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配合五苓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2021-01-22张明峰
姜 艳 张明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3
特应性皮炎(AD),又称异位性皮炎、难治性湿疹,是一种特异性的慢性疾病,现代研究发现其和遗传有关系,和银屑病的炎症细胞通路表现出了相似性,在临床上通常分为三个过程: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其中儿童AD的患病率接近20%。近来门诊这类的病人越来越多,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点和治疗抵抗的情况。一般现代医学采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艾洛松)或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为主,系统性治疗则多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甚至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之类,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长期使用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笔者采用督灸配合口服五苓散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27例,并与针刺配合口服五苓散颗粒治疗27例相比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4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州市中医院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8岁;平均病程为4年。对照组中男13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6岁;平均病程为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参照2016年中国提出的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患者,符合以下2条中的1条或1条以上即可诊断: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血清总IgE(免疫球蛋白G)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或过敏原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2级或2级以上阳性)。中医诊断四弯风的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皮肤性病学》:患儿脾胃虚弱,容易腹泻或便秘,舌苔胖或胖嫩,伴或不伴水滑,舌边齿痕。
1.3 排除标准:①患者不能耐受灸法治疗和针刺治疗者;②患者有其他系统性疾病,不能纳入治疗者;③患者对中药有不耐受者;④患者近半月来有口服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病史的,且不能停药者;⑤未能按医嘱服药和进行灸法和针刺治疗的。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①督灸:药物准备,川乌、草乌、附子、肉桂、丁香、斑蝥、伸筋草、透骨草、海风藤等药物等份制成药粉,用醋和蜂蜜调和成药饼(约直径10cm厚2cm)。病患取俯卧位,注意舒适程度,并且充分暴露病患背部,用聚维酮碘溶液常规消毒后,从大椎穴到长强穴的位置摆放好药饼,最后在药饼上放置圆锥形的艾绒,点燃后让其自行燃烧完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烫伤。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8周。②中药治疗:口服五苓散颗粒(三九药业颗粒剂),药物组成为茯苓、猪苓、白术、桂枝、肉桂、泽泻、甘草各6g,麻黄3g。每日2次,每次1盒,饭后半小时温开水冲服。
2.2 对照组:①选取背腧穴,肺腧、脾腧、肾腧、大肠腧、胃腧。常规消毒后,采用0.3mm×40mm毫针进行针刺,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其间每10min行针1次。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8周。②中药治疗:药物、服用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中药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的变化情况。皮损的情况分为红色斑片的范围大小,渗液的多少,皮肤表面肿胀的情况,局部瘙痒情况,皮损周围丘疹的数量,皮肤干燥与否,皮损局部有无出现灼伤。若无上述症状记0分;若存在上述症状,可根据其严重程度记1~3分。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3.2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相关标准及评分改善率进行评定。评分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痊愈:皮疹红色斑片,全身或局部瘙痒,全身皮肤脱屑,粗糙度,局部肥厚等症状完全消失,评分改善率≥80%。显效:皮疹红色斑片,全身或局部瘙痒,全身皮肤脱屑,粗糙度,局部肥厚等症状明显改善,评分改善率>55%。有效:皮疹红色斑片,全身或局部瘙痒,全身皮肤脱屑,粗糙度,局部肥厚等症状有所改善,评分改善率为30%~55%。无效:皮疹红色斑片,全身或局部瘙痒,全身皮肤脱屑,粗糙度,局部肥厚等症状无改善,皮肤损伤甚至出现加重,评分改善率<30%[2]。
3.3 统计学方法:统计方面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得出的数据是P<0.05,证明结果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3.4 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0.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5 两组临床复发率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3个月、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复发率比较[例(%)]
4 体会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的皮肤病,病程慢性发展,一般病史都可以迁延数年,甚至更久,其瘙痒感、皮肤干燥是导致病患困扰最主要的原因[3]。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本病多由于先天素体不耐,禀赋差异,再加上气血不调,后天摄入营养不当,喜肥甘厚味,脾运化失责,胃纳失权,加之掺杂寒湿、外风、内毒等刺激因素而发病。笔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本病中能够发挥独特优势。
督灸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4],如《素问·调经论》中有“病在骨,焠针药熨”以及《素问·骨空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均是对督灸的描述。督灸是通过大范围的温通和刺激督脉相邻的背腧穴来起到激发阳气,通经活络,调整脏腑功能,平衡免疫应答,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寒热的治疗作用。该法操作简单,患者感受到温热舒适,容易接受,适用于对针刺有恐惧感的儿童,并且效果比针刺更长久。
五苓散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5],有健脾利水温阳的作用,适用以水逆症,伴有口干,容易拉肚子或大便偏稀、小便或多或少等为特征的疾病。根据黄煌教授的观察[6],许多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在日本很多汉方医家多用五苓散治疗各种类型的皮肤病均有明显的效果,其着眼点是脾胃虚弱,阳虚不能化湿,而这类型的患者多见胃口不开,人偏瘦或者虚胖,不喜饮水、小便多或很少,饮食多以零食为主,动则汗出,大便偏软或者便秘,其中便秘者多见,舌胖,有齿痕,苔白。
上述临床观察表明,辨证为脾胃虚弱的特应性皮炎儿童,在采用了督灸和五苓散口服后,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由于普通针刺的对照组,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