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在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2张方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溶栓葡萄糖缺血性

张方

(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一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言语智力障碍、半身不遂、猝然昏倒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表明,血栓堵塞脑动脉、脑组织供血不足是CIS的重要致病因素,故溶栓治疗、恢复脑部供血对改善CIS患者症状具有重要价值[1]。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可有效疏通阻塞脑血管,改善脑组织血供,降低CIS致残、致死率。右旋糖酐具有维持血压、增加血浆容量、改善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效果,在治疗CIS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在前循环CI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前循环C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8~77岁,平均(62.25±6.67)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7~24分,平均(15.26±3.92)分;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5 kg·m-2,平均(22.12±1.05)kg·m-2;合并症为高血压10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7~76岁,平均(61.74±6.82)岁;NIHSS评分6~24分,平均(14.79±3.24)分;BMI 18~25 kg·m-2,平均(21.98±1.24)kg·m-2;合并症为高血压12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3例。两组性别、年龄、NIHSS评分、BMI、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标准[2];②发病时间<4.5 h。(2)排除标准:①合并颅内出血、脑肿瘤、脑水肿;②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③凝血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降压、降糖、降脂、脑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rt-PA(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批准文号S20020034)静脉溶栓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rt-PA剂量为0.9 mg·kg-1,取总量的10%静脉注射,1 min注射完,取总剂量的90%加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 h,24 h后行颅脑CT检查;口服阿司匹林(灵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527),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5),每次75 mg,每日1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回音必集团江西东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1195)治疗:500 mL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滴速为100 mL·h-1。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1)疗效。治疗14 d后以NIHSS评分评估疗效。NIHSS评分下降>45%,病残0级为显效;NIHSS评分下降17%~45%,病残1~3级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将显效率和有效率纳入总有效率。(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分 0~42分,分值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3)血清学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清晨8:30~9:30采集患者3 mL外周肘静脉血,离心15 min(2 500 r·min-1),取上清液,于-20 ℃温度下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参照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说明书操作。(4)复发情况。治疗后6个月以电话或门诊形式随访。

2 结果

2.1 疗效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8例;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较对照组(79.49%)高(P<0.05)。

2.2 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3 血清学指标治疗前,两组血清bFGF、NGF、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bFGF、NGF水平均升高,M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bFG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2.4 复发情况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复发率[2.63%(1/38)]与对照组[8.11%(3/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P=0.588)。

3 讨论

C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预后差等特点,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健康及生存质量。研究表明,CIS发病后及时接受治疗,可恢复梗死位置血液灌注,恢复半暗带血流,挽救部分可逆性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风险[3]。故临床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病情,控制进展,改善预后。

rt-PA是新型高效溶栓剂药物,能激活纤维酶原,促进纤溶酶生成,溶解血栓,疏通阻塞脑血管,恢复脑部供血,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血液黏度,减轻侧支循环压力,从而改善患者脑组织局部微循环,修复脑部缺血半暗带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其扩张血管能力弱,易导致血管扩张不足,且溶栓后出血风险较高,故多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以弥补自身不足[4]。右旋糖酐属于一种血容量扩充剂,能提高胶体渗透压,促使组织外液水分进至血管,从而改善血容量,稀释血液;抑制血小板、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度,调节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补充机体必需氨基酸,促进蛋白质生成,为受损脑细胞供给能量,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恢复,减轻神经损伤[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将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前循环CIS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FG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BP水平低于对照组。NGF为神经蛋白因子,已有研究发现,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呈低表达,治疗后升高[6]。可能机制为,NGF与其受体结合会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还会加快缺血半暗带受损细胞能量供应及修复,缩小梗死中心区,恢复其正常功能。bFGF由内皮细胞生成的因子,可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血管新生,恢复血供,减轻缺血性脑损伤[7]。MBP是血清中营养神经细胞的因子,其水平变化能反映机体神经功能状态[8]。经右旋糖酐及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变,这与神经功能修复有关,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将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应用于前循环CIS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调节血清bFGF、NGF、MBP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溶栓葡萄糖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碘酸钾催化电解葡萄糖制氢过程研究
RP-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