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初期局部肿痛患者护理中应用中药湿敷的效果
2021-01-21王丹丹
王丹丹
(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6)
0 引言
骨折是医院骨科常见的外伤疾病,患者受伤后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痛、红肿、清淤、行动受限,患肢畸形等,造成骨折产生的原因有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以及机体劳损等,骨折初期患者最明显的感受是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其正常生活也造成极大困扰。临床针对肿痛一般采取口服镇痛药或注射止痛剂等,但是西药止痛影响患者的肠胃功能,其效果欠佳。而本文将针对我院收治的骨折初期局部肿痛患者为主体,分析常规护理下行中药湿敷护理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前来就诊的骨折初期局部肿痛患者展开研究探讨,抽选72例按照双色球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1-67岁,平均(45.11±4.69)岁,股骨颈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7例,跟骨骨折5例,尺骨骨折6例,粗隆间骨折4例,踝关节骨折4例;观察组(n=36例)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2-68岁,平均(45.37±4.75)岁,股骨颈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8例,跟骨骨折6例,尺骨骨折5例,粗隆间骨折3例,踝关节骨折3例。临床基本资料的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为首次骨折,骨折时间不超过24 h,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方案已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肢体瘫痪、配合度差、凝血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史以及精神病史患者。
1.2 方法。入院后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减少活动量,清除创伤在周围的血迹并消毒,行骨折复位、固定。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测量患者的体温,指导患者练习肢体功能训练,按摩全身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日常为患者提供健康的营养膳食,鼓励患者多进食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平时的饮水量,预防便秘发生,待肌肉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后,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使肢体功能得到良好恢复。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中药湿敷护理,湿敷使用的中药配方是:川乌头、草乌头、羌活、独活和薄荷各15 g,乌药;10 g:花椒、当归、乳香、栀子、桃仁、木瓜、泽兰、牛膝、桂枝及麻黄等各20 g;红花6 g[1]。将以上药方加水熬煮半小时,使用干净纱布蘸取汤药,热敷于患处,每天热敷两次,每次热敷半小时。在中药热敷期间叮嘱患者不要空腹或饱餐状态,热敷的汤药温度在40℃以下,以免身体烫伤,定时询问患者的身体感受,若患者有过敏反应或身体不适,可提前向医生说明,并在其热敷的患肢下方式软垫抬高,预防并发症发生,每次热敷结束后护理可进行局部肌肉按摩来缓解肢体水肿,加速血液循环[2]。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医护人员应及时解答并给予帮助,为患者提供安静、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主动向患者讲解中药热敷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更多关心、照顾,理解患者的处境,主动提供生活帮助,安抚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转移其疼痛注意力,确保患者安心配合治疗。在骨折初期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来促进骨折愈合,多叮嘱患者进食新鲜果蔬,多补充维生素,增加饮水量预防便秘,骨折恢复阶段应适当补充补钙补肾的食物,如牛骨汤、鸡汤、羊肾等,中药热敷两周后,指导患者加强患肢功能训练,通过肌肉舒缩活动和关节屈伸练习来促进患肢血液顺畅流通,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加速骨折更快愈合[3]。
1.3 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评,完全缓解为0分,基本缓解是1-3分,无缓解4-7分,疼痛明显8-10分。运用健康生活质量简表SF-36测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总分值100分,评分值与生活状况成正比;观察记录患者的消肿止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录入SPSS 26.0软件,χ2检验的定性资料用(n,%)表示,t检验的定量资料用(±s)表示,P<0.05统计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SF-36评价。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SF-36评分(±s)
表1 SF-36评分(±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情感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观察组 36 93.51±5.82 93.77±5.54 92.26±5.48 93.66±5.67对照组 36 86.72±4.77 86.26±4.72 84.44±4.79 85.83±4.92 t - 5.4140 6.1912 6.4465 6.2581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疼痛缓解效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相比对照组优,结果P<0.05,详见表2。
表2 疼痛缓解情况[n(%)]
2.3 康复指标对比。观察组的各项康复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时间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康复时间指标对比(±s,d)
表3 康复时间指标对比(±s,d)
组别 例数 消肿止痛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6 3.26±1.22 6.77±1.64 8.95±1.73对照组 36 8.32±1.77 10.49±2.38 15.74±2.66 t - 5.4140 6.1912 6.4465 P -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骨折在任何年龄阶段均会发生,多半是由交通事故、重器击打、高空坠落等原因造成,骨折创伤后需减少活动量,尽快采取手术治疗,但是骨折引起的肿痛表现不仅增加身体痛苦,还不利于康复,因此针对局部肿痛采取护理措施下的中药热敷具有显著意义。
骨折初期患者的肿痛情况主要是因为筋骨受损,脉络、气血损伤,导致淤血不散,正所谓中医原理“不通则痛”,肿痛正是因为气血淤积引起[4]。中医方式热敷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气滞血瘀症状,药方中的川乌头有抗炎镇痛作用,草乌头能除湿,红花、桃仁有活血化瘀效果,栀子能降压消肿,花椒、当归有散寒、止痛效果,木瓜可缓解痉挛,薄荷可以驱散风热,所有药剂协同发挥药效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活血化瘀、消肿散寒等,在中药热敷期间在配合有效的护理指导,叮嘱患者湿敷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沟通和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根据其身体状况补充营养所需提高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科学参与肢体锻炼可进一步加速患者尽早康复出院[5-6]。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康复指标对比,观察组的消肿止痛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统计差异显著,由此说明在骨折初期应尽早配合医生接受中药湿敷对消除肿痛具有积极效果,同时配合护理干预能尽早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能力,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减少医疗负担。
综合上述,针对骨折初期局部肿痛患者给予中药湿敷加以护理干预可极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身体疼痛,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积极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