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袋子乐多多”的开发和实施
2021-01-25周晶
周晶
教师在开展班本课程时要以生活化为原则,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点进行设计活动,提升班本课程的效果。以笔者所在幼儿园“袋子乐多多”班本课程为例,笔者开发和实施了相关特色课程,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了环保教育,提升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及各项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各色塑料袋、编织袋、保鲜袋、购物袋等随处可见。随着“禁塑令”“垃圾分类”等规定的推进,幼儿对垃圾分类产生了学习兴趣,会有意识地少用或者不用塑料袋。他们看到即将被扔掉的包装袋时,会向教师发问:“老师,这袋子属于什么垃圾,该扔在哪个垃圾桶里?”结合幼儿的兴趣,笔者将“袋子”作为环保教育的出发点,力求丰富环保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了班本课程“袋子乐多多”。笔者通过系列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各种材质的袋子,组织他们探究其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他们对袋子建立更全面的认识。笔者通过各领域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使幼儿了解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途径,激发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兴趣。
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双方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笔者及时捕捉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开发了“袋子乐多多”课程,这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袋子乐多多”课程的目标有三点:一是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初步了解控制塑料污染的方法;二是在科学探究小实验中,感知塑料袋很难降解的特性,了解其对环境的危害;三是学会观察、比较不同食品包装袋的标志,了解不同标志的含义;四是尝试探索袋子的多种玩法,如将米袋子改造成体育器材,以此提高双腿跳跃的力量,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五是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实践活动,提升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树立做“环保小卫士”的愿望;六是动手装饰、改造购物袋,进行走秀等创意活动,能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围绕“袋子乐多多”班本课程,笔者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特色游戏活动(见表1)。
表1 特色游戏活动
笔者组织幼儿开展了三种游戏,分别是“娃娃家”“小超市”“小舞台”。在“娃娃家”游戏中,笔者提供了布袋、纸袋若干,方便幼儿与同伴拓展游戏情节;在“小超市”游戏中,笔者提供了自制环保袋和各种玩具,供幼儿进行买卖交易,促使他们在购物结账时使用环保袋;在“小舞台”游戏中,笔者提供了用塑料袋子制成的环保服装,引导幼儿进行时装表演。
在科学区,笔者提供了各种材质的包装袋,以及泥土、容器、记录表等探究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包装袋在土壤中的分解变化情况,并组织幼儿利用塑料袋或保鲜袋进行装空气游戏;在阅读区,笔者提供了《垃圾回家了》等绘本,引导幼儿阅读学习;在美工区,笔者提供了袋子、彩纸、蜡笔等创作材料,组织幼儿进行创作;在益智区,笔者开展了“找不同”“拼拼乐”等游戏,以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建构区,笔者指导幼儿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建设美丽的家园。
除了上述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袋子乐多多”班本课程,笔者还进行了游戏环境的布置。
第一,纸袋大变身。笔者与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袋子,在购物袋上画画,并用废旧的纸制作袋子,事后,笔者展览了幼儿的作品。第二,精彩回顾。笔者把幼儿在活动中的精彩瞬间拍摄下来,并将照片粘贴在主题墙上供幼儿欣赏。
为了促进家园合作,提升各项活动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一是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质的袋子,为班本课程“袋子乐多多”的开展提供物质支持;二是分发调查表《购物袋的秘密》,引导家长帮助幼儿探究和记录相关问题,促使家长耐心地解答幼儿的问题,发展幼儿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笔者积累了许多有关课程开发的经验,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特色游戏活动。笔者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有效地提升了幼儿的探索兴趣。
如,在“科学:各种各样的袋子”活动中,幼儿发现了不同材质的袋子的特征,能按图示有步骤地进行科学实验活动;在“科学:购物袋的秘密”活动中,幼儿通过燃烧和溶解实验,探究了布袋、纸袋、塑料袋的区别,知道了塑料袋很难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在“社会:环保袋的旅行”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如何循环利用袋子;在“体育:好玩的跳跳袋”活动中,笔者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了幼儿的下肢力量及耐力,使他们感受到用废旧材料改造成体育器材的乐趣;在“美术:纸袋变变变”活动中,幼儿对收集到的各种纸袋进行装饰和改造,将其改造成可爱的小动物、环保服装,体验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在“体育:追袋袋”活动中,幼儿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在追逐游戏中提升了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
在班本课程“袋子乐多多”中,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对生活中的包装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验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增强了环保意识,其综合能力获得了提升。
以一次区域游戏为例,笔者向幼儿讲解了如何在美工区装饰纸袋,并让幼儿自主收集区域活动材料。嘉瑞快速取来了彩纸、双面胶等工具,然后东张西望地到处寻找纸袋,他摸了摸脑袋说:“纸袋呢,怎么没有纸袋呀?”他着急地跑到笔者面前对笔者说:“周老师,我的纸袋用完了,没有纸袋我没法做纸袋小动物了。”安馨听到后,转了转眼珠,对嘉瑞说:“我带了纸袋,你可以跟我一起做,我最喜欢和大家分享啦!”于是,两人便一起做起了纸袋动物。
完成纸袋动物的制作后,安馨和嘉瑞得意地在教室里走了一圈,忽然发现材料回收箱里有几个塑料袋,嘉瑞指了指,说:“安馨,我有个好主意,我们除了可以用纸袋做东西,也可用塑料袋。”安馨问:“怎么做啊?”他找了找,发现这几个塑料袋都没有破损,于是拿起一个往里面吹气并将其系紧。嘉瑞说:“我们可以用装满气的袋子做小动物的身体。”安馨一下明白了,开心地叫了起来:“你真聪明啊,我们再做几个小动物吧!”说完,他俩又挑选了一些塑料袋。
幼儿与材料互动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嘉瑞发现没有纸袋后,与同伴安馨进行了沟通,在两人的努力下,他们很快解决了游戏中纸袋不足的问题。完成纸袋动物的创作后,嘉瑞又向同伴提出了想要利用塑料袋制作动物的想法,获得了同伴的称赞。在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教师要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为其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在游戏中,教师要通过正面强化、示范等方法,鼓励和培养幼儿,使幼儿在遇到问题时不气馁,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幼儿形成坚定的意志,这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市大市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