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及初步探索

2021-01-21王恭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

王恭忠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各学科都应该肩负起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得到自主学习和全面学习的发展.本文笔者立足于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从备课、实施、评价三个方面,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做出了思考和初步探索,希望能够为数学教学改革增添动力.

【关键词】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

2021年最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作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依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难以实现新课标目标,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对创新又优质的教育教学方法作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难以满足新课程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作出改进:首先,教学三维目标不清晰,备课比较随意.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教学标准,并将其视作教材编写、教学以及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但从调查研究的情况来看,现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教学三维目标并不明确,在教学备课环节比较随意,无法结合三维教学目标的,作出有效的教学设计.其次,教学观念传统,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掌握却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但从实践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以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这使得课堂缺少乐趣,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發挥.最后,教学评价模糊,缺乏及时性和全面性.课堂评价是基于一定教育价值观和评价尺度,对学生学习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现下很多教师采用的课堂评价方式还比较模糊,对于学生的评价比较片面,只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成绩的高低进行评价,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价值、创造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基于以上问题,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还需不断对有效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法作出思考和探索.

二、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及初步探索

(一)教育教学的准备方法

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成功,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准备是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在新课改背景下,本文提出以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备课方法.

第一,把握教材,确保备课具有可行性.教材是课程教学的着力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新课改倡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新课改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并不是简单地教,而是要实现其育人功能.教师备课时,应以教学实际为基础,而不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直接转移到教案中,教师要充分与教材进行对话,了解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构思,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教案.这是教师最大程度利用教材的体现,可以确保备课具有可行性.

第二,落实三维目标,确保备课具有方向性.三维目标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名词,主要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组成.三维目标的落实是新课改下教师备课环节中重要的关注事项.以“测量”这节课为例,基于三维目标的备课,教师可以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厘米度量物体长度作为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在自主操作过程中,用毫米单位进行测量作为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后基于这样的三维目标解读、优化备课设计.

(二)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教育教学策略的实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取最为适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保障,本文中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是新课改十分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具有情感色彩的氛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而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伴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借助多媒体等新型信息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立体、直观的情境,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境教学方式.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课程学习中的主要图形,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所有的图形以拟人的状态,介绍自身的边、角特征,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打破课堂教学枯燥、僵硬的教学气氛,引领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

第二,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而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推动教学开展.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物品的形状,如三角板、课本、书桌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熟悉的生活物品的特征,形成对图形概念的初步认知.然后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摸一摸”,在动手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会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

第三,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并不健全,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环境、教法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给予因材施教的引导.其中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认识到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比较差,因此,教师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他们容易产生骄傲心理,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提点,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小组团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个时候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道路上的引路人.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起着引导作用,而学生是进行数学学习的主力军,只有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学科知识.当然,如果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会使整体的数学教学目标发生偏差,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把控具体实施细节.例如,在进行“圆环面积”的学习时,教师先设计一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圆环的特征,学会并掌握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进行题目设计.题目如下:以同一个圆心画圆,外圆半径为4厘米,内圆直径为6厘米,求圆环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允许小组之间进行有效探讨.学生利用手里的圆规进行圆形绘制,这时可能会发生小组成员将内圆半径弄错的情况,在进行实际绘制时,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学生通过将两个不同半径的圆形进行叠加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最后学生推导出圆环面积公式: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即S=π(R2-r2)或者S=πR2-πr2.班级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圆环面积”的推导教学活动,通过大小圆形的叠加处理,推导出圆环面积公式,这对学生来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个过程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增加了热情与动力.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数学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圆环面积与圆形面积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圆形,从而进行主动思考.数学教师的有意引导促使学生明白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需要通过动手实践进行检验,对于不能动手实践的知识,可以运用公式推导的方法来完成.例如,在“圆的面积”的学习时有一个练习:在纸上画一个圆,从圆的圆心开始,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已知正方形面积是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小组成员分别绘制裁剪一个圆形、一个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再次通过叠加处理,学生发现,不需要求出正方形面积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因为正方形面积是边长乘以边长,而其边长也是圆的半径,由公式推导可以得出结论:圆的面积=π×正方形的面积=3.14×6.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感官上对数学问题的单一认识上升到对数学问题理性的思考层面上,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

第五,利用布置预习作业,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有效认识,推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预习,确定需要预习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预习,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将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意义.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因为圆面积中π的存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π”背后的数学文化,使其对圆的面积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对“圆的面积”制订学习目标:①知道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②利用割补法将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引导学生知道长方形的长约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而长方形的宽约等于圆的半径.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预习作业布置为:将一个半径为r的圆分成十六等份,将十六等份剪开,接着利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图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在家进行预习时,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长近似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第二天课堂上,教师邀请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说明.这种预习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同时为教师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数学教师的积极引导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思维,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展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创设预习作业,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教育教学的评价方法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有效评价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助力.新课改对教学评价的运用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倡导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第一,评价目的强调发展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认识到教学评价并不是直接评价学生学習结果的好坏,而是要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的变化,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通过有效的激励评价,推动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前行.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以一刀切式的标准面向所有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明确不同学生的发展潜能各有不同,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认 真观察每一个学生,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当学生有闪光和进步时,给予学生真挚的鼓励和祝贺,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二,评价主体倡导多元化.新课改更加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让学生本人、其他学生以及家长参与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形成更好地互动,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自身的问题,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如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发放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将教师评语、同学评语、家长评语、自我评语都纳入其中,然后阶段性地进行整理.在这样的多元化评价中,学生可以从自身和他人的角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身的成长进步,这无疑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学习成长.

第三,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是以考试、测试成绩为主,这样的评价显然是比较片面的,是不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新课改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体现更加全面的内容,要从三维目标出发,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应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日常课堂参与情况、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学习习惯是否良好等,都纳入评价范围,通过综合性、全面性的评价,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数学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新课改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立足于新课改要求,从课前备课、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喜玉龙.对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幻画报,2020(06):120.

[2]章子端.关于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方法思考[J].读写算,2019(19):2.

[3]沈远玲.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3):11.

[4]李海霞.新课改背景下对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中),2019(12):132.

猜你喜欢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
更新教育思想 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生物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防止教学模式形式化
如何创新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的转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