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家园共育的观念落到实处

2021-01-25吴洁

幸福家庭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吴洁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方式,为幼儿设计多元化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多元化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促进作用,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有效提高幼儿之间的合作效果。与传统游戏相比,区域游戏更加突出幼儿的个性。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实际需求,可以确保幼儿活动的多样性。通过区域游戏,教师能有效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各种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要重视家园合作,发挥家园共育的合力,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有效的区域活动,增强家园之间的互动效果,形成家园之间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由幼儿园为幼儿创设活动条件、搭建平台,以教师为主导,为适龄幼儿设计各种主题游戏的区域活动。家园共育有利于密切幼儿园和幼儿家庭的联系,帮助幼儿更快地融入集体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区域活动和家园共育的促进作用。

幼儿时期属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手工材料等游戏工具,对废旧物品进行创新改造,这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意识。同样,有效的区域活动可以密切家长与幼儿的关系,引导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支持教师,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有效的区域活动可以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性,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区域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进行各种尝试。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大胆求证。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要细致地分析和解答幼儿的问题,结合他们的已知经验,引导幼儿体验区域活动的快乐。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锻炼幼儿在不同领域的能力,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掌握关键信息,帮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不同的主题区域活动,帮助幼儿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活动,为幼儿营造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此外,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积极互动,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增强幼儿的凝聚力。

在家园共育理念下,教师要适当创新区域活动的开展形式,积极发挥家长的力量,广泛争取家长的支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在促进自身专业教学技能成长的同时,加强自身和家长、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使幼儿和家长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实现三方共同成长。

幼儿园要对班级空间和公共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为幼儿提供宽敞的娱乐空间,丰富幼儿区域活动的内容。当前,部分幼儿园存在观念固化的问题,很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没有顺应时代的要求,不够重视游戏教育的作用。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只注重活动的娱乐性,忽视了活动的安全性、科学性。部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内容单一,幼儿没有真正参与活动,教师没有深入了解每一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部分教师观察不够细致,没有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安排不同的区域活动,这导致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指导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区域游戏的积极作用。

据笔者了解,目前,部分幼儿园没有在恰当的时间开展区域活动。部分教师会在幼儿基础学习课程结束后进行短时间的区域活动。另外,部分教师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简单的游戏,没有深入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活动开展的时间短、频次低、质量差。部分幼儿园几乎没有开展区域活动,场地空闲,资源浪费十分严重。部分幼儿园每年会开展两三次区域活动,活动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幼儿了解区域活动的意义,不利于家长感受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部分幼儿园缺少必要的硬件设备,存在资金不足、活动道具种类单一等问题。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园在开展活动时会只进行一些简单的合作游戏,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很多幼儿区域活动需要一定的教具辅助,如拼图游戏、七巧板游戏、智能机器人游戏等,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部分幼儿园的活动场地狭小,硬件设备落后,资金不足,没有专门的区域活动空间和游戏设备,这导致区域活动的效果不佳、质量下降。

教师开展各种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家园共育理念,在活动前期与家长进行积极的交流,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连贯性、整体性。教师要不断加强家园之间的互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帮助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根据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丰富区域游戏的内容。

在开展区域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优缺点、爱好兴趣、习惯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更好地制订区域活动的教学方案。例如,部分幼儿存在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在设计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游戏,如七巧板、拼图、零件安装游戏等,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方案,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同时,在不同的主题中,教师可以解决幼儿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为个别幼儿提供针对性指导,从而加强家园之间的互动效果。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要肯定幼儿的进步,利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幼儿的游戏兴趣,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和关心,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区域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和回归点,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例如,在美工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家仔细观察父母日常的穿着和长相特点,利用不同颜色的美工材料,鼓励幼儿再现父母的形象或是进行新的美工作品设计。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享、对比,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教师要及时将幼儿的作品传到班级微信群,让幼儿家长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

教师要将区域活动和亲子游戏相融合,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活动,增强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幼儿园和幼儿家庭的联系。教师和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例如,笔者曾倡导家长在家与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家长针对幼儿所学的童话故事进行角色分配。在《小红帽》的故事中,爸爸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红帽,妈妈扮演奶奶,三人按照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表演。这让幼儿真正走进故事,提高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笔者邀请不同家庭为大家表演不一样的《小红帽》,提高了家长的亲子活动参与度,让幼儿和家长体会到区域活动的魅力。

幼儿园要重视区域活动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进符合幼兒活动要求的游戏设备,加强活动设施和活动场地的建设。例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引进了智能屏幕,它的应用范围广,可以及时更新最新的互动游戏,丰富了幼儿区域活动的内容。另外,幼儿园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区域主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教师提高区域活动的促进效果。例如,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在区域角投放布娃娃、毛绒玩具等材料;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以投放一些有声书、拼图等游戏材料,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投放一些基础知识学习书籍、绘画设备等,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要开展不同的区域活动。例如,对于内向的幼儿,教师可以开展朗读活动、表演活动、语言活动等,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我,增强幼儿的勇气和自信心,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将家园共育落到实处,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平等合作、相互理解等方式,为幼儿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渗透家园共育理念,让家长和幼儿彼此督促、共同努力,倡导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家长为幼儿提供广宽的活动空间,从而解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北珊湾幼儿园)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