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对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牙周炎症反应、牙周健康的影响

2021-01-24张梅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6期
关键词:替硝唑根尖周炎米诺

张梅丽

慢性根尖周炎是因根管内部发生感染,或长期存在刺激物而导致根尖周围组织出现慢性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牙槽骨破坏、炎症性肉芽组织形成[1],部分患者根尖出现疼痛、脓肿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常用手段为根管治疗,不仅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可采用抗厌氧菌药物来有效杀死患牙中的厌氧微生物,巩固治疗效果。在根管治疗期间,根管消毒尤为关键,但由于用于根管消毒的材料多为氢氧化钙,呈强碱性,可有效杀灭根管内的细菌,但抗菌活性相对较弱,因此无法清除牙本质小管深部的细菌[2]。米诺环素软膏作为一种高效的局部缓释抗菌剂,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且长效的抗菌效果,可加快牙周受损组织的恢复[3]。替硝唑作为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厌氧菌药物,可有效杀灭患牙中的厌氧微生物,减轻患牙的炎症与肿胀程度,减少出血情况[4]。但二者联合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研究较罕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对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牙周炎反应、牙周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20 年8 月—2021年2 月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7 例;年龄22~65 岁,平均(45.3±3.8)岁;病程1~2 年,平均(1.12±0.65)年。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5 例;年龄22~66 岁,平均(46.1±3.7)岁;病程1~3 年,平均(1.22±0.73)年。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价值。本研究经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20191514),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牙体牙髓病学》中的慢性根尖周炎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需接受根管治疗,且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3)近期未接受其他牙周病治疗及无牙齿美学修复史;(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2)牙齿明显松动,无法保留者;(3)影像学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严重,超过根长的1/2 者;(4)合并牙根纵裂、底穿等病变者;(5)治疗配合度低,无法按时复诊者。

1.3 方法 患者均采用根管治疗,具体操作为:首先,清除患者的牙石、牙菌斑与色渍,磨光牙面,并刮除牙周袋内的牙石与菌斑,对牙齿外形进行磨改,以便有效缓解创伤性咬合及食物嵌塞等症状;其次,对患牙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在牙合面完成开髓,对髓腔与根管口进行修整、拔髓与冲洗;最后,预备根管,实施根管荡洗与干燥根管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进行根管消毒,即取适量的氢氧化钙和甘油进行混合,将混合均匀的黏稠糊剂填入到根管内;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生产厂家:SunstarINCJapan(日本),H20150106〕0.5 g 实施根管消毒,在根管根尖的1/3 处推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后,缓慢退出注射头,保证根管填充完整。2 组患者完成根管消毒后,可在髓腔内置入干燥的棉球,暂封。嘱患者10 d 后复诊,并根据根管情况选取根管处理方法,如充填、封药等。根管治疗结束后,患者均接受替硝唑片(生产厂家: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666)250 mg 口服治疗,1 次/d,连续用药4 周。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以患者治疗后X 线检查显示根尖周暗影消失,患牙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无松动现象与异常感觉为显效;患者X 线检查显示根尖周暗影面积明显缩小,患牙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稍有松动与异常感觉为有效;患者X 线检查显示根尖周暗影大小无明显变化,自感症状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后检测患者的牙周健康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指数(MD)、牙周袋深度(PPD)。(3)炎性因子水平。使用滤纸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后的牙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4)疼痛程度。治疗4 周后根据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RS)对2 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NRS分值范围为0~10 分,评分1~3 分为轻度疼痛,对睡眠无影响;4~6 分为中度疼痛;7~9 分为重度疼痛,无法入睡或因疼痛从睡眠中醒来;10 分为剧痛。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剧烈。(5)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皮肤瘙痒、头晕、胃肠不适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84.62%(3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P=0.032)。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牙周健康指标 治疗前2 组GI、PLI、MD、PP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I、PLI、MD低于对照组,PPD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牙周健康指标比较()

2.3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2 组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μg/L)

2.4 疼痛程度 观察组治疗后NRS 评分为(2.46±0.82)分,低于对照组的(3.05±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P=0.002)。

2.5 不良反应 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0,P=0.357)。见表4。

表4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作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牙周组织疾病,慢性根尖周炎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具有隐匿性,若治疗干预不及时,则会出现牙齿松动,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传统根管疗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炎,这种方法虽可消灭患牙表面上的病菌,但无法有效清除牙周袋内的病菌[5]。随着病原菌感染症状的不断加重,根尖周就会形成炎性肉芽组织,进而损伤患牙周边的上皮组织,甚至破坏牙槽骨,导致根尖周长期处于脓肿状态,在叩诊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6]。根管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主要通过机械与化学等方法去除根管内部的病原菌,而后对根管实施填充,封闭冠根部,以防根尖周进一步病变,加快根尖周病变组织的愈合[7]。在此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根管消毒措施及术后药物治疗尤为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用于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分析原因为氢氧化钙的抗菌活性不高,再加上根管周边的结构较为复杂,患牙深处的细菌得不到有效清除,这就会因灭菌不彻底而对疗效产生影响。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及脂溶性,可缓慢地向根尖孔及周围组织释放药性,维持局部用药浓度,进而起到良好的根管消毒作用[8]。同时,结合可能会引发牙周牙髓病变的致病途径,可适当延长作用时间,强化药物效果,进一步提高牙周病原菌的清除率,提高治愈率,进而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作为一种由多种厌氧菌混合感染而引起的口腔疾病,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牙周组织极易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影响牙周组织的整体健康状况[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NF-ɑ、IL-1β、IL-6、水平及GI、PLI、MD、PPD 低于对照组,表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可明显减轻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反应,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的微生态环境及整体健康状况。盐酸米诺环素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二甲胺四环素,可有效抑制破坏牙周组织以及促使牙周袋形成的各种胶原酶活性,减少牙槽骨对胶原酶的吸收,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可明显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进而高效杀灭细菌与牙龈菌斑,加快牙周组织的愈合,有利于牙周新附着的形成,避免牙齿松动。另外,当牙周的病原微生物被彻底清除,患者牙周的微生态环境就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局部炎症也能够得到明显的缓解。在根管治疗后,患者口服替硝唑,可进一步强化抗厌氧菌与抗原虫作用,维持治疗效果[10]。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 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的安全性较高,并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牙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菌斑等牙周健康状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替硝唑根尖周炎米诺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酸碱环境对TiO2吸附替硝唑的影响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探讨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临床应用研究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胃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