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分析
2021-01-21蒲建宏
蒲建宏
【摘要】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采用填鸭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下,情境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数学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及综合素养.通过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情境教学概述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情感活动与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教师还要应用各种方式为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数学知识内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经验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数学教学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改变以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刻板印象,使得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学学习.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多应用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要让学生在情境中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内容时,要注意将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有效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数学知识,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二、情境教学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身心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平日里在数学课堂上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十分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點,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创建恰当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情境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改变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地被课堂吸引,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另外,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数学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与回答问题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引导,使得数学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提升.
三、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势必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当今,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负责管理课堂,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掌握数学教学进度,并以题海战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使得学生的数学天赋被抹杀,不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时间都由教师一人掌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造成学生数学知识体系不健全,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失去学习兴趣,从而消极对待数学课堂.
(二)过于强调数学知识点
不论是哪一门课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都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深入探究知识内容.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过于强调数学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背诵数学概念与公式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算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会导致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过于强调数学知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将数学知识机械地运用于解题中,感受不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与科学性.
(三)教师教学以教案为主,缺乏灵活性
教案是教师授课的主要参考依据.故教师应在课前将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做好详细的总结与记录,安排好教学流程.大部分学校对教师教案的完成情况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针对教师教案内容进行检查.有些教师的教案内容是根据个人以往的授课经验或参考他人教案编写而成的,缺乏实践依据,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只能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案进行,无法应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一旦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教案中没有提及的问题或情况,教师就会乱了手脚,难以依照教学实际情况继续下去.
四、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原则
情境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新兴手段,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尝试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学生营造直接、生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实践、探究、思考、分析等学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并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巧妙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适合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也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需要在情境中完成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与分寸,从而更好地掌握情境教学的节奏.数学情境经常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讨论热情,此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交流探讨能力.
五、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一)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
数学来自生活,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与抽象性难免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联系,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并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师在讲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小数知识,并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超市购物的情境.教师在课上为学生展示书包、毛绒玩具、小汽车、水彩笔等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物品,每样物品都为他们标好价格(带有小数),然后让学生上前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结账,要求学生计算出所选物品的合计价格与教师应找回的零钱,进而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出来,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通过实践操作,为学生营造数学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数学实践中来,通过这样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充分发动自己的思维,尝试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实践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向学生传授数学定理与数学公式,培养学生将数学定理与公式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因此,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师在讲授“长方体、正方体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剪刀、一个长方体纸盒与一个正方体纸盒,然后让学生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将其剪开,平展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面,再量一量每个面之间的大小关系,具体到每个面的长、宽、高,最后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如何计算其表面积.通过实践操作,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又如,在“克与千克”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酸奶、苹果、香蕉、棉花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这些东西的质量,使得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盒90克酸奶的质量是多少.通过在实践情境中的体验,学生会意识到同样质量的苹果与棉花相比,棉花的体积会更多,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品虽然重量相同,但是大小有所不同.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直观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以对教学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师在讲授“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中秋节的时候,老师要将4个苹果、8个橘子和1块大月饼分给4个学生,那么教师要怎么分配这些东西呢?学生的回答是每人1個苹果、2个橘子,为了公平起见,要将大月饼分为4等份,进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如此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直观的理解,这便于学生对后续知识的有效学习与掌握.又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将平行四边形裁剪、拼凑为长方形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四)数学教学情境要有针对性与挑战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创造数学教学情境时,要坚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不可因为过分追求情境效果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因此,教师在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应注意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避免出现教学偏离核心的情况,还要为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与假设,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获得知识迁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五)在生活化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材涉及大量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认识钱币、年月日相关知识及认识钟表等,掌握这些知识是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师讲授“确定位置”的相关内容时,要培养学生掌握如何辨别方向,而这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观察太阳升起与落下的变化,让学生记住太阳东升西落,从而培养学生的方向感,然后让学生在操场上判断教室所在方向与自己家的方向,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情境中.
(六)为学生营造竞争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为学生营造竞争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竞争中,发挥自身的潜能.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如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教师 可以通过抢答、争夺红旗等情境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快速掌握二十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能够让学生具备团队配合能力.
(七)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生喜欢游戏活动,游戏也是小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活动方式之一.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没有将游戏引入教学中,而单纯地以教条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造成小学生对数学课堂兴趣不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以此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师在讲授“时、分、秒”一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游戏中,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并为每个小组发一只钟表,然后向学生介绍钟表的指针结构.学生在小组内自行熟悉钟表的结构后,教师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教师先说出一个时间,然后让其在钟表上调出对应的时间,还可以是教师动手在钟表上调出一个时间,然后让各小组成员进行抢答.然后教师从游戏活动中选出表现最好的一个小组予以奖励.这样的游戏活动情境可以有效促进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成长特征,为学生构建情境教学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得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开会.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才智,2016(9):96.
[2]袁安会.创设有效情境,促进主动学习:谈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J].文理导航,2017:16.
[3]徐晓华.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试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6):13.
[4]马柏林.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快乐成长: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J].学周刊,2019,394(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