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园合力育儿的方法
2021-01-25任玉凤
任玉凤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给二孩家庭的早期教育增加了难度,也给幼儿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幼儿教师担子重、责任大,面临更多的难题。
峰峰是一个聪明、调皮的孩子,二宝降临之后,他总嘀咕爸爸妈妈不爱他了,一不高兴就打人、推人、咬人。像峰峰这样在家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会将二宝视为“入侵者”,会表现得很情绪化,以此表达对二宝的不满。
哲希是家里的二宝,他在小班的下学期时,依旧不能自主进餐,不能自主如厕。目前,哲希上厕所时要奶奶把尿,上学时要家长抱着或者背着入园……面对这些情况,教师与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但收效甚微。
班上还有一个孩子烨烨,一天之内他做了无数件让教师心惊胆战的事情:自己的饼干吃完了,抢小朋友的饼干,没抢到就咬人;午饭时把吃过的牛肉吐到别人碗里;用小椅子砸小朋友的头;将小朋友从楼梯上往下推;户外活动时,卡着小朋友的脖子往后拽。
教师们经常会在一起交流,讨论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经常会有家长对教师说“老师,你对我家的孩子凶一点,他太调皮了,我们也管不了,你打他也没事的……”“老师,我家的孩子调皮,你们多看着点,防止他闯祸,让他坐前面……”一些家长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还会对教师提出一堆要求。
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目前面临的困境与二孩政策的放开有一定关系。在二宝出生后,家长往往会将重心转移到二宝身上,容易忽视大宝的情感变化和需求,忽视对大宝行为习惯的培养。殊不知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重视和陪伴。一些孩子行为习惯较差,比较随性,自控能力较弱。原因有二:一是部分家长精力有限,过早地将大宝送去早教机构,导致大宝缺少爸爸妈妈的陪伴;二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些早教机构只负责看管孩子,而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一个好的习惯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培养一个坏的习惯可能仅需一天。
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关心、重视程度都会影响孩子。笔者带的小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是二孩家庭的孩子,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二孩背景下家园合力育儿的方法。
(一)重视家庭教育,家园合力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1.重视情感呵护与交流。在峰峰小朋友与他妈妈最近的一次交流中,笔者听到孩子说:“我感冒轻的时候你们不管我,不关心我,到我感冒重的时候才管我,你们全都只喜欢妹妹……”因为二宝,调皮的峰峰变成了一个敏感的孩子。笔者意识到了他的种种行为可能只是想让教师、小朋友们重视他、关注他。笔者耐心地告诉他,因为妹妹太小,不能自己吃飯,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所以爸爸妈妈只能像小时候照顾他一样照顾妹妹,他也要负起哥哥的责任。峰峰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笔者也批评了峰峰的妈妈,告诉她当孩子在家里犯了错误的时候,并不能一味地责备孩子,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呵护。
2.适时引导勿放纵。烨烨每天都会打人、推人。有一次,他竟然还跑到办公室拿了教师的剪刀要“剪”教师。面对这样的孩子,笔者很着急,但跟他的妈妈面谈时,他的妈妈不认为烨烨的种种行为有何不妥,也没有觉得意外。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家长没有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提出反对,没有及时地制止和适时地引导,让孩子误以为他的行为是对的,这更加放纵了孩子,导致了孩子在园的种种错误行为。家长不能过度放纵孩子,要适时引导孩子,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
3.平等合作与交流。一些二孩家庭的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问题推给了爷爷奶奶或者教师,且不配合教师。教师需要家长的尊重,需要和家长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才能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1.创造机会让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工作。由于家里多了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家长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关注程度多少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幼儿有心理落差,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比如,在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多让他们发言;在布置环境时,教师可以请他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安排座位时,教师可以请他们负责照顾周围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幼儿,多创造机会让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工作,让他们有存在感、归属感。
2.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情境。一日游戏皆课程,在园内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娃娃家”“超市”“银行”等游戏,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多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小任务,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教师要观察幼儿,适时、合理地引导幼儿,让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教师要引导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思考或者操作。
3.家园勤互通,合力推动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幼儿园要建立平等的家园合作关系,与家长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成长。教师要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观,家长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有了二宝之后,家长不能忽视大宝,要尽量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想法,正确对待孩子的种种错误行为,要与教师多沟通。家园合力才能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早教中心和托儿所要提高托育服务质量,要约束孩子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教师要再学习、再反思,不断给家长提供合理建议,不断寻找幼儿发展的方法,而家长则要学习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和家长要合力育儿,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湖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