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伦理模型护理模式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2赵地
赵地
(固始县中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信阳 465200)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48~59岁,临床以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神经损伤、遗传等诱发因素有关,长期疼痛对患者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干扰,患者因此产生多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常规护理在临床中已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跨伦理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是一种分阶段式护理模式,可在治疗期间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家属共同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及护理满意度[1]。鉴于此,本研究探讨TTM护理模式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固始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TTM组,各43例。常规护理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33~66岁,平均(49.18±2.44)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2.18±1.38)个月。TTM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5~62岁,平均(48.25±2.36)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2.12±1.46)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1)诊断标准:①符合《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中有关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③伴有牙龈肿胀、面部炎症、颜面持续性疼痛。(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入组前未参与其他治疗。(3)排除标准:①合并脑血管病变;②免疫系统疾病;③恶性肿瘤;④沟通障碍;⑤研究中途退出。
1.3 护理方法
1.3.1常规护理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入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宣教,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相关疾病防治手册。
1.3.2TTM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TTM护理,主要分为5个阶段,具体如下。(1)前意向阶段:该阶段患者对自身病情无任何动机性,对病情不了解、不重视,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疾病问题,调查患者当前症状并告知其不同症状的原因和危害,从而促进患者产生治疗意向。(2)意向阶段:医护人员支持并鼓励患者治疗,给予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与患者多互动,告知其行为改变对健康的益处,为治疗建立良好基础,同时提供疾病相关知识资料让患者学习,加强患者的健康防护意识。(3)准备阶段:与患者分析自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其解决,给患者制定康复目标,指导患者掌握相关康复技能并获得家属支持。(4)行动阶段:①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或朋友进行交流,让其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并帮助患者制定自我护理方案,向其介绍自我护理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效果、问题和应对方式;②帮助患者和家属制定活动方案,管理患者日常生活,指导患者运动、饮食、娱乐等。(5)维持阶段:①加强对患者的回访,通过奖励制促进患者治疗意向,对执行不好的患者帮其分析原因并改正;②医护人员与家属联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家庭关系强化患者行为改变,指导家属共同改变,为患者做好榜样;③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与家属共同观察患者是否保持自我护理,有无倒退情况,并告知家属让患者适当休息,同时让患者坚持记录健康行为日记,让其对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有深入了解。
1.4 观察指标
1.4.1睡眠质量 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3]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量表满分为21分,分界值为7分,分值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
1.4.2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分界值为50分,SDS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1.4.3护理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84,重测信度为0.82)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量表满分为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将满意和较满意计入总满意度。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两组护理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降低,TTM组PSQI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2 心理状态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TTM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2.3 护理满意度护理后,TTM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多发于成年及老年群体。该病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神经损伤等有关,其疼痛多表现为单侧面部剧烈疼痛,部分患者伴有脸红、出汗、咀嚼无力等症状,病情持续进展可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负面情绪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
临床治疗手段较为多样,但患者因疼痛产生较多负面情绪,致依从性较差,使治疗工作难以进行,此时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为治疗工作建立安全保障。常规护理干预较为繁琐,常忽略患者的心理问题,目前用于多种疾病中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TTM护理作为一种新型阶段性护理,用于临床治疗中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还可促进其健康行为改变,提高治疗效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较常规护理组相比,TTM组SAS、SDS评分低,可见TTM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本研究还发现,TTM组护理后PSQI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这表明将TTM护理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可改善其睡眠质量。TTM护理将患者情况分为不同阶段,从入院初期对患者进行各方面评估,针对各阶段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前意向阶段患者在发病期间处于无措状态且不明确治疗方向,此时应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认知,并告知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意向阶段患者通过对疾病的认知产生治疗想法,医护人员将推荐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为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并提供相关疾病资料让患者学习,从而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当患者决定接受治疗时将进入准备阶段,此时医护人员将针对患者制定康复目标,指导患者自我护理[6-7]。行动阶段对患者的行为改变给予支持和鼓励,也可联合家属和朋友帮助患者改变,同时制定自我护理方案,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在维持阶段中,部分患者因长期治疗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医护人员将增加回访次数,对表现较好的患者给予奖励,对表现不好的患者分析其原因并帮助解决问题,同时联合家属帮助患者,从而缓解其负面情绪[8]。
将TTM护理模式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