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身份认同的思考与实践
2021-01-22王惠琴
王惠琴
【摘 要】融合教育背景下,怎样让特殊学生真正融入常态环境下的班集体,跟正常的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实现确切的身份认同。笔者通过多年实践,从“在意识形态上,找准位置,帮助特殊儿童形成身份认同;在日常活动中,让特殊儿童融入集体,切实加强身份认同;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实现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巩固身份认同”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融合教育 身份认同 特殊儿童
残疾儿童是弱势又特殊的群体,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随着特殊教育模式中融合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提出将一些身体有残缺的学生安排到普通学校跟普通学生一起随班就读的教育模式,目的就是让这些残疾儿童通过接受正规的教育,融入我国主流社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这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怎样让特殊学生真正融入常态环境下的班集体,跟普通的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实现确切的身份认同,即特殊儿童对其所属群体有较积极的认知,并且能体验到积极的情感,这需要依靠融合教育专家的智慧引领,还要有儿童、家长、教师等方方面面的努力、长时间的磨合。笔者所带的普通班级中,就有一位听力和言语都是一级残疾的特殊学生,从一年级到现在即将升入六年级,在整整五年的相处中,我们实施融合教育,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一点点摸索。从大家豪情万丈、满怀期待,到幻想破灭、矛盾不断,再到相互了解、和谐共处,我们共同走过这充满挑战、泪水和欢笑的成长之路。这个特殊儿童也在普通班级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形成了确切而稳定的身份认同,为以后融入主流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意识形态上,找准位置,帮助特殊儿童形成身份认同
一个聋哑的特殊儿童,来到一个常态的环境,必然是困难重重的。因为这个环境和特殊儿童的能力是矛盾或脱节的。加上家长、教师和周围的同学彼此都很陌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摩擦和误解,这会加深特殊儿童的不安和迷茫。“我是谁?”“别人怎么看我?”“我归属于哪个群体?”“我能做些什么?”等许多问题都会产生。特殊儿童要想更好地融入集体,必须要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加强交流沟通,找准各自的位置,帮助特殊儿童在意识形态上,对自己的身份有客观的认识,有较为稳定和确切的认同。
以我们班的聋哑学生小耿为例,从小没有玩伴的他初入校园,又植入了人造耳蜗,这一切都让他异常兴奋。他要不停地发出巨大的声响来感受这个世界,要不停地跟同伴打闹来感受快乐。他觉得学校就是游乐场,喜欢寻找刺激快乐,这样的他对所在班级的破坏力是极强的。而此时教师也没有经验,常规教育对他没有效果,教师无法与其进行交流沟通,找不到教育的有效途径,致使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家长此时对学校有极高的期望,觉得融合教育有的是办法,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好了,向教师提出各种要求,希望孩子能弥补所有不足,跟普通孩子一样。这所有的认识不足,让开学一段时间班级一片混乱。教师每天都充满了疲惫感和挫败感。这个问题光靠教师的努力是无法解决的。于是,学校请融合教育专家、教师、家长坐在一起,共同面对现实的问题,商讨解决之道。专家提出了“师生共同参与,家庭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帮助小耿在思想上认识到他是集体的一員。“平等、参与、共享”,小耿有身份的认同,这是大家第一阶段的首要目标。家长必须陪读一段时间,帮助孩子适应环境。教师要更多地去学习相关知识,更好地指导小耿。
一开始,家长有抵触情绪,甚至有过激的言论,不愿陪读。教师以包容理解的心情,耐心地帮助家长分析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让教育得以顺利进行。通过一年的努力,小耿终于知道了要讲文明、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并且能够适应普通班的学习生活,初步完成了他在集体中的身份认同。
我们还探索出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法宝——家校合作,教师向家长提供咨询和指导,家长反馈效果。相互沟通,交流看法,协商解决问题,还有困惑就请教专家。这就形成了我们对小耿的教育模式。因为我们都体会到,指责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我们需要朝着同一个目标携手共进,家长和教师是亲密的同盟军。
二、在日常活动中,让特殊儿童融入集体,切实加强身份认同
聋哑儿童在班级中,与其他儿童是平等的,但他也是特殊的。我们全体师生对他既要有真诚接纳的态度,又要尊重他特殊的情况和需要。将这种平等、接纳、尊重的态度落实到日常活动的点点滴滴中,将极大地增强残疾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让他在集体中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身份认同对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开学第一天,教师就组织同学们讨论怎样平等友好地对待小耿同学,形成了班级公约。包括不准学他说话,下课跟他一起玩,排表当小老师帮助他……许多的细节注意起来,同学们的善意加上教师的引导鼓励、适时的赞美,让小耿能正常快乐地融入集体生活,避免孤独和自卑。
本着“强调参与,拒绝排斥”的原则,我们班的每一次重大活动,小耿都积极参加。在学校每年的广播操比赛中,许多同学轮流教他动作,稍有进步都为他喝彩。正式比赛时,虽然他听不清音乐节拍,但跟着大家的动作,也顺利完成了任务。当报告班级取得好成绩时,大家都把掌声送给他,他兴奋得脸都红了。班级歌唱比赛时,在耀眼的舞台上,他排在队伍里,有时虽然动作不协调,但笑得比谁都灿烂,动作做得比谁都认真卖力。他自信的笑容就是活动最好的奖杯。渐渐地,体育运动会、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即使不上台表演,他也会帮忙端茶递水,热情地帮别人鼓掌喝彩。他就是班级里的一分子,从来不曾缺席,也没有游离在外。
实践证明,一个长期生活在他热爱的集体中的残疾儿童,他的心态是积极的,他的情绪是稳定的,他会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活。我们只要满怀善意,平等地去对待这样的儿童,少一点功利和排斥,多一些接纳和尊重,就会给他们的生活增添许多温暖和阳光。
三、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实现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巩固身份认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实现个人价值是一个人的最高需求。一个残疾学生融入集体后,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成绩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他的学习能力不可能和普通学生一样,这会让他产生心理落差,觉得自己越来越无能为力。在其他同学用大量的时间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的时候,他常常感到无所事事。这时候融合教育的个别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专门的教学中,他学习知识,获得技能,每天都有所成长,而不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同时,经常请他做班级里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担任一定的职务,让他树立劳动观念和为别人服务的意识,让他感受到他被大家、被集体所需要,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感受,必然让他有所收获。
小耿平时在班里成绩不理想。但在融合教育的个别化教育中,他认识汉字、看书、数学计算等都很不错。英语虽然不会说,但26个字母和简单的单词、句型等都没有问题。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事情做得井井有条。于是,笔者就请他担任教室里的副劳动委员和生活委员。他要关心教室里的许多日常事务,如关锁门窗、打扫教室卫生、保管公共物品、为植物浇水、给同学拿牛奶等,如果他愿意做,他就都是第一人选。有时候他做得很好,教师就表扬他;有时候他不高兴做了,教师就规劝他,培养他的责任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办事能力越来越强,责任意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渐渐地,小耿已经是教室里不可或缺的人物,教师和同学都对他表示感谢。小耿在集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让身份认同更加稳固。
综上所述,融合教育背景下,残疾学生在常态环境中学习必须要学校和家庭的全力合作、共同努力。用“平等、参与、共享”来呵护教室里最特殊的那朵花。人人都能够在情感上尊重他,在行为上接纳他,才能让特殊学生产生确切而稳定的身份认同,从而健康成长,为集体、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每一朵花都应该被精心照顾,都应该灿烂开放。
【参考文献】
[1]李欣忆.特殊儿童身份认同、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2]韩媛媛.苏中地区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