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的生活教育
2021-01-25刘菲
刘菲
从狩猎时代到农耕时代,劳动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忙、秋收冬藏,饱含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种植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与农业院校的专业种植活动不同,它是一种有温度、有情感的幼儿教育活动。幼儿园组织种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专业的种植技能,还可以以种植为媒介,使幼儿在亲眼观察、亲身参与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大自然、关爱生命,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关教育人士指出:“要系统规划,根据幼儿年龄和季节,选择合适的植物,真正把种植纳入课程之中,使其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教师在种植前期要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想要种植的种类,并帮助幼儿结合季节特点、植物的成活率以及园所种植园地的规模等,筛选适宜种植的植物种子,引导幼儿感受季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笔者所在班级最终选择种植青椒。笔者利用家长资源,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种子带到学校亲自播种,这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真正成为种植活动的参与者和观察者。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笔者在种植活动前做好了准备,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青椒、获得青椒的种植经验。在种植活动前,有的幼儿问:“青椒就是辣椒吗?”有的幼儿说:“菜场里有青椒,圆圆的,不辣的,邻里中心就有。”还有的幼儿说:“我见过一种长在花盆里的辣椒,红红的,小小的。”相关教育专家指出:“幼儿一定是先有了直接经验,然后才可以补充想象。”直观形象的具体事物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笔者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辣椒种类,并通过“走进菜市场”活动增加幼儿的社会经验;再以分享“无辣不欢”调查单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归纳、总结,以丰富幼儿对辣椒的了解,引导幼儿积累种植经验,促进幼儿沟通交往、比较推理等学习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完成播种后,看着光秃秃的种植园,他们提出要装扮种植园。此时,笔者引导幼儿选择他们熟悉、喜欢的材料,利用自然和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美化了种植园,如自然中的石块、树枝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奶粉罐等。例如,笔者用丙烯水粉颜料在木板上繪制了幼儿喜欢的图案;再用麻绳缠一缠、绕一绕,将木板组成栅栏。有的幼儿提到,动画片中的田野里放有稻草人。于是笔者组织幼儿回收扫帚,利用它本身的造型辅以落叶、废纸等进行装饰。“保卫者”既具有创意,又富有童趣。笔者还引导幼儿用轻黏土做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幼儿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概念,逐渐形成了环保意识。
有的幼儿提出要像公园的草坪一样设置标牌,如不随意踩踏、及时浇水等,以提醒来往的行人。笔者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设计活动,在标牌上绘制简单的符号,引导幼儿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汲取经验,再将已有经验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形成新的经验。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幼儿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幼儿在亲自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植物的感情。在体育活动或是餐后散步时,幼儿会主动提出想去看望植物,种植活动真正成了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
幼儿对植物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好奇,他们精心呵护、仔细观察植物,会关注植物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在第一次除草活动中,幼儿遇到的难题是他们无法辨别杂草和青椒叶。面对幼儿的问题,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成为幼儿共同学习的伙伴。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先蹲下来和幼儿一起观察小草,将这些小草大致分成了三类,并给它们取了名字,即长草、三叶草和点点草。回到班级后,笔者立刻与幼儿一起制作了调查记录单,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发现杂草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它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植物,幼儿对此惊叹不已。笔者引导幼儿进行仔细的对比,总结得出:长草的原名是香附子,它的特点是叶长,比较难拔;三叶草的原名即三叶草,它的特点是长着三片叶子,有的开着小黄花;点点草的原名是牛筋草,它的特点是长着白色的穗状花序。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有价值的活动瞬间,鼓励幼儿用绘画、做标记等形式记录观察探究的过程,调整教育策略,从而丰富幼儿的经验,更好地开展后续活动。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仔细地观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开展观察活动,适时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地思考,支持幼儿尝试运用各种方式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后续的种植活动中,幼儿发现每次拔完杂草,它又会长出来。“是因为土里营养多吧!”“它是天然的,天然的植物就生长得很快。”“会不会和最近的天气有关呢?”笔者向幼儿抛出了问题。“最近一直在下雨,也许杂草喜欢雨水。”幼儿猜测。“那你们在其他季节,比如春天、秋天和冬天,见过种植园有这么茂盛的杂草吗?”幼儿听完摇摇头。笔者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展开新一轮的探究。幼儿发现杂草的生长和节气有关,它们生长迅速,当雨水较多时,杂草汲取了水分会再次死而复生。幼儿在了解节气对农作物影响的同时,学习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幼儿除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适时介入,为幼儿补充相关经验。这不仅帮助幼儿认识了杂草的种类,还使其获得了更多的种植经验,学会了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方法,促进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周边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让幼儿的学习不局限于一间教室、一本教材。种植园这小小的一方土地给幼儿提供了直接接触自然的机会,给予了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
在种植园的青椒成熟后,笔者将可食用部分洗净烹炒,给幼儿品尝,将青椒的根部投放在生活区,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切一切,引导幼儿深入了解青椒的内部形态,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青椒内部是空空的?”“还有什么蔬菜里面有洞?”等问题。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类比,通过科学实验进行验证。
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在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已有经验,生成了新的经验,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重视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引导幼儿学会生活。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