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水植物及组合对城市缓滞水体水质的净化

2021-01-20崔庆飞崔晓宇彭文启骆辉煌高云霞赵进勇

净水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轮叶苦草伊乐藻

崔庆飞,崔晓宇,彭文启,骆辉煌,高云霞,赵进勇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河北张家口 075000)

永定河平原城市段贯穿北京西部区域,自1996年完全断流以来,水文资源与环境条件严重恶化。 2010年,建设以门城湖、晓月湖、莲石湖、园博湖为主体的 “五湖一线”景观水体后,南六环路为界三家店至南六环路区段形成缓滞水体,其中的永定河(北京段)莲石湖位于北京石景山、门头沟和丰台河西交界之地,湖泊沿线全长为5.8 km,湖面面积为106 km2[1]。自莲石湖人工景观蓄水河段景体建成以来,其生态功能稳定维护问题十分突出,尽管采取的一系列工程和生物措施对水质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作用仍然有限,水质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分析2013年—2016年永定河石景山段莲石湖中游湖面断面水质的监测结果:该断面DO均值仅为1.0 mg/L,CODCr均值为6.43 mg/L,TP均值为5.39 mg/L,TN均值为9.07 mg/L,多数水质指标浓度远超V类水标准。2018年—2019年水质有所改善,但夏季仍然存在藻华暴发的风险,水质还需进一步提升。

为了打造贯穿京津冀晋的绿色生态廊道,逐步恢复永定河,成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选用多种原位修复技术来治理永定河(北京段)[2]。莲石湖区域采用种植不同沉水植物来构建“水下森林”的原位修复技术来修复水体。沉水植物有治理和维护水质的作用,既能通过根系吸收底泥、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改善水体和底泥[3-4],增加水体溶解氧;又能抑制有害微生物和藻类的生长和繁殖[5-6];还可以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恢复水体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7-9]。

根据现场调查,莲石湖河道水流流速较低,属于典型的缓滞水体,湖底沉水植物以菹草为主,菹草是一种反季节生长的沉水植物,秋季发芽,冬春生长,夏季腐烂死亡[10],易导致水体有机氮、磷升高。针对此特点,现选用4种较为耐热、良好维护水质的沉水植物[11-12],研究它们及其组合在水质净化能力的差异,选择最优的方案实现莲石湖夏季沉水植物的演替,防止夏季水质恶化,构建适于四季的沉水植物净化体系。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植物

甄选4种耐热的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canadensisMichx)、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轮叶狐尾藻(MyriophyllumverticillatumL.)、苦草(Vallisnerianatans)。所选沉水植物除苦草为种子外,其余3种均为幼株。试验前先将苦草种子萌发,生长成为合格的幼株后,精选4种植物优良的生长体,在装有永定河引水渠河水的容器中适应培养,时间为一周左右[13-14]。

1.2 试验水体和底泥

1.3 试验设计

表1 试验容器和种植规格Tab.1 Size of Test Containers and Quantity of Submerged Plant

1.4 检测指标和方法

试验涉及的检测指标和方法如表2所示[17-18]。

表2 检测指标和方法Tab.2 Detection Indicators and Methods

1.5 数据分析方法

各指标的去除率(η)表征各沉水植物及组合对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式(1)。

η=(C0-Ct)/C0×100%

(1)

其中:η——去除率;

C0——初始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mg/L;

Ct——t时刻测得水体的污染物的浓度,mg/L[19]。

试验组中单个植株对污染物平均处理能力(T)表征各组合处理效果的好坏,如式(2)。

T=C0×V0-Ct×Vt/An

(2)

其中:T——单个植株对污染物平均处理能力,mg;

V0——初始水体的体积,L;

Vt——t时刻水体的体积,L;

An——第n个试验组的沉水植物的数量,株。

受污水体中各污染物的衰减通式如式(3)。a与试验的始末浓度有关,b的大小可以判断衰减的速率,b越大,说明植物在前期对营养盐的去除速率越快。

y=a×e-bxt(a>0,b>0)

(3)

其中:y——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mg /L;

x——待测时间,d;

t——试验时间,d;

a、b——衰减通式的净化系数,表征每个沉水植物的净化能力。

2 试验结果和讨论

受河水和底泥的影响,初始污染物的初始浓度略有差异,试验均以实测值为准[20]。由于试验容器规格不同,初始数据中TN,NH3-N和TP的浓度均差异较大,但同种规格的种植容器初始数值差异较小。一般情况,不同规格的试验容器,底面积不同,所需的底泥量不同,导致底面积大的试验容器初始TN、NH3-N和TP的浓度高于底面积小的试验容器的浓度[21]。因此,除了比较去除率的大小,还将各试验组的单株平均处理能力作为衡量净化效果的参考标准,综合去除率和单株平均处理能力分析选择最优组合。

2.1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对TN的去除效果

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体系TN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不同沉水植物组合体系对TN的处理效果如表3所示。由图1可知,由于沉水植物的作用,各个试验组体系中的TN浓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从水体初始TN为9.53~12.43 mg/L下降到试验完成时的1.56~3.27 mg/L,空白组的TN浓度从初始的12.26 mg/L降到9.51 mg/L。各试验组对TN的处理效果优于空白组。

由表3可知,对TN平均处理能力最好的是伊乐藻+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沉水植物组合,单株的平均处理能力为141.36 mg。从单一种植来看,平均处理能力从大到小为:轮叶狐尾藻(99.91 mg)>伊乐藻(90.86 mg)>轮叶黑藻(89.08 mg)>苦草(80.09 mg)。而对TN平均处理能力最好的组合,恰好是平均处理能力最好的3种沉水植物的组合,全组合的平均处理能力为100.55 mg,平均处理能力均大于单一种植,且均小于三组合。2种组合与其各个植物的单一生长相比,无明显差异。氮素是合成蛋白质和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因此,从沉水植物的形体和生长量来说,单一的沉水植物对TN的处理能力与其生长量相符[22-23],试验沉水植物平均植株高度从大到小为:轮叶狐尾藻(94.3 cm)>伊乐藻(81.4 cm)>轮叶黑藻(78.6 cm)>苦草(54.9 cm)。从生长情况上看,伊乐藻与轮叶黑藻的生长高度相近,且在生长过程中,这2种植株分枝数多,易遮蔽阳光,因此,光照竞争是抑制这2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轮叶狐尾藻和苦草在相同时期,生长高度差异很大,生长模式均单一,很少有分枝生长,可以形成垂直方向良好的生长模式,各沉水植物在不同的深度有良好的空间生长。从衰减通式上看,对TN处理效果最快的是伊乐藻+苦草的组合,该组合在前期对TN有较高的去除率。

图1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水中TN浓度变化Fig.1 Variation of TN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ubmerged Plant Combinations

表3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对TN的处理效果Tab.3 TN Removal in Different Submerged Plant Combinations

图2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水中NH3-N浓度变化Fig.2 Variation of NH3-N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ubmerged Plant Combinations

2.2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对NH3-N的去除效果

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体系中NH3-N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不同沉水植物组合体系对NH3-N的处理效果如表4所示。由图2可知,由于沉水植物的作用,各个试验组体系中的NH3-N浓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从水体初始NH3-N为4.64~6.82 mg/L下降到试验完成时的0.43~0.91 mg/L,空白组的TN浓度从初始的6.40 mg/L降到5.11 mg/L。各试验组对TN的处理效果均优于空白组。

由表4可知,对NH3-N平均处理能力最好的是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沉水植物组合,单株的平均处理能力为96.12 mg。从单一种植来看,平均处理能力从大到小为:苦草(78.41 mg)>轮叶黑藻(70.21 mg)>轮叶狐尾藻(70.1 mg)>伊乐藻(64.45 mg)。而对TN平均处理能力最好的组合,是平均处理能力最好的3种沉水植物的组合,全组合的平均处理能力为64.41 mg,平均处理能力均小于单一种植,且均小于三组合。两两组合中,苦草+轮叶黑藻的组合较好。含有伊乐藻的组合,处理NH3-N时能力受抑制,其组合数值偏低[24-25]。从空白对照组上看,NH3-N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分解,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苦草对NH3-N的处理效果与其生长形态也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苦草自身的作用,在试验过程中,苦草很少分枝,无茎叶细长,无遮蔽阳光的效果,水体温度略高,有利于NH3-N的转化。而与苦草的组合相比,其他植物易形成遮蔽效果,水体温度低,NH3-N转化效率降低。从衰减通式上看,对NH3-N处理效果最快的是单独的轮叶黑藻。

表4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对NH3-N的处理效果Tab.4 NH3-N Removal in Different Submerged Plant Combinations

2.3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对TP的去除效果

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体系中TP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不同沉水植物组合体系对TP的处理效果如表5所示。由图3可知,由于沉水植物的作用,各个试验组体系中的TP浓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从水体初始TP为1.18~1.89 mg/L下降到试验完成时的0.51~0.97 mg/L,空白组的TP浓度从初始的1.30 mg/L降到1.15 mg/L。各试验组对TP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空白组。

由表5可知,对TP平均处理能力最好的是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沉水植物组合,单株的平均处理能力为11.11 mg。从单一种植来看,平均处理能力从大到小为:轮叶黑藻(9.74 mg)>苦草(8.63 mg)>轮叶狐尾藻(8.17 mg)>伊乐藻(8.03 mg)。最好的组合是由平均处理能力最好的3种沉水植物构成,而全组合的平均处理能力为9.14 mg,可能是伊乐藻与轮叶黑藻形成了生长抑制的关系,导致有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的组合对TP的平均处理能力有所下降[26-28]。从衰减通式上看,对TP处理效果最快的是伊乐藻+苦草的组合。

2.4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体系中浓度变化

2.5 其他指标说明

河水水体中含有一定量的藻类,因此,采取测定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来反映水体中藻类数量的变化。由于沉水植物抑制藻类生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个试验组叶绿素a的浓度很低,浅水阶段试验组的叶绿素a浓度在4.32~10.69 μg/L,而空白组的叶绿素a浓度高达67.27 μg/L。深水阶段,由于氮、磷的降低和沉水植物的抑制作用,试验组叶绿素a浓度在0.41~0.91 μg/L,空白组的叶绿素a浓度为43.67 μg/L[30-31]。

图3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水中TP浓度变化Fig.3 Variation of TP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ubmerged Plant Combinations

表5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对TP的处理效果Tab.5 TP Removal in Different Submerged Plant Combinations

图4 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水中浓度变化Fig.4 Variation of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ubmerged Plant Combinations

使用河水,除了影响叶绿素a指标外,还影响溶解氧DO的数值。试验过程发现,除了第1 d各试验组DO有略微差异,其余时间所测到DO恒定在5.69~10.71 mg/L,每天同一时间各个试验组溶解氧差异不大[32-33]。

3 结论

(1)对TP的处理能力:轮叶黑藻(9.74 mg)>苦草(8.63 mg)>轮叶狐尾藻(8.17 mg)>伊乐藻(8.03 mg)。处理效果最好的是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平均每株的处理能力为11.11 mg。对TN的处理能力:轮叶狐尾藻(99.91 mg)>伊乐藻(90.86 mg)>轮叶黑藻(89.08 mg)>苦草(80.09 mg)。最好的是伊乐藻+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平均每株的处理能力为141.36 mg。对NH3-N的处理能力:轮叶苦草(78.41 mg)>轮叶黑藻(70.21 mg)>轮叶狐尾藻(70.1 mg)>伊乐藻(64.45 mg),最好的是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平均每株的处理能力为96.12 mg。

(2)轮叶黑藻对TP的吸收效果最好,轮叶狐尾藻对TN的削减效果最好,苦草对NH3-N的转化效果最好。且三者的组合对TP的处理能力平均每株为11.11 mg、对TN的处理能力平均每株为122.64 mg、对TN的处理能力平均每株为96.12 mg,均大于单一种植。结合每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特性[34-35],优选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作为莲石湖夏季菹草演替的方案。

(3)在浅水和深水两阶段试验过程中,不同的沉水植物生长状态也有所差异,苦草、轮叶黑藻更适宜浅水区域种植,伊乐藻、轮叶狐尾藻更适宜深水区域种植。同时,考虑竞争和抑制作用,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不适宜种植过近,且密度不宜太大;苦草和轮叶狐尾藻可以形成良好的垂直生长关系,互相影响较小。在湖底水深有差异的情况下,从平面角度合理优化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种植布局,能更好地发挥沉水植物的净化效果。

(4)为了避免微生物的过度干扰,影响对沉水植物吸收营养盐效果的分析,本试验设置了能满足沉水植物正常生长的较短的试验周期。试验组的叶绿素水平不高,反映了藻类对试验的影响程度较小;试验周期较短,削弱了底泥微生物对试验组的影响。通过试验组与空白组的对照分析,对氮的去除,最优组合中植物去除占84.8%,微生物去除占15.2%;对磷的去除,最优组合中植物去除占85.4%,微生物去除占14.6%。

4 展望

研究沉水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意义重大,合理规划沉水植物的分布种类、数量情况,了解沉水植物在各个季节的群落演替变化,能保证沉水植物长期维护水质的良好状态。虽然水下森林技术研究已运用于实际工程,但大多数情况的效果持续时间不长,缺乏合理的科学研究和规划方案。多数沉水植物水质净化研究局限于实验室和中试范围内,不能充分体现研究内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于得到的结果,未能开展沉水植物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和菹草组合试验,但可以考虑在合适的季节对这种推荐的组合进行试验或调查研究,下阶段需基于实际工程出发,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运行参数。

猜你喜欢

轮叶苦草伊乐藻
罗氏沼虾养殖中轮叶黑藻的作用及生态养殖要点
以某工程为背景对苦草去除水中污染物能力的研究
“小精高”模式下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对河蟹营养品质的影响
蟹池中的伊乐藻如何养护
这里的农民爱种草,还能赚钱
秋冬季精养小龙虾,为什么非轮叶黑藻不可?还有哪些技术要点?看这位汉川金牌经销商的专业意见
基于SPH法的船式拖拉机叶轮单轮叶驱动性能研究
不同类型底栖藻对养殖废水中苦草生长的影响
蟹塘伊乐藻高效生态管护技术
轮叶党参糯米酒发酵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