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瓷“墩”的初步探究
——从几件南宋官窑的青瓷标本说起
2021-01-22杜晓俊
□ 杜晓俊
一、缘起:南宋官窑青瓷“墩”构件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举办的“发现杭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地区考古成果展”,展示了1985年从杭州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发掘出土的5件陶瓷器物构件(图1)。①经过仔细查看,这5块构件均书写85LWT5(2A)的考古地层编号,胎釉与以往南宋官窑瓷器的普遍认识大不相同,外部均施厚釉,呈青黄色,并带有开片,胎以红褐色为主,部分与釉结合处的胎呈黑灰色,是典型的厚胎厚釉。结合釉痕流淌的痕迹,可以判断外凸弧形立型构件烧造时的上下垂直关系。其中图1.2~图1.5这4块构件正面交叉结点处有三排六道凸起的细弦纹,六道弦纹为8厘米见方的区域。中间釉经过流淌和堆积,形成三道较粗的凸起弦纹。背面则无装饰纹样。因为器物破碎残损较为严重,一时无法辨认出是何种类型的器物构件。从形状、大小和尺寸来看,明显和现存已知的南宋官窑长颈套瓶(图2)②和樽式套炉等镂空器物(图3)③相异。④以往也无学者对此有过系统研究。
不过从其特征来看,它们极有可能来自同一类型的器物。在翻阅大量考古、文献和图像资料后,推测这5件南宋官窑瓷构件可能为仿藤、竹、木等材料复合制作的“墩”的部件。施釉后凸显的三道弦纹是对墩关键加固节点的仿制,可能起到模仿、美化或加固的作用。
所谓墩,是一种伴随着高坐起居方式发展而流行起来的坐具,后逐渐成为中国古典家具中的一种类型。追溯墩的起源,晋郭璞注《尔雅》卷7《释丘》曰:“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⑤墩即是敦的俗字,所以墩的本意是指土堆。从传世的器物来看,墩的主体造型常见的有圆形、方形,座面的式样除圆形外,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区分,开光就是在墩的腹部留出不同形状的亮洞,有仿制海棠、竹节、藤蔓等样式,数量往往有五六或七处。为了方便提携,有的会在腰间两面安置钉环。⑥而有的墩会在两端各装饰弦纹一道,雕饰鼓钉,象征固定鼓皮的乳丁。墩在制作材质上有草、竹、藤等编制的,也有紫檀、花梨、红木等木制的,还有石、瓷等其它质地的。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提高,瓷质墩逐渐出现了稳定的造型和结构样式,并成为墩型家具中的大宗产品。⑦
图1 南宋 官窑青瓷墩构件
二、宋代以前的“墩”型坐具
辽阳汉墓壁画《杂技图》中描绘一位杂技艺人正在细腰圆墩上表演,这种器物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相对较早的墩型坐具形象之一。⑧其实,这种造型的器物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最初并非用为坐具,而是用于捕鱼和兔用的笼子。即《庄子·外物》中所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⑨因其两者差别不大,故合称“筌蹄”,也称为“筌台”。唐代李延寿《南史》卷80《侯景》记载:“上索筌蹄,曰:‘我为公讲’,命景离席,使其唱经。”唐代姚思廉《梁书》卷56《侯景传》记载:“床上常设胡床及筌蹄,着靴垂脚坐。”后来,这种器型又被用于在炭盆上烘烤衣被的熏笼。
随着高型坐具的普及和人们生活习俗的转变,中国古代起居方式逐渐从席地而坐转变到垂足而坐,家具也多从低矮型向高型过渡。再加上佛教文化东传,魏晋至唐代还流行一种圆形墩,这种类似两端大、中间细腰鼓形制的坐具多以竹藤编制而成。从形制上看,早期的墩大都为细腰鼓形,北魏晚期犹显瘦长,这与当时的审美和崇尚应有关系。其中一些圆墩不仅造型保留着熏笼的器型,并且在器表做出象征竹藤编织的纹饰。例如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山西太原天龙山的北魏佛教石窟雕像⑩,山东益都北齐石室墓出土石质线刻画像(图4) 、北周菩萨坐藤墩(图5) 。到了隋唐,已有较多变化,但受佛教莲台影响,继续存在沿用腰鼓式坐墩的情况 。例如山西太原王郭村隋代虞弘墓出土椁壁浮雕(图6) 、陕西西安王家坟唐代墓出土三彩梳妆女坐俑(图7) ,甘肃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 中也有相类似的墩。
图2 南宋 官窑长颈套瓶
五代时期,墩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开始从细腰鼓形向鼓腹形过渡,至宋代已转成为基本定式。此外,宋以后墩的制作也大都会受到宋代样式的影响。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所述:“从宋代的坐墩上我们看到它往往保留着两种物体的痕迹,即来自藤墩的圆形开光,和来自鼓墩腔钉蒙皮革的鼓钉。在多数的明式木质坐墩上,依然有这些痕迹,就是瓷制的坐墩也不例外。”
三、考古发掘的宋代陶瓷“墩”
相对其它材质的墩,陶瓷墩较容易保存,且现存较早的实物发现于宋代。白居易旧宅遗址和吉州窑窑址两地新出土的宋代陶胎和绿釉鼓凳,把陶瓷鼓凳的烧造年代推早到宋代。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发掘洛阳履道坊白居易旧宅遗址(今河南省洛阳市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一带),出土了由白居易书写陀罗尼经文的佛教经幢残石和大量唐宋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宋代灰陶镂刻牡丹纹鼓凳。 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吉安县博物馆配合下对吉州窑窑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发现了宋代绿釉鼓形墩残片(图8) ,装饰有一圈鼓钉,证明了宋代瓷鼓墩的存在。另外,在本次“发现杭州”特展中还展出了杭州德寿宫遗址出土的12~13世纪高丽青瓷器残件(图9) 。器面平整并刻划龙纹,边缘装饰重瓣覆莲一周,器身做镂空装饰,虽已残损,但依然可以从残件的直径和体量大致推测出该器物应为高丽青瓷墩,为早期陶瓷墩提供了考古材料。
图4 北齐 石质线刻画像拓片
与此同时,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中同样展出了1985年从郊坛下窑址发掘出土的部分瓷片、素烧件、窑具和陶范等器物标本,其中有两件体积较大的陶瓷器物构件(图10)引人注目。一件带有带状鼓钉纹和两条凸弦纹,另一件相对宽厚。可以肯定,它们是大型器物的一部分,那是不是墩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考据去论证。
四、文献记载的宋代“墩”
在宋辽时期的宫廷或朝堂上,墩作为高级官员的特殊待遇坐具。在辽的朝廷,墩得到了重要的运用,例如《辽史》卷116《国语解》记载:“辽《排班图》有高墩、矮墩、方墩之列。自大丞墩相至阿札割只,皆墩官也。”说明此时在北方辽的朝堂之上,墩分为高墩、矮墩、方墩,从大丞相到枢密院的高官均被皇上赐墩坐,故称“墩官”。而清代毕沅在《续资治通鉴·宋纪》卷第35也曾记载:“己巳,谓入对于承明殿,帝诘所争状,谓曰:‘非臣敢争,乃李迪忿詈臣耳,臣愿复留。’遂赐坐。左右欲设墩,谓顾曰:‘有旨复平章事。’乃更以杌子进。于是人内都知张景宗、副都知邓守恩传诏,送谓赴中书,令依旧视事,仍诏迪出知郓州。谓始传诏,令筠草复相制,筠不奉诏,乃更召晏殊。筠自院出,遇殊枢密院南门,殊侧面而过,不敢揖,盖内有所愧也。”宋时墩的规格低于杌凳,宋真宗原本是准备贬丁谓的官职的,经由丁谓解释后,遂恢复其原职。左右不知情况,所以先是“欲设墩”,等丁谓说奉旨官复“平章事”后,这才“乃更以杌进”。反映了宋朝宫廷之内礼制森然,严谨有序,连“杌”“墩”的坐具都有尊卑等级之分。 所以,杭州德寿宫遗址出土的高丽青瓷墩残件可能与南宋宫廷文化生活存在某些联系。
其实,在宋代已经出现了坐墩、绣墩的称呼。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记载:“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相传为马伏波所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两人舁行,以手拊之,声全似鞞鼓。”说明当时南方流行的铜鼓外形似的坐墩。另据清代朱琰所著《陶说》卷6《说器下》记载:“宋学士王珪召对蕊珠殿,设紫花坐墩,命坐。” 在宋代,一般地位尊贵者才能享受坐绣墩的待遇。宋代张大直在《题庆云东洞》一诗中就有提及。 而源出于宋本,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徽宗遣殿官宣李师师入内,朝见毕,赐夫人冠帔,使师师衣着,仍赐绣墩,次坐于御座之侧。”
图7 唐 三彩梳妆女坐俑
五、宋代仿藤式墩的图像
从图像角度来看,南宋官窑的瓷“墩”比较接近藤墩。考古证据表明,中国早期的坐具可能是用秆茎类的材料制作,如藤秆、苇秆、麻秆、稻秆、竹秆或蒲草之类。其中,藤制家具是历史最长、使用最为广泛的民俗家具之一。这类家具最常见的为篮、筐、枕头、摇篮等。此外,还有用藤和竹、木等材料制作的墩。藤墩是中国古代藤类家具中的重要品种,在宋代使用广泛。实际上,藤墩或竹墩寿命相对短暂,留存至今的实物范例少之又少。不过,其形象在宋代的绘画和器物装饰上多有表现。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北宋赵佶《文会图》(纵184.4、横123.9厘米,图11)和南宋刘松年《罗汉图》(纵56、横117.4厘米,图12)两幅绘画作品中的坐具均是平底造型的藤墩,以藤编圆环支撑,样式已与明清的坐墩十分相近。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蒋塘南宋墓出土朱漆戗金银扣莲瓣式“仕女庭园消夏图”奁(图13) ,盒内朱书“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十字。奁盖人物装饰画图案中出现了镂空圆形墩的形象,推测这件墩应由藤条编制而成,侧面为七个依次相连的藤圈,自然形成七处开光。藤条揉出的弧度使墩中腹部向外膨出形似鼓状,圆形底圈下有小足支撑。藤墩上铺设丝缕状织物,既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又起到装饰的作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宋刘松年《松阴鸣琴图》(纵24.0、横24.9厘米,图14) 所绘画面也是相似开光且小足支撑造型的藤墩。同时,河北宣化辽代张匡正墓后室北壁壁画中的五开光平底墩则为一件陈设的器具(图15) 。由此可知,当时藤墩的结构一般是由较粗藤条弯曲成多个近似圆形的圈环,作为主要支撑结构。然后将藤环与藤环捆绑在一起,再和座面、底面连接成凸腹柱体而成。藤墩的坐面一般由藤材编织而成,透气而富有弹性。 到后来以木制为主的时代,依然有用仿制藤墩外观的手法来模拟最初的式样。在墩的装饰中,开光比较常见。后世墩中的开光大约是受到藤墩的影响。 仿藤式墩形象地表现出藤条编织的造型,尤其是墩腰身处作为装饰的连接结构也多表现捆绑的编织纹样,这在木制、石制和瓷制墩中基本都有仿制实例。
图8 宋 绿釉鼓形墩残片
图9 高丽青瓷器残件
图10 南宋 陶瓷器物构件
六、思考与结论
1.从以上对考古资料、文献资料以及图像资料的汇总可知,宋代的墩大多是户内外集会、会客时使用的坐具,还有的则作为陈设器具。它凭借可随向而坐、随身而转、随处而移,堪称“随遇而安”的坐具。同时,藤材编织的墩造型美观,简洁雅致,材质轻便,易融于自然,具有天然质朴与手工艺术相融合、结构简洁与肌理多变相协调、民间大俗与清幽大雅并存等特点。因此,在历代均得到了使用和发展,甚至出现了用瓷、木等多种材质仿制的实例。例如: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镂空花卉龙纹墩(图16) 和观复博物馆藏清中期红木仿藤编绣墩(图17)。
2.结合考古资料及图像资料,“发现杭州”特展中的5件南宋官窑瓷构件,不仅表现了藤墩捆绑连接结构的编织纹样,其中的弧形条状构件还保留了圆形开光的特征。总体来看,它们有的带窑粘,有的部分积釉,有的外表多处釉未包裹。可见,这是一次不成功的烧制。或许是因为器型较大和结构复杂,增加了烧制难度。因未见同类传世器,故窑址所见遗存品显得格外珍贵。如可对实物进行修复和还原,以呈现世人,不仅可丰富南宋官窑瓷器的种类,也可扩大世人对南宋宫廷文化的认知。
图11 北宋 赵佶 文会图(局部)
图12 南宋 刘松年 罗汉图(局部)
图13 南宋 朱漆戗金银扣莲瓣式“仕女庭园消夏图”奁
图14 南宋 刘松年 松阴鸣琴图
图15 辽代壁画中的五开光平底墩
图16 明万历 景德镇窑青花镂空花卉龙纹墩
图17 清中期 红木仿藤编绣墩
注释:
①图1.1:残长17、宽7.5厘米;图1.2:残长15.6厘米;图1.3:残长12.5厘米;图1.4:残长10.5厘米;图1.5:残长8厘米。
②图2:高21.1、口径5.8、底径7.6厘米。
③图3:高13、口径16.7、底径15.8厘米。
④何国伟《老虎洞南宋官窑发现的镂空器》,《杭州文博》2007(2);邓禾颖《南宋官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⑤[晋]郭璞注《尔雅》卷7《释丘第十》,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⑥王晓棠、吴智慧《绣墩的演变和形制及其古代女性的关系》,《家具》2018(3)。
⑦王蔚华《漫话陶瓷墩》,《收藏界》2003(12)。
⑧栎龛《装饰相——闲庭坐看月移时》,《中国收藏》2011(9)。
⑨方勇评注《庄子·杂篇·外物》,商务印书馆,2018。
⑩栎龛《装饰相——闲庭坐看月移时》,《中国收藏》2011(9);柯惕思《汲古传统的艺术展现:一件清代硬木圆凳》,《美成在久》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