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初探

2021-01-25黄颖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五年级环保教育小学语文

黄颖林

【摘要】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新课标下,环境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提高“主人翁”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年级;环保教育

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呼声。重视环境问题,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学生承载着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希望,用环保理念和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下,环境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笔者以与自然主题相关的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教学作为尝试探索,以课文《四季之美》为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一、《四季之美》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

(一)文本解读

1.单元位置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第七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的美好情感。《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2.本课独立的教学价值

本文是一篇300余字的散文,在散文的世界里品析,心会变得细腻浪漫,目光会变得明亮敏感,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细小的感动,善于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善于获得真切的感悟,并产生述诸文字的愿望。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細致的笔触、独特的视角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本文篇幅短小,所写景致不多,但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课文的插图是四个扇面,分别展现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早晨的景色,图文辉映,意境优美。

(二)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作者独特的审美中感受大自然的优美,再通过对动静描写的品析,让学生产生保护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环保意识,从而联系实际谈谈保护大自然的具体做法。

二、《四季之美》教学重点及教学过程

(一)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四季美丽的景致,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开始注重保护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了解作者,激发学文兴趣

简单介绍作者。她姓清,少纳言是她的官名。她生活的年代大致就是中国的宋朝时期,受唐宋文化的影响很深。她写的《枕草子》里,有300多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她常常用的一个词是“真有意思”。她极具才华,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可以从她的文章中去感受。

2.分段理解,感受自然之美

第一自然段通过“鱼肚色的天空、泛着红晕的、红紫红紫的彩云”把春天黎明天空写得特别美,又采用了“一点一点”“微微”“红紫红紫”叠词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倍速变慢。又用上“泛着”“染上”“飘着”这一系列的动作,让天空的变化特别连贯,一气呵成。

第二自然段写了三种不同的夜,分别是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在夜晚看着萤火虫的清少纳言,是一个浪漫的、多愁善感的女子。

第三自然段写了在秋日的黄昏里最打动她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在高空中比翼而飞的大雁,风声、虫鸣,这些细微的景致,营造出独特的韵味。

第四自然段对于冬天的早晨,作者仅用“当然美”三个字概括了“落雪的早晨”,详细描写了“铺满白霜”或“无雪无霜”的早晨手捧火盆穿过走廊的场景,白霜与燃烧的炭火,两者一静一动,一白一红,韵味独特。

在朗读中品析,品析后再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延伸阅读,感受独特观察

同样是观察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作者会有不一样的写法和感受,这也是大自然独特的魅力。通过让学生对比阅读,深刻体会,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心。

如,在品读第一自然段日出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巴金的《海上日出》,对比体会不同的写法,清少纳言通过颜色变化、叠词、动词的连贯使用,像是把时间放慢了;而巴金用了“转眼间”,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快。在品读第二自然段夏夜时,可对比延伸阅读罗兰的《夏夜繁星》。清少纳言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主要写的是萤火虫,把夜晚当作萤火虫的陪衬。罗兰更多的是静态的描写,用了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看到星星之后的想法。在品读第三自然段秋天的黄昏时,可引发学生思考:乌鸦在中国古代的含义,而清少纳言在当时也深受唐宋文化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体会她的独特审美。再对比阅读不同作家笔下的秋日黄昏,深入谈感受。在品读第四自然段冬天的早晨,事实上美的不是美景,是一种感觉,是一种闲适的心境。再对比阅读普希金的《冬天的早晨》,感受冬天的美景可以如何写。

4.拓展练笔,写出喜爱之情

从赏析到仿写,从他人的视角转为自身的感受,从输入到输出,在练笔中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单元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和习作练习中,都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环保意识,只有学生热爱大自然,才会自觉地保护大自然,对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身可以做些什么,从而保护我们的地球。

如,在《古诗词三首》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山林中秋天日落的闲适,夜泊枫桥的寂静,还有征途羁旅风光,感受我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产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再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人感受到的美景,至今依然存在,这有赖于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继而可让学生简单谈谈作为小学生可以如何做。

再如,学习《鸟的天堂》时,可让学生先去了解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再在导入环节提问,了解“鸟的天堂”就在我们广东新会,原来我们身边就有如此壮观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结合课文插图,直观感受大榕树的茂盛和生命力。学文后再引发学生思考:“鸟的天堂”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读文后会发现,原来不仅仅是榕树的茂盛和湿地适合小鸟生存,更因为“有许多鸟在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可见动物们也是需要人为去保护的,而不是一味地只顾人类发展。最后可以联系人类对动物的伤害,如“象牙”“野生动物”等,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又如何影响身边的人。

在学习略读课文《月迹》时,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方法找找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感悟大自然的魅力,进一步加深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习作《____即景》的写景训练中,需要学生提前对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进行细致观察,观察的过程也是欣赏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的过程,潜移默化地融入了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保责任意识,再通过文字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教育就自然而然地达到目的了。

四、结语

在日常教育教学渗透环保意识应是潜移默化的,在学生不知道自己被教育的情况下渗透了,教育才算成果。这需要一线教育者自身树立环保意识,融入整合到日常的课堂中,教育才能发生。只要长期坚持,影响学生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让学生从小养成环境意识, 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环保意识和行为就能够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具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环保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因此,只有深耕校园环保教育这块沃土,建立健全学校环保教育机制,着力培养环保规则承上启下的传播者和未来发展者,才能推动环保领域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解振华.跨世纪的中国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1998(5):3-5.

[3]王琴.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的环境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30.

[4]李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环保教育[J].学周刊,2016(30):209-210.

[5]欧世洪.小学语文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艺术科技,2016,29(5):370.

[6]刘芝兰.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环保教育策略的创新探索——以《只有一个地球》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63-64.

[7]张烈武.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环保教育之途径[J].課程教育研究,2019(7):59-60.

猜你喜欢

五年级环保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五年级英语语篇情境教学研究
五年级自主探究型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