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自制玩具,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2021-01-25朱伟

幸福家庭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亲子物品玩具

朱伟

亲子玩具制作是亲子游戏活动的一种。在家庭中开展的亲子玩具制作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亲子活动的内容,满足幼儿玩耍的天性,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更能给予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机会,优化家庭氛围。通过亲子自制玩具,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得到提高,游戏体验能得到优化。家长开展亲子自制玩具活动时,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为主体,贴近幼儿生活,巧妙地设计游戏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成长的各个时期,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标准均有所差别。笔者在下文列举2~3岁幼儿在感觉、认知、言语、动作等方面的标准,家长可以据此设计并制作相关玩具,以此提高幼儿能力发展水平。

对于2~3岁幼儿,他们在感觉发展上,要能认识3种或以上的颜色,能认识圆形,会画圆形;在粗大动作上,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能双脚交替跳,能双足向前跳三四米远,能骑脚踏车;在精细动作上,能垒高10块积木,能折三角形、正方形或长方形,能抓住和使用剪刀;在认知能力上,会区分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等图形,懂得日用品的用途,能将用于吃、穿的物品区分开,对数数产生兴趣;在言语理解能力上,能初步理解上、下、里、外等介词;在言语表达能力上,能说出五词句、六词句等较为复杂的句子,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能说出一些数量词;在言语交际能力上,能组织语言向成人提要求。

家长在选择制作玩具的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安全性,要保证材料没有毛刺或尖角,不易摔碎,且没有异味,不会掉色。在和年龄较小的幼儿一起制作玩具时,家长应选择便于清洗且不存在误吞风险的材料。此外,家长要尽可能使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纸盒、纸箱、瓶盖、塑料瓶、绳子等以及自然材料如树枝、树叶、果壳、羽毛等。同时,家长要使用容易塑形、着色、裁剪、拼贴的材料。家长要使用不同颜色、性状或质感的材料,使材料更加多样化,如软质材料、硬质材料、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等,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确定自制玩具的主题时,家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如节日等,以此加深幼儿对节日的了解,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对于亲子自制玩具活动,很多家长存在误解,认为是要将做好的玩具给幼儿玩,没有认识到这是家长与幼儿共同设计、制作玩具并组织游戏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观察幼儿现有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幼儿的玩具进行制作。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其建议;在幼儿遭遇挫败时,家长要给予其鼓励;在幼儿使用较危险的工具时,家长要给予其帮助。

玩具的制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幼儿手、眼、脑的配合。家长要先设计玩具的类型及玩法,画出设计草图,更为具体、直观地呈现制作过程。家长要和幼儿共同完成,在这一步骤中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创造力。家长要准备好制作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并和幼儿讨论如何选择材料,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家长要训练幼儿使用各种工具,这有利于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亲子自制玩具是一种科学的亲子游戏形式。在实际开展游戏时,不少家长需要更直接、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在下文中,笔者将介绍几种取材方便的亲子自制玩具。

配对玩具的玩法多样,常见的有数字配对、颜色配对、位置配对、形状配对等。家长在制作时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从单一配对开始,逐渐进阶为综合配对游戏。

家长在制作位置配对玩具时,可以使用平时收集的一些彩色饮料瓶盖,或者用其他彩色物品代替,如彩色雪花片等。家长可以在卡片上画出九宫格或十六宫格,用不同颜色填充每个格子,让幼儿在游戏时根据卡片上的颜色摆放不同颜色的瓶盖,使得瓶盖颜色与卡片上的颜色匹配,这种将位置与颜色配对的游戏方式比单一的颜色配对玩法更有趣。

家长还可以准备一些一次性纸盘,让幼儿按自己的喜好给盘子涂上颜色或图案。等盘子里的颜料晾干后,家长再指导幼儿把盘子从中间剪开,让幼儿找出相近的颜色,完成配对游戏。

感知类玩具可以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家长可以准备一个空的快递盒或纸箱,在纸箱的上面掏出两个圆洞,在盒子内放入一些触感不同的物品,如苹果、毛巾、毛绒玩偶、绳子等,将纸箱制成盲盒。紧接着,家长再让幼儿将双手从盒子顶部的圆洞伸入,通过触摸来猜盒内物品。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说出物品的特征,引导幼儿根据物品的形状、软硬、大小、光滑程度等猜测物品。

此外,家长还可以开展“气球猜猜猜”游戏。在游戏前,家长可以准备几个不透明的气球,并在气球中放入准备好的物品,比如豆子、沙子、水、橡皮泥等,然后在气球中吹入一点气并扎紧封口,让幼儿通过揉捏和挤压来感知气球内的物品。如果幼儿觉得难度较大,家长可以告知幼儿多个选项,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判断从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平分玩具是比较经典的数学类玩具。在制作之前,家长要用到一次性彩色纸盘、橡皮泥、超轻黏土、彩笔及彩纸。在制作玩具时,家长要设置问题情境。比如,家长可以先告诉幼儿今日的任务是开一个水果店,让幼儿明确活动目标,紧接着家长可以给幼儿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思考如何将西瓜平分给客人。通过平分西瓜,幼儿能初步接触到等分这一数学概念。

除了平分玩具外,家长还可以用打了孔的彩色瓶盖和绳子制作串珠玩具。这种游戏的玩法很简单,能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刚开始游戏时,家长可以先在绳子上串上红、白、红、白的瓶盖,让幼儿根据规律继续串。随着幼儿能力的提升,家长可以改变玩法,增加难度。

角色游戏的主题非常多,如“救援小动物”“造桥修路”等。角色扮演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家长可巧妙地设计游戏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在自制玩具活动中,幼儿会进行设计、构思、选择、分析等思维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增强其双手的灵活性,而且能提升其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

为了达成良好的游戏效果,家长在带领幼儿自制玩具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多观察。家长平时要多观察幼儿,了解幼兒在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点,看看幼儿在遇到问题时会如何反应,并据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引导。在幼儿游戏受挫时,家长应引导幼儿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进行亲身示范,让幼儿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亲子物品玩具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找物品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