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STEAM教育理念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融合
2021-01-21周丽
周丽
摘要: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小学信息技术成为一门与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STEAM教育理念的内涵是重视多学科交融,重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STEAM教育;跨学科理念;注重体验
STEAM教育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者Yakman首次提出,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等融为一体。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工具性学科, STEAM教育能够较好地在课堂中得到体现。下面我将以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1课《制作简单动画》为例,谈谈STEAM教育理念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STEAM教育理念的特点
STEAM 教育是在素质教育下的一种多元化教学形式,是将多种课程整合起来的综合教育,是多学科融合形成的跨学科课程 。STEAM 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注重对日常现实生活的观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和创新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跨学科理念
STEAM 教育理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跨学科性。传统的分科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学习,但学生对于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却知之甚少,因此很难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运用多科知识,而 STEAM 教育的核心特征正是跨学科知识整合。STEAM 教育强调将重心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放在某一学科中,强调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结合情境
情境性是 STEAM 教育理念的另外一个特征。传统教育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往往都是抽象且孤立的学科知识,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性地学习。 STEAM 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其注重把知识学习和丰富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情境,通过情境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的目标。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所得到的学习体验是不一样的,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富有趣味
STEAM 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会把跨学科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问题中,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四)注重体验
STEAM 教育理念倡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减少被动学习。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也能积累经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实践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STEAM 教育理念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和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跨学科融合中促进深度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我们常用的模式,其能够促进深度学习。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 ,引入STEAM 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形成跨学科的合力。在课程设计中,教师不单单局限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而是通过多学科的整合,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以“制作简单动画”为例,教师在突破“如何改变动画播放速度”这个难点时,可以结合数学课程中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来讲,把相对抽象的“帧频”“过渡帧”具体化。这样,学生很容易地把“帧频”和“速度”对应,把“增加过渡帧”和“延长路程”相对应,很自然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突破难点。在这种既有信息技术教学,又融入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逐帧动画”知识的学习体验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巩固了相关数学知识,一举多得。
(二)在生活化情境中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些概念、理论的表述往往极为抽象,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其抽象思维的发展还达不到教学的需求,这就造成小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有很大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中挖掘有效的学习情境资源,创设合适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情境创设是根据问题需要,创设一个相关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也是STEAM 教育理念的重要特点。例如,在“制作简单动画”一课中,笔者创设了两个情境。一个是“变脸”传统艺术,上课伊始,请同学们欣赏自制的小视频《说唱脸谱》,从而引出“变脸”,让学生尝试制作“变脸动画”。另一个情境就是“红绿灯”,这个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情境,重点是结合制作“普通红绿灯动画”和“带倒计时红绿灯动画”来学习新知。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因为情境都很熟悉,结合生活经验,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能在思维的碰撞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积累了社会经验。
(三)在项目式教学中引领探究学习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 STEAM 教育理念提倡对学生进行项目式的教学,具体表现形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紧紧围绕问题制定学生之间的协作项目,让学生通过协作探究得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制作简单动画”一课中制作“带倒计时功能的红绿灯动画”这个环节,组内同学要经过不断地思考、试错、修正,不同组间进行作品的评比,分别谈谈自己作品和对方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涉及信息学科中非常重要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涉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平常的观察能力等。通过这种项目式的教学,学生在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各种知识,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体会到了探究知识、完成目标的获得感与荣誉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项目协作,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为未来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四)在挑战性活动中激发创新意识
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精髓來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固化,缺乏思考、批判的勇气。因此,打造创新课堂是未来教育的改革趋势。 STEAM 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倡导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驾齐驱。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能一味地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要把学科的趣味性展示出来,在课程的设计中融入更多趣味性的内容或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激发创新、创造能力。在“制作简单动画”一课中的挑战环节,笔者让学生创作简单的小动画、小游戏,学生对于这种充满挑战性的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出了打篮球 、孵化小鸡、垃圾分类、武士对决、彩蛋游戏等有趣的作品。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创新的过程,他们对“逐帧动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进一步提高了创新能力。
STEAM 教育理念是一种适用于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越来越受到我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真正理解 STEAM 教育理念的内涵,并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这种理念。
参考文献:
[1]钟婷婷.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探索[J].明日风尚,2018(07).
[2]王丁.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课程与教学,2019(18).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