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插柳方成荫
2021-01-22沈建祥
沈建祥
【摘 要】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如何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改变以往教学偏知识技能的情况,对于本次课程改革至关重要。而课改实施至今,这方面仍不理想。本文就基于全面关注课程目标的教学试做诠释。
【关键词】有心 关注 课程目标 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将数学课程的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而传统的教学更偏重于知识与技能,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是本位、首位,后三者目标只是被视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中的“副产品”,可有可无,漠视了其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而新课程改革至今,情况虽有所好转,但仍并不乐观,甚至知识本位观又有所抬头,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全面关注课程目标,使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课程目标得以真正达成,已成为教学教师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举几例试做诠释。
一、激发内需,推进学生“数学思考”的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斯卡纳金也认为“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数学学习内容的魅力,在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和需求,激发学习的内需,从而推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案例1】“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片段(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所有情况吗?
……
师:你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呢?
……
师:这样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优点吗?
……
师:以前的学习碰到类似的情况吗?
……
【解析】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数学思考”的表述中明确了“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反思当前的实际情况,小学生对于字母(符号)不太习惯,不喜欢使用字母(符号)来参与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表达,对其价值体会不深刻,符号意识不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自然渗透符号意识。
学生之前对用字母表示数已有一定的体验,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的提问设计,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认知的冲突,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知识(字母)来解决新的问题(表示数),产生强烈的认知内需。特别是“你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呢”的追问更是强化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内需;而“以前的学习碰到类似的情况吗”这一追问,能有效帮助学生回忆原有体会(如学习乘法分配律时的文字表述和字母表示的对比、计算公式的表示、生活中相关字母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字母这一符号的价值,并产生深深的认同感,从而逐步习惯于以字母(符号)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联系其他符号的应用,逐步喜欢符号,发展符号意识和数学思维。
【案例2】“统计”教学片段(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1.多媒体课件演示从盒子里倒饼干的过程(饼干倒下后即隐去)。
师:刚才大家看到了哪几种形状的饼干?
……(△、□、〇)
师:每种饼干各有几块呢?
……(学生没有数清,要求重新演示)
2.多媒体课件重新以稍快速度演示倒饼干的过程。
师:现在知道了每种饼干各几块吗?
……(学生还是没办法数清)
师:那怎么办呢?
……(启发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学习工具记录饼干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讨论:该用什么方法知道各种形状的饼干块数。
3.多媒体再次演示倒饼干的过程,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法记录(演示的同时请一学生逐一报出饼干的形状)。
4.展示结果,说说记录的方法,体会方法的特点。
【解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数学思考”表述中也明确“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就本課时来说,教师重点在于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内需:记录的需要、统计策略的需要,感受随机现象、发展数学思维。
整个过程(教者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从动态的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学生经历产生统计需要、独立思考、动手收集数据、交流方法、评价改进方法等过程。由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促使学生必须进行数学思考,寻找解决动态统计问题的数学方法,边分类边用各种学生自创的符号进行统计,以解决这个数学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又由于教师提供了学生足够的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产生了对统计的初步体验与意识,为数据分析观念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注重反思,促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问题解决”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冯友兰先生也说过,反思是对思考的思考。笔者认为,形成初步反思意识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保证,也意味着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逐步形成和提升。如果教师能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自然而然地思考以下类似的问题:“刚才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以前有应用这样的方法解决过什么问题吗?”“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方便快捷?”“什么问题也可以这样解决?”“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还想到了什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经验或教训?”……持之以恒,那么学生就会逐步具备一定的反思意识,具有一定的“思考力”和“学习力”,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的反思,潜移默化,形成反思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事实上苏教版教材中就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素材和契机:
【案例3】分数的基本性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案例4】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當然,如果教材中没有安排这样的内容,教师也应做个有心人,在合适的时机设计安排这样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譬如,在学习了“比的性质”后,可以追问或讨论类似“以前学习过什么类似的知识吗”“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联系和不同呢”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理解小数性质、分数性质、商不变性质和比的性质之间本质的联系;还可以通过设计类似10÷( )= 0.4 =( )∶15 =?的训练,反思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结构的建立,为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做好知识方面的储备。
三、引导评价,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目标的表述中明确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多反思、多评价、多讨论,创造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契机,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
【案例5】“统计”教学片段(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课结束前5分钟,课件呈现三张脸: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好吗?开心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在不同表情的脸旁打“√”)
结果是:①38人
②2人
③2人
教师让学生说说选“那个”的原因。
……
选②的学生说:今天没有回答问题;
画“√”时没对齐;
……
选③的学生说:数学生人数时数错了;
今天课上不遵守纪律;
……
教师分别对以上同学给予适当的教育,并表扬了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师:从以上图中你可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反思评价整节课的学习情况并体会新知在生活中的应用)
……
【解析】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反思评价本课时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中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还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同时还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全面关注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有心”,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时刻注意以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为载体,促进其他三方面目标的实现,“有心”插柳、“适时”插柳、“适处”插柳,方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铺就一条“柳树成荫”的林荫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