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双心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21-01-21刘金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双心负性心肌梗死

刘金玲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国内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本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并呈现为年轻化发展趋势。对于本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属于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疗效可靠,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心脏康复。但受病情影响,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不佳,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为此考虑可从护理角度入手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状态[1]。故本次研究引入了双心护理干预方案,以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治疗患者计80例为对象,评估了常规护理与采用双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旨在验证双心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状态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治疗患者计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采用双心护理干预实验组(n=40)。对照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29-75岁,平均(51.44±11.43)岁,实验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0-74岁,平均(52.18±12.07)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满足AMI诊断标准,已经采用行急诊PCI术治疗方案治疗,处于康复期,无并发症,已经签署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精神疾病以及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遵医嘱进行心血管疾病专科护理以及相关基础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用药指导等)。实验组则采用双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电子档案,告知患者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后,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好患者的基础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是否酗酒、诊断结果、临床症状、生化检验结果、心功能水平、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②建立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心内科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专科护士2名、心理护理护士1名,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每2周进行家访1次,评估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2]。③心理支持干预,采用会谈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交谈用时30 min,主要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症状、经济条件等,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负性情绪状态以及行为特点,进而制定护理方案。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利用劝导、启发、鼓励、支持、同情等方式,辅助患者合理认知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答患者所存在的疑惑,以诚恳的态度加强对患者的劝慰,辅助患者重构心理平衡[2]。④认知行为干预,定期开展专科知识讲座,并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的资料,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原因、病程、治疗措施以及康复过程,并指导其对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症状进行识别,并掌握紧急处理的方法。客观进行疾病预后的分析,并讲解治疗后生活质量良好的案例,以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转变其对疾病错误的认知,提高其护理配合度[3]。⑤家庭支持,叮嘱患者家属在生活中多关心、关爱患者,不可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并加强对患者的监督,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辅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4]。⑥运动与放松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由医生开具运动处方。同时可配合听一些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或可配合深呼吸训练等让患者进行心灵放松,调整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负性情绪,采用焦虑(SAS)与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问题越严重。②对比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I-74)进行评估,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干预前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7.16±6.24)分、(44.98±4.27)分,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6.59±5.35)分、(44.77±4.56)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5.35±7.72)分、(34.41±7.73)分,均低于对照组(41.31±6.16)分、(41.51±5.52)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分析(±s,分)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分析(±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46.59±5.35 41.31±6.16 44.77±4.56 41.51±5.52实验组 40 47.16±6.24 35.35±7.72 44.98±4.27 34.41±7.73 t - 0.4386 3.8166 0.2126 4.7275 P - >0.05 <0.05 >0.05 <0.05

2.2 生活质量。实验组生活质量中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分别为(51.38±6.74)分、(51.82±5.44)分、(66.31±8.18)分、(65.44±10.1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中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分别为(46.12±5.86)分、(47.74±4.65)分、(60.25±7.44)分、(57.68±9.42)分,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3.7248、3.6057、3.4662、3.5536)。

3 讨论

“双心护理”模式的实质即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目前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已经有了较多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均有显著的价值[5]。急性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病变引发冠脉血供不足,导致心肌细胞长期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引发,症状严重,伴随明显的胸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濒死感,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均存在较大的伤害。而在行急诊PCI术治疗后,受疾病影响,患者仍然会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不佳,故需要加强护理工作。而就双心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治疗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来看,首先建立电子档案并建立干预小组,能够基于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状态,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指导以及护理方案,可为患者提供延续性的护理服务。而利用心理支持干预,可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成因,有针对的进行疏导,可进一步消除患者所存在的不良情绪,配合认知行为干预,也可转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可提高其治疗与护理的依从度。而利用家庭支持,则可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重构,并能够改善其物质生活水平。最后采用运动以及放松疗法进行干预,则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并改善其预后。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实验组在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说明双心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治疗以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维持其心理的稳定,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双心负性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做一个“双心”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