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圣谟的《梅花图册》与晚明士人的精神风尚

2021-01-21刘永霞

殷都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图册梅花画作

刘永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

项圣谟(1597—1658年),明代嘉兴人。明代是中国传统文化高度发展与大总结的时期,因而人才辈出,很多文人巨匠、书画家、思想家、科学家都在这一时期绽放了耀眼的光芒。项圣谟就是晚明璀璨的中国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与诗人。项圣谟,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甚多。项圣谟的家族是嘉兴的望族,祖父项元汴是明代著名的书画收藏家与画家。由于项圣谟与众不同的家世背景,便使得他比其他画家更易于接触与临摹中国古代的杰出画作。那么,项圣谟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画家呢?我们可以用以下三点来概括:第一、项圣谟是一位才华很全面的中国古代艺术家。他自幼精研古代书画,于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精。此外,他还擅长书法、篆刻与赋诗。当然,他所作的诗大多都是题画诗。第二、他的绘画简洁清雅,意境超脱俊朗。从绘画技巧来说,他早年学习文征明,但很快就跳出了文征明画法的局限性,转而去学习宋元画。他采纳了宋画用笔的周密严谨,又吸取了元代画作的幽远韵味,所以董其昌用“宋笔元韵”来评价他。第三、他的画作有着很深的思想内涵。项圣谟年轻时曾由秀才举荐为国子监太学生,但他的志向不在仕途,而在书画,因此他没有去做官。但他经历了极为腐败的魏忠贤专权时期以及明王朝的覆灭,这些经历让他痛彻肺腑,因而爱国、忧愤以及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等等思想情感,都得以在他的画作里宣泄了出来。所以,董其昌和李日华等人,都对项圣谟的画有着很高的评价。

项圣谟在国破家亡后,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他仍然坚持着高洁的志向,“眷恋故国,忧思时事”依然是他的心头之重。正是这种浓浓的家国情怀,使他的画作具有“形神俱佳”的双重魅力。项圣谟的传世画作很多,著名的有《松斋读易图》《且听寒响图》《蒲蝶图》《王维诗意图册》《招隐图》《山水图册》《花卉图册》等等。本文所要论及的《梅花图册》就是《花卉图册》的第一幅图页,也被命名为《花卉图册之一》。在项圣谟的画中,“松”、“菊”与“梅”都是常见的题材,他甚至因为擅画松树,还得到了“项松之名满江南”的称誉。而他对于“梅花”,那可真是“情有独钟”了。除了本文所要讨论的《梅花图册》,项圣谟还画过《天寒有鹤守梅花图》。那么,他为何如此“钟情”梅花?恐怕惟有在“岁寒三友”的意喻中寻找答案了。

《梅花图册》图一

一、“骨有烟月姿,花同冰雪皎”——项圣谟《梅花图页》的风骨与构图

项圣谟的花鸟画用笔周密,构图严谨,画风秀逸。他擅长勾画出层层叠叠的、凹凸感很强的花瓣,就如这幅《梅花图册》呈现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一样。项圣谟的《梅花图册》(又称为《花卉图册之一》),纸本设色,高31cm,宽23.8cm,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幅画的构图很独特,很精巧,在画面上,一根老虬枝从上至下铺天而来,横亘又斜插了下来,占满了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画面。在这支斜插入画的老梅枝上,又穿插生长着若干的小细枝。而洁白、硕大的梅花与圆润饱满的花骨朵则夹杂地分布在这些细枝上。此种奇巧的布局与超强的形体表现力,足以让我们为之一振。要是从数量来看的话,画中只有老虬枝一根、不超过十朵的盛梅、二十以内的花骨朵,但是,就算是如此简约,此情此景却能勾起我们对大自然的无限遐思与几多敬慕。我们知道,在有关于梅花的诸多国画中,喜绘红梅、从下构图、花朵纷繁、枝干纵横是普遍的特点,像项圣谟的这张简约秀逸而矍铄的白梅图,几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

《梅花图册》的左下方有项圣谟的两行题诗:

骨有烟月姿,花同冰雪皎。

题诗末了有项圣谟的署名和两方印章,但并没有朝代纪年,这说明此画是明亡后所作。因为在明王朝覆灭后,为表对故国的深切眷恋与情思,项圣谟就再也没有在画作上题过有朝代的纪年了。所以,徐树铭看了他的《山水画册》后,就将项圣谟称作是“画史之董狐”,因项圣谟的“《六月雪篇》有时变之感,《望扶桑篇》有故国之思。”就从项圣谟本人的经历来看,清军攻破嘉兴后,他的族人是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他背母携妻,万分惊险中才逃得一命。至于他家丰富的家藏,则大多被付之一炬,这种乱世的创伤可能永远都不能在他的心里得到修复了。由此可见,“以画喻史”也是项圣谟之作的一个特点。

我们再来看看《梅花图页》的这两句题诗。“骨有烟月姿”是说老梅枝的“风骨”,而“花同冰雪皎”讲得则是白梅的姿颜。用“烟月”与“冰雪”来形容白梅,真可谓有“风行水上”“月到天心”之妙。“烟月”让我们感觉到“空濛”与“静谧”,而“冰雪”天生就是“纯洁无瑕”的代名词。这些最美的意象,与白梅的高洁风骨最为契合。但自然之美,心灵之美,还得借助于强烈的表现力,才有可能被呈现。而项圣谟的画作,正是因为在构图、形态、笔韵等等方面的超强表现力,才得以产生了超凡的艺术效果。

董其昌看到项圣谟的《画圣册》后,作了这样的评价:“古人论画,以取物无疑为一合。非十三科全备,未能至此。范宽山水神品,尤借名手为人物,故知兼长之难。项孔彰此册,乃众美毕臻,树石屋宇,皆与宋人血战,就中山水,又兼元人气韵,虽其天骨自合,要亦工力至深,所谓士气、作家俱备。项子京有此文孙,不负好古鉴赏百年食报之盛事矣。”我们可以看出,董其昌认为项圣谟的画是“宋笔元韵”,既有宋画的严谨、写实,也有元画的高远、洒脱之韵,这真可谓是很高的评价。单就这幅《梅花图册》来说,在横亘并随即弯曲下垂的这根嶙峋的老梅枝上,五个大小不同的树瘤窟窿清晰可见。更让人惊叹的是,项圣谟准确地画出了树干的明暗面,因而使得整副画面都有了很强的立体视觉冲击。再来看梅花,它们不仅有姿态上的千娇百媚,而且还有花粉浓浓的蕊柱,给人以缕缕幽香飘画面的感觉。这也反映了项圣谟作画的严谨认真态度。吴山涛曾在题项圣谟的《秋声图轴》时说过:“孔彰先生为予老友,作画必凝神定志,一笔不苟,予常嗤其太劳。君曰:我辈笔墨,欲流传千百世,岂可草草乎?旨哉其言也。”他的这种“大匠”风范,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以上是就是我们对项圣谟的笔墨、画风与构图等等绘画技巧所展开的评论,但我们不应忘记,董其昌还说过项圣谟是“士气、作家兼备”的画家,那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士气”是文人画的典型特征,即指一幅画的书卷气质或超脱气韵。而“作家”是指“画师”或“匠工”,此意即是称赞项圣谟画作的精致与严谨。项圣谟既然二者兼而有之,说明他确实是少见的画界大师。下面,我们就来挖掘一下项圣谟画作的“书卷气”,或者说是寓意于画的思想内涵。

《梅花图册》局部图二

二、“绝色平分雪几曾,清香不怕月难胜”——晚明士人的精神风尚

项圣谟是晚明的著名画家,也是明末清初的遗老。我们知道,当时明亡后,大批大批的士大夫都走上了逃难隐居的归途,项圣谟也不例外。当时还有著名的儒学大师王船山等人,和项圣谟有着比较类似的经历与归宿。在这些人中,就隐藏着不少的思想精英,但时运如此,因而他们的选择都带有些许的无奈。这些人虽然经历了丧国失家之痛,但他们的精神并未沉沦,反而更加注重个人的道德与情操修养。因而,也得以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与艺术遗产。回顾了这一大批晚明遗老的人生经历后,我们也明白了项圣谟何以对梅花“情有独钟”了。

项圣谟是对梅花“情有独钟”的书画家,但对梅花有深情的士大夫,可不仅仅只有他一人。王船山就曾写过《和梅花百咏诗》,但我们谈到梅花,首先想到的便是林逋的这首诗:

众芳摇落独喧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1]

这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水月”交融的景象里夜梅静放的画面。林逋也是个隐者,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以称他为“梅妻鹤子”。梅花娴静不张扬,在冬末初春寒意未消时绽放,所以属于“岁寒三友”之一。我曾在“《易经》花语”里将“天地否卦”比作梅花,为何呢?因为梅花的花品与精神都与“天地否卦”的“澡雪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如果说项圣谟是用绘画的语言来表现“天道”,那么,《易经》则是用“卦象”的形式来彰显“天道”,不管是经典,还是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它们都是君子“达道”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已。项圣谟的《梅花图册》是通过精巧的构图,丰满的物象以及清雅的韵味来表现君子“高洁不凡”的气节。而《易经》则是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八种物象的不同组合,来呈现“天道”的恒定长存。所以,我用“梅花”来寓意虽然上下不通、艰难重重,但君子却能持守正义、迎寒而放的“时局”。有坚守就有希望,有坚守就有机会,就像春意一旦萌生、梅花就会怒放那样,这就是“天道”。因而,“梅花”常被称作“君子之花”。项圣谟的同时代人王船山也是以“梅”为友,他写的“独抱冰心邀瑞叶”就是他的“明志”诗,题名为《友梅》:

大夫已见受秦封,

君子还惊化鹤容。

独抱冰心邀瑞叶,

溪头三笑一相逢。[2](P623)

以“梅”为友,以梅“明志”,真可谓是明末清初遗老的一种风尚了。但这并不是平静而又平淡生活里的雅趣,而是饱经沧桑后对人生与故国的深深眷恋。

项圣谟的画不仅用笔细腻,构图精妙,塑形饱满,而且还有浓浓的书卷气与沧桑的历史感,他于山水、花鸟、人物,都有自己精准而传神的把握度,难怪李日华以“英思神悟,超然独得”来评价他。项圣谟的同乡好友曹溶在他死后,写有挽诗:

狼藉江南麈尾春,井床梧影碧嶙峋。

风前无复闻长啸,真作荆关画里人。

虽然充满了无限伤感,但却肯定了他洒脱一世的书画人生。但在精神境界方面,也许王船山的这首《评梅》,更能概括项圣谟以及晚明诸多士大夫的贞操:

绝色平分雪几曾,

清香不怕月难胜。

双标第一花卿品,

莫遣姚黄妬汝能。[2](P613)

猜你喜欢

图册梅花画作
地图册
学生画作欣赏
梅花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溪南八景图册
行走的时髦画作
梅花引
游乐园智能开发游戏图册
梅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