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影响研究*

2021-01-21周美川刘宗波赵玉霞

甘肃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普通班现代学徒制调研

周美川,刘宗波,赵玉霞

(1.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民勤733399;2.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1 概述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第十九条提出“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从国家层面提出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国内高职院校传统教育理念都较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近几年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教育部三个批次的试点,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高职教育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影响有着更加显著的影响。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影响

“职业素养”,在新华字典中“职业”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素养”指修习涵养。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责任素养和职业意识素养。职业素养的形成与职业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特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政府积极引导,全面推广,笔者所在学校的测绘类专业以省测绘地理信息职教集团为平台,校企深度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职教集团,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组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校企共建教学资源、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教学、校企共建双导师资队伍,基于实际工程项目,工学结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笔者通过向企业发放有效问卷,调研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和普通班,对比分析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相比普通班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2.1 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理念。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与学生社会、学校、家庭和企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调研结果表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相对普通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显著差异,图1为试点班和普通班学生三观更端正投票人数占比结果。试点班相对普通班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职业理念更加明确,图2为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理念,投票单选试点班更明确、普通版更明确、两者无差异,投票人数占比结果。

图1 三观调研结果

图2 职业观念、态度和理念调研结果

2.2 职业责任素养

敬业精神是指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无私奉献,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对待。职业责任素养主要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责任心指对自己、单位、社会的责任。调研结果表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相对普通班,更富有职业责任,图3为试点班、普通班和无差异,三种情况职业责任比较投票人数占比结果。

图3 职业责任素养调研结果

图4 职业意识素养调研结果

2.3 职业意识素养

职业意识是人脑对职业的反应,它来自具体的职业实践,是职业人通过对职业实践的总结分析形成的职业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认识和主要观点。职业意识素养主要包括规则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调研结果表明现代学徒制试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地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图4为试点班、普通班和无差异三种情况,学生职业意识比较投票人数占比结果。

3 结语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采用说教式等方法向学生灌输职业素养,学生被动学习,培养效率低下。而现代学徒制能充分发挥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优势,突出企业氛围、岗位实践和师傅榜样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高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企业工作环境及制度下,在实际工作中职业素养得到熏陶和巩固,有效的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普通班现代学徒制调研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面向普通班的尖子生培养策略探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