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和声感”培养三部曲

2021-01-20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小学蔡林春

小学时代 2020年28期
关键词:小伞苏教版首歌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小学 蔡林春

“和声感”具有纵向音乐思维特点,是人对调性、和声运动、终止和色彩的辨别能力的综合体现;指人在感知或正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对纵向关系整体音响的内在掌握程度,体现出一种“和声音乐思维”。这种“和声音乐思维”主要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多音响上,结合听觉和对音乐的敏锐,体现出一种集体音乐感。

一、以听为基,建立“和声感”的记忆

音乐主要是对听觉的体验和感悟能力,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著名音乐家柯达伊曾说过:“普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人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建立基础。音乐教育在学校是如此重要,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由此可见,学会听音乐是培养良好乐感的基础,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听觉敏锐度的训练。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小伞花》,“小雨小雨滴滴答答滴滴滴滴答,放学跑来三个小娃娃。小雨小雨滴滴答答滴滴滴滴答,雨中开出一朵朵小伞花,多么美丽的小伞花,里面有三个小脑袋,还有六只小脚丫。还有咱们悄悄话……”这首歌歌词押韵,且旋律优美、灵动,给人以美的感受。在进入对这首歌的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听听这首歌,感受歌曲的魅力,体验这首歌给人的感受,或安静,或灵动。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几幅美丽的小伞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听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并提问学生关于雨声的感悟,之后用课件播放《小伞花》这一首歌曲,让学生形成初次的听觉感悟,学生对音乐的良好记忆有利于形成后期的“和声感”。

这首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四句,第一、三句基本相同,象声词和同音反复的顿音,描述了一幅欢快的雨景图;从第二部分开始节奏变宽,紧接着紧缩成三小节的结束句;整首歌歌词清新,节奏欢快。教师教学生唱这首歌,根据歌曲的节奏拍手或者拍桌子,体验横拍。根据歌曲旋律的变化,教师让学生用拍手来体验节奏的快慢紧凑,形成和声感的记忆。

二、以唱为本,加强“和声感”的实践

学习音乐是一个吸收和倾吐的过程,听音乐是吸收,演唱音乐则是倾吐。以上文提到的《小伞花》为例,教师应该亲切热情地教唱这首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更有力度的变化,f 表示强,mf 表示中强,mp 表示中弱,p 表示弱,然后试着根据加入的节奏变化演唱这首歌。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不同小组演唱不同的部分,让学生在听其他组演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节奏的变化,找出其他组演唱歌曲的优点和缺点,每个小组演唱的部分循环往复,评出演唱得最好的小组。例如,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对鲜花》,“我说一个一,你对一个一,什么开花在水里?菱角开花在水里,依格呀儿哟。我说一个二,你对一个二,什么开花像木耳?凤仙开花像木耳,依格呀儿哟。我说一个三,你对一个三……”教师在教唱这首歌曲时,应该教学生划分节奏。在听音乐之后,跟着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然后跟着教师的弹奏钢琴的节奏进行演唱。教师教唱歌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男生、女生对唱歌曲,并加入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或者将学生进行分组,两位学生作为一组对唱歌曲,背一背歌词,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对唱。《对鲜花》是一首北京儿歌,教师还可以引入其他学生学过或者还没有学的北京儿歌,像《打花巴掌》《正月正挂红灯》《月亮谣》《新年来到》等,让学生听这些童谣,比较这些相似童谣创法上的特点,在以后的音乐课中可以进行学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教学生演唱歌曲;其次应该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比如,组织班级合唱,学生通过合唱感知声部的变化,加强和声感知的实践。

三、动奏为辅,增添“和声感”的色彩

在和声感培养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多声

部的感知能力的训练,多声部视唱以其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声复调的思维方式,呈现出立体的多个声部层次的演唱艺术形式。演奏和律动是音乐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律动可以表现音乐,演奏可以提升和声感和实际合唱能力。以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春天来了》为例,“小鸟小鸟飞来了,欢聚一起真热闹,动听的歌儿唱起来,叽叽喳喳唱不停。春天就要来到了,我们愉快地在歌唱。”这是一首德国民歌,旋律舒缓、灵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节奏感。教师在教学歌曲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身体语言表达乐曲的结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不能单单建立在纸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挥动手指表达对回旋节奏的理解。先让学生听一个段落,在节奏变化的地方挥动手指以示节奏的快慢,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和声感的感知与配合能力。教师还可以编排舞蹈动作,将动作的学习融入音乐的聆听中。音乐课堂更适于手语表达,尽量选择幅度小的手语或者舞蹈。播放这些歌曲时,学生根据歌曲表演动作。当学生熟练后,可以全班进行演奏,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动作。

民间歌曲推动了民间乐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音乐歌曲时可以加入民间乐器的知识讲解。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歌曲《旅行之歌》为例,“早晨多明亮,多明亮,啦啦啦,天气晴朗,大家出门心欢畅,啦啦啦。听,枝头小鸟唱……”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歌曲,再教学生认识乐谱,学生根据乐谱和乐器演奏感知整首歌曲节奏和旋律的变化,拍桌子或者挥动手指表示对歌曲的理解。除了课堂和声感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将音乐课设置在户外,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以本首歌曲为基础,编排舞蹈动作,或进行简单的集体活动,排出一定的队形,在歌曲某些节奏处停下来,按节奏拍手,在音乐舒缓部分慢慢走队形。当然,关于学生和声感的培养,集体合唱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合唱方式有很多种,全班合唱或者分角色演唱等。全班合唱时,学生需要根据指挥的手势,控制演唱节奏的快慢和音调的高低;全班分角色合唱时,每个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仔细聆听其他组的演唱情况,注意其他学生演唱节奏的变化与停顿处,在合适的时间衔接上自己的演唱。

小学生和声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将和声感的培养理念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听音乐时感知音乐,在唱歌时应用要素,在律动和演奏过程中加强和声感的培养。小学是音乐启蒙的重要阶段,和声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和声感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塑造他们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美好性格,进而促进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猜你喜欢

小伞苏教版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就是这首歌
小伞屋
小伞凝聚大爱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小伞屋 等
可爱的小伞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