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胸痛中心区域化诊疗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门球时间的影响

2021-01-23陈万里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心梗胸痛心电图

陈万里

临床实践表明,对胸痛患者尤其是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患者而言,进行抢救的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越早越好、越快越好[1]。从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到获得抢救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常见如患者或家属的自我判断与自救能力、社区医生的认知与初步诊治能力、急救120 的转运时间与急救能力、胸痛中心医院的快速诊疗水平等[2]。从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到球囊再灌注的时间涵盖了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从发病到抢救的全过程,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管理应从首次医疗接触开始[3]。鉴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社区-胸痛中心区域化诊疗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的影响,就本院88 例患者的两种护理管理模式及效果展开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本社区2016 年1 月~2020 年1 月接诊的88 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根据不同的诊疗流程分为A 组与B 组,各44 例。A 组:男27 例,女17 例;年龄43~74 岁,平均年龄(66.93±8.26)岁;梗死部位:左冠状动脉27例,前降支12例,回旋支3例,左主干2 例。B 组:男28 例,女16 例;年龄43~75 岁,平均年龄(66.89±8.28)岁;梗死部位:左冠状动脉28 例,前降支11 例,回旋支3 例,左主干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病历资料真实、完整;②经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等证实,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诊断标准;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其他类型的心梗;②严重肝肾和造血功能障碍;③精神疾病;④恶性肿瘤;⑤传染性疾病。

1.3 方法

1.3.1 A 组 实施未加入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胸痛联盟时的常规诊疗,即根据胸痛症状,完善检查,初步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诊断后,再启动会诊,转诊。

1.3.2 B 组 实施社区-胸痛中心区域化诊疗管理,强调网络会诊,10 min 内完成诊断、决策,采取双绕或三绕。①直接入院者:无需挂号,快速完成第1 次心电图检查与生化指标检验,同时通知胸痛中心主治医生进行会诊,明确诊断后立即启动导管室或启动溶栓。②社区患者:建立社区与医院的联动诊疗模式,在社区医院、120 急救车上设立24 h 响应的心电图微信群,与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设立网络共享,社区医院发现可疑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时,立即连接远程心电图传输系统,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进行远程诊断与指导,确诊者立即予以抗血小板治疗,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需转运者由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调度胸痛救护车立即启动导管室;救护车抵达医院后,根据情况实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或者静脉溶栓。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指标:FMC 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肌钙蛋白完成时间、入门-出门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至离开医院大门的时间)、门球时间。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发心绞痛、再发心梗、心力衰竭。③死亡率。④护理满意度:由患者或其家属完成问卷,评价选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B 组患者的FMC 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肌钙蛋白完成时间、入门-出门时间、门球时间均短于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情况对比 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B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s,min)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s,min)

注:与A 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情况对比[n,n(%)]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n(%)]

3 讨论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属于心血管内科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重症,临床症状以典型的缺血性胸痛为主,发病时心电图显示有ST 段抬高的表现[4]。受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现代工作压力大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递增,尤其是急性ST 段抬高型心梗占比高达50%左右[5]。该病的病情发展快速,病死率高,因此充分把握救治时间尤为关键[6]。目前认为,在救治该病时需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予以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社区-胸痛中心区域化诊疗管理模式通过设立网络共享,实现社区医院与上级医院胸痛中心的联动协作,达到了患者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无缝隙衔接,因此大大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保证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7]。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患者的FMC 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肌钙蛋白完成时间、入门-出门时间、门球时间均短于A 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A 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社区-胸痛中心区域化诊疗流程优于常规诊疗流程。

综上所述,社区-胸痛中心区域化诊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的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诊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减少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猜你喜欢

心梗胸痛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