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22蓝凤薇果基木果张结莲林惠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3期
关键词:计划性侧脑室脑室

蓝凤薇,果基木果,张结莲,吴 萍,林惠群

(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韶关 512000)

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约占自发性颅脑出血的20%~60%[1]。脑室出血后,容易引起脑脊液循环通路梗塞,形成急性脑积水,导致颅内高压,形成脑疝[1-2]。 脑室外穿刺引流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治疗措施,对于合并脑室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建议根据患者病情,首先脑室外引流手术,通常选择血肿对侧脑室进行穿刺;如血肿累及双侧脑室,可行双侧脑室外引流。[3]此手术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加重脑组织损伤。脑室外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以减轻血液对脑组织的刺激,可以预防脑积水的形成,减轻脑室内压力,防止脑室系统阻塞。引流管的妥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强置管期间的护理非常重要。集束化护理是护理领域集一系列措施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方案,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找到已经被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单一护理措施,将多个护理措施集合到一起,取得最佳的护理效果。本文主要研究集束化护理在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8月~2020年4月的60例脑室出血行脑室外穿刺引流患者,其中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的28例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的3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中,其中女13例,男15例,年龄30~50岁8例,年龄50~70岁14例,年龄70岁以上6例,单侧脑室出血16例,双侧脑室出血12例。观察组32例患者中,其中女15例,男17例,年龄30~50岁10例,年龄50~70岁14例,年龄70岁以上8例,单侧脑室出血18例,双侧脑室出血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措施。

首先,采用国际通用的P I C O 格式构建临床问题,P(patient/population) :患者的临床特征;I(intervention):干预组的护理措施;C(comparison):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措施;O(outcome):关注的结局指标(研究结果)。根据PICO原则提出循证问题:包括抬高床头15-30°、引流管高度10-15cm、引流量的控制、尿激酶灌注的护理、引流管二次固定、手部卫生等。然后在各大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合文献的提取和筛选,以及文献质量评价,完成数据的提取,最终确定集束化护理方案:①心理护理:向患者或家属讲解脑室外引流手术的目的、方法,强调配合引流管理的重要性,一旦脱落或压迫将影响治疗的效果,让患者和家属充分配合医生护士的操作;②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头痛、呕吐症状和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颅内出血后虽然已经置管于脑室,但由于再出血、脑水肿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很可能发生颅内高压,或者引流量的过度变化引起颅内压力差的发生而诱发脑疝。③保持引流通畅:保证脑室引流器的三通管和调节夹处于开放状态,搬动病人或翻身、护理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脑室引流管防止滑脱,必要时将三通管和调节夹关闭,引流管不可扭曲、受压、折叠。观察脑室引流器内液面波动情况,正常应随呼吸呈上下波动。当引流器内的弧形管中完全充满液体时则可看到有水滴落入引流器中,有时会由于血块堵塞了脑室系统,导致脑脊液引流不畅,特别是血凝块无法排出时,引流的效果相当有限。引流液较稠的血性液滞留容易堵管,颅内感染是脑脊液蛋白含量高絮状物多也容易堵管,根据情况定时离心式挤压引流管。在集束化护理实施之前,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对护士进行脑室外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演练,以及洗手方法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然后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执行表,护理人员执行完每项措施后,立刻做好相应的记录。通过戴明环(PDCA循环),对集束化护理方案不断的进行改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案

采用SPSS 19.0中文版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方差等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n(%)]

3 结 论

脑室出血的患者一般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块,脑室外穿刺引流能够加快脑室内血肿的清除,降低颅内压,恢复脑脊液循环通路,是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术后监测及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是脑室外引流的护理要点,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集束化护理是将分散的治疗护理方法整理归纳、形成系统化,将多组已被证实有一定临床效果的护理措施进行捆绑,[6]充分发挥护理措施在脑室外穿刺引流护理中的作用,使护理措施更加体现出针对性和个体化,预防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了确保该集束化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设立了专门的脑室外引流集束化护理小组,对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脑室外引流护理的重要性,结合PDCA循环,对集束化护理方案不断的进行改进。

本研究表明,采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及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1例非计划性拔管为1例烦躁病人于术后第三天将引流管自行拔出,行头颅CT检查示脑室出血基本吸收,所以未重新置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逐渐好转至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对于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外穿刺引流后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防止脑室外引流的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计划性侧脑室脑室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