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1-01-23刘春茂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6期
关键词:特钠孟鲁司支气管

刘春茂

支气管哮喘是以患者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及气促等为典型症状表现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的发生是在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下诱发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并且存在明显的气流受限特征。患者的症状表现在夜间及清晨容易发作或进一步加剧,若未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随着患者病程时间的不断延长,还可能诱发无法逆转的气道缩窄甚至气道重塑,该疾病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健康安全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积极缓解各临床症状、降低急性发作频次,并帮助调节肺功能。近年来报道指出[1],支气管哮喘患者存在的气道炎症反应与病情反复发作存在密切相关性,所以在治疗中抑制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帮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是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匹多莫德属于免疫调节剂,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抑制炎症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以下将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合用匹多莫德、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 年3 月~2020 年6 月本院7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21~86 岁,平均年龄(50.6±12.3)岁;病程8 个月~7 年,平均病程(3.2±1.4)年。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0~88 岁,平均年龄(50.5±13.4)岁;病程6 个月~7年,平均病程(3.3±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如吸氧、化痰、抗感染和卧床休息等,并结合病情给予布地奈德、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口服,10 mg/次,1 次/d;观察组患者合用孟鲁司特钠、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孟鲁司特钠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匹多莫德口服,0.8 g/次,2 次/d。两组均于治疗3 个月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判定标准:临床控制:哮喘症状表现消失,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哮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或大部分消失,然而仍需应用药物进行控制,同时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著改善;有效:哮喘症状有所缓解,然而仍需药物进行治疗,肺功能指标有所恢复;无效:哮喘症状体征无变化,同时肺功能复查结果未改善,或持续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 包括FVC、PEF、FEV1、FEV1/FVC。

1.3.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测定结果 包括IL-4、IgE、IFN-γ。

1.3.4 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消化道反应,口干,头晕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PEF、FEV1、FEV1/FVC 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PEF、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4、IgE、IFN-γ 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4(10.16±2.03)pg/ml、IgE(90.26±10.05)pg/ml 低于对照组的(15.16±2.25)、(106.16±11.53)pg/ml,IFN-γ(12.08±2.35)pg/ml 高于对照组的(8.11±1.59)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pg/m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pg/m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反应1 例,头晕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反应1 例,口干1 例,头晕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3/3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且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关于该疾病的病因机制未能彻底明确,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多通过运用糖皮质激素来帮助抑制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从而缓解临床症状。然而常规治疗方案下患者的疗效仍有待提升,特别是长时间用药可能诱发比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报道指出[2-4],机体免疫细胞失衡和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产生进展存在密切相关性,所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提升此类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白三烯属于机体当中的致炎因子,能够造成气道黏膜水肿情况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气道平滑肌发生痉挛,同时气道黏液大量分泌使得哮喘症状持续加重。近年来有报道指出[5-7],白三烯水平浓度和患者的支气管哮喘病情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所以通过对机体白三烯水平表达进行抑制,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通过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的改善。提示孟鲁司特钠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并帮助解除支气管痉挛状态,有利于调节呼吸系统具有的通气及换气功能,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和提升疗效意义重大。然而,单纯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仍然无法彻底控制患者的哮喘症状。

近年来研究发现[8],呼吸系统的感染以及过敏原持续刺激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功能发生紊乱和呼吸系统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所以,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并降低急性发作频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PEF、FEV1、FEV1/FVC 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PEF、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4、IgE、IFN-γ 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4(10.16±2.03)pg/ml、IgE(90.26±10.05)pg/ml 低 于对照组的(15.16±2.25)、(106.16±11.53)pg/ml,IFN-γ(12.08±2.35)pg/ml 高于对照组的(8.11±1.59)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与对照组的8.57%(3/3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匹多莫德与孟鲁司特钠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并帮助改善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给予匹多莫德与孟鲁司特钠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特钠孟鲁司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