植农作物以及饲养动物。构建现代农业产供销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依托农产品产供销体系建设,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标识和地理标志,加快绿色农业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管理,倒逼农业生产主体参与绿色化、产业化经营。推广绿色农业,提升对绿色农产品的社会认知度,扩大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9]。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各个村落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产业等第三产业深度融合。规划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开展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江汉平原农业旅游集散中心等产业的规划。

(四)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能力

强化农村环保舆论引导,加强对乡村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一方面,提高农村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沙洋县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增强其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其既能深入浅出、以简单易懂的方式给农民宣传好环保知识,又能以身作则、为广大民众做好环境道德教育的表率。也可引进“大学生”村干部,为乡村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改进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结合当地农村出现的环境问题,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普及农民的生活环保知识,使农民切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自觉树立起遵守环境法规的意识[10]。农村环保教育要做到内容大众化、方法多样化。在教育过程中,考虑到沙洋县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建议结合当地农民生活、贴近农民习性,从农民喜闻乐见的事情入手、从农民关心的利益得失入手,把生涩的环境知识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使得农民在实践中学习,逐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333.

[2] 陈秋红.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摆脱:三省例证[J].改革,2017,(11):2.

[3] 陈威.2020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shayang.jingmen.gov.cn/art/2020/1/19/art_2372_642690.html,2020-01-19/2020-03-01.

[4] 吕军书,杨毅斌.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制度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18,(3):20-22.

[5] 陶国根.农村垃圾治理困境及其化解对策——以江西新余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5):480-484.

[6] 季小霞.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公众感知程度[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91-93.

[7] 贾丽.简述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150-151.

[8] 马鹏.浅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问题和对策[J].农家参谋,2019,(20):5.

[9] 周宏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J].环境保护,2018,46(7):16-20.

[10] 刘孝阳,陈博,邵邦.农村现代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J].生态经济,2014,30(7):164-167.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环境治理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