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审美意趣
2021-01-22钱友芬
钱友芬
【摘 要】美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具有语言美、音韵美、哲思美、人物美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引领学生诵读涵泳、鉴赏品味、对比联结、慎思明辨,感受小古文的美。
【关键词】小古文 美育资源 培养策略
在我国数千年辉煌的文化长河中,文言文无疑是其中的瑰宝,其文字凝练、论述精辟,有着丰富的思想和言语智慧。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增加了文言文,增加的数量之多、密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由此可见,“审美鉴赏与创造”与文学教育密切相关。
一、統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美育资源
(一)陶冶性情的音韵美
中国古代诗词充分发挥了汉语的特点,带有很强的音乐性,音调和谐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容易把起伏变化的情思带出来。文言文亦是如此,音虽不如诗词那样有严格的律调要求,却也讲究平仄和句式长短和谐,读起来也是抑扬顿挫,有非常丰富的韵律美。
(二)精彩纷呈的语言美
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来看,教材中的文言文用词考究、语言简洁、内蕴丰富。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看,或明白晓畅,或诙谐智慧,或形象生动,或雄浑豪壮。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教材中的文言文运用了双声、对偶、排比、反复等手法,让文章大放异彩。
(三)形神兼备的人物美
统编版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人物故事。学生在读故事的同时,也要感受人物形象。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因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而哀乐,从而受到洗涤,获得审美感受。
(四)光芒四射的哲思美
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所积累和沉淀的思想内涵深入人心,这些经受了历史考验的思想精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选自《论语》《韩非子》《孟子》等经典著作。文以载道,从文言文中学生时时能感受到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
(一)诵读涵泳,感受音韵美
1.自主朗读
首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次,读好停顿和断句,读出节奏。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拨正纠错,使学生在自主思索的基础上更准确地读好文章。
2.自由吟诵
儿童对音韵和节奏有着敏锐的感受,文言文对于他们就如儿歌、诗一样明快。如《精卫填海》,短短35个字,读起来口齿生香,字字有声。再加上文言文当中常有一些“之乎者也”的语气词,读起来更是韵味悠长。
3.读出质感
在反复朗读中找到文字的质感,文字都是有温度、有热量、有情感的,读出文章的质感才是朗读的归宿。《伯牙鼓琴》中,“钟子期死”写出了俞伯牙的悲痛欲绝;“破琴绝弦”写出了痛失知音之悲痛,亦有弹琴无意之绝望。读时应字字着力,字字哽咽,深情诉说对知音的哀悼。
4.熟读成诵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感觉与体验。可以摇头晃脑读,可以加以表演读,可以分角色读,以多种感官、多种形式参与朗读,潜移默化,促进语感的生成,沉淀语用积累。
(二)鉴赏品味,体味语言美
1.品字词之趣
文言文中寥寥数语即能生动传神。《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竞走”两字将儿童见到李子那一瞬间争先恐后的活泼样子写了出来,让人忍俊不禁;“多子折枝”四字将树上李子挨挨挤挤、密密麻麻,差点将树枝压折的画面形象地呈现了出来。这些词贴近儿童生活,容易与儿童产生情感共鸣,读来格外有趣。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这些字词,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体会文言文文字简洁却内涵丰富的特点。
2.鉴句章之美
文言文中有着大量精美巧妙的语言。《伯牙鼓琴》中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句子比喻精妙,句式工整。此处很适合句式的迁移运用——善哉乎鼓琴, 乎若 。在这样的句式表达练习中,“潇潇春雨、萋萋芳草、声声燕啼、依依杨柳”等词语就鲜活起来了,在学生的话语系统中生根。
3.赏文意之美
像诗词、文言文等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本身是含蓄的,逐字逐句地去解释文章意思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但想象力却要比成人丰富得多,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求会意与感悟,让学生发挥想象,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教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的基础上,设计了“想象画面讲故事的环节”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诸儿如何竞走、如何取李的画面讲生动。课堂中,教师应创设适合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情境,置换想象,让文言文变得亲切可爱,让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对比联结,走进人物美
1.读一个人
为了全面了解一个人物,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关于他的多篇文章。如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可以拓展阅读《王戎观虎》,从这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王戎的智慧,并更深地体会到王戎仔细思考、善于观察的思维品质。
2.读一类人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儿童的古典诗文。小古文有《王戎不取道旁李》《两小儿辩日》《司马光》《杨氏之子》;诗歌更多,有《小儿垂钓》《所见》《池上》等。这些文学作品共同塑造出了“天真可爱”“活泼聪明”的儿童形象。教学时,教师可适时进行前后勾连,让学生读懂人物,读厚文本。
3.读一群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在学习小古文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文本特点创设有效情境,打通课堂内外,便于学生更全面立体地认识人物。教完《司马光》后,补充《曹冲称象》;教完《伯牙鼓琴》后,补充《管鲍之交》,引领学生感受中国的“知音”文化,感受人物“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
联结古今读古文,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年华里,引导他们读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读同一类型、主题的多篇文章,不断积淀,以丰富自己的文采,为一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底子。
(四)慎思明辨,寻求哲思美
虽然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可以接受一些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化。《伯牙鼓琴》的知音文化,结合课后的“资料袋”,不难明白“高山流水”此时已成为代表友谊的一种“文化符号”;《两小儿辩日》联系著作《论语》进行关联阅读,在读悟中明白两小儿并不是耻笑孔圣人,孔子之所以“不能决”,是因为孔子奉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思想。
让学生在感悟中找到自我,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当读到“伯牙绝弦谢知音”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友情的眷恋吗?回答当然是多元的,我们可以化思念为创作的源泉,可以用音乐来追忆知音,可以与山共鸣、与风共吟,从文本的学习提升到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索,责任意识、生命意识等人文内涵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