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片联合拉莫三嗪片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2021-01-24林春颜邓宇春
林春颜,邓宇春
癫痫俗称“羊癫疯”,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发生高度同步化的异常放电现象导致,其致病源因十分复杂,临床中以不同体征和症状所形成的一种短暂性、刻板性、发作性的表现称为癫痫发作[1]。有研究显示,临床上超过1/5 的癫痫患者为难治性癫痫,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2]。目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癫痫,而常用药物有很多,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用药不存在最好、最快或最有效,因此,除了常用非处方药之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发作频率、药物不良反应、价格等因素综合给药。相关研究表明,对于癫痫患者而言,联合给药往往更为科学合理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给药,如单独应用莫拉三嗪片虽有明显抗癫痫效果,却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本研究旨在分析托吡酯片联合拉莫三嗪片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基因性全面性癫痫临床诊治实践指南》中关于癫痫的诊断标准[4],并经过临床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2)年龄>18 岁;(3)近2 周内没有服用过抗癫痫药物;(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不耐受;(2)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先天性代谢障碍;(3)存在酒精依赖;(4)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 例,采用拉莫三嗪片治疗)和观察组(42 例,采用托吡酯片联合拉莫三嗪片治疗)。对照组中男28 例,女14 例;年龄20~61 岁,平均(38.49±5.82)岁;病程1~12 年,平均(5.47±1.86)年。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21~59 岁,平均(37.36±5.16)岁;病程1~11 年,平均(5.25±1.77)年。2 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拉莫三嗪片(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596,25 mg/片)治疗,25 mg/次,1 次/d,治疗2 周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为50 mg/次,1 次/d。观察组采用托吡酯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555,25 mg/片)联合拉莫三嗪片治疗,其中拉莫三嗪片服用方式和剂量与对照组相同,托吡酯片于餐后半小时服用,1 次/d,初始剂量为25 mg,之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和次数,剂量范围为50~300 mg/d。所有患者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显效: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下降75%以上且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下降50%以上且发作持续时间有所缩短;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有加重倾向。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3)血清学指标〔包括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3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然后置于-20 ℃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2、TNF-α、NSE,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IGF-1。(4)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5],其内容包括视运动组织、定向力、知觉和思维运作,共20 项,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好。(5)不良反应: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嗜睡或失眠、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皮疹。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0,P=0.007)。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2 组治疗前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癫痫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癫痫持续时间分别短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
2.3 血清学指标 2 组治疗前IL-2、TNF-α、NSE、IGF-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TNF-α、NSE 低于对照组,IGF-1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L-2、TNF-α、NSE 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IGF-1 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2.4 LOTCA 评分 2 组治疗前视运动组织、定向力、知觉、思维运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运动组织、定向力、知觉、思维运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视运动组织、定向力、知觉、思维运作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LOTCA 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19.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7,P=0.446)。见表5。
表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癫痫是由大脑皮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感觉、意识、认知和行为异常,具体表现形式因人而异[6]。目前临床治疗癫痫主要采用药物方式,但很多患者因为病程较长,导致药物治疗时间较长,药效逐渐下降,无法良好控制病情。有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病程超过2年,则一直沿用的药物治疗方式或剂量效果不理想,尤其对于难治性癫痫,因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是相关医疗从业者的主要工作方向。
拉莫三嗪片是一种电压敏感的钠离子通道阻滞药物,具有抑制反复放电、增强神经元膜稳定性的作用,同时通过控制具有兴奋性的氨基酸神经递质稳定突触前膜,从而发挥抗癫痫的效果。托吡酯片是一种广谱新型药物,主要是利用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所产生的一种抗癫痫药物,有增加氯离子内流的效果,对海人藻酸所接到的局部电流具有明显阻断效果[7],且能够通过对红藻氨酸和谷氨酸受体的拮抗来起到有效降低脑部异常放电的作用,以实现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的目的,但临床中如果要单独用药,则需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因为该药物长期服用会引起肾功能受损,所以要更加注意用药剂量[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癫痫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可见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这可能是因为两种药物均有减少钠离子内流的作用,能够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谷氨酸来增加人体神经元的稳定性,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共同起到抑制神经元持续放电的作用,从而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癫痫持续时间。
有研究表明,NSE 与IGF-1 可反映人体脑损伤程度,而IL-2、TNF-α 与癫痫病情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IL-2、TNF-α、NSE 低于对照组,IGF-1 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托吡酯片在进入人体后具有选择性阻断电压依赖钠离子通道的作用,联合拉莫三嗪片后可降低患者血清IL-2、TNF-α、NSE,而IGF-1 的提升也表明联合用药能够通过修复受损神经来提升神经元稳定性。
目前大多数的抗癫痫药物通过降低神经元兴奋性来控制癫痫样放电,但由于缺乏特异性,其对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会同时抑制病变部位和维持正常认知功能的神经元兴奋性[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视运动组织、定向力、知觉、思维运作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此外,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联合用药并不会降低安全性。
综上所述,托吡酯片联合拉莫三嗪片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明显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癫痫持续持续时间,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全面提升其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