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引领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刍议

2021-01-19谭金玲

求知导刊 2021年42期
关键词:运动兴趣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摘 要:兴趣是促使人们探索和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而体育兴趣是促使学生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及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原动力。体育运动的实践性非常强,无论教师的动作示范如何详细和全面,无论体育视频课件如何精彩,如果不能够亲自展开运动实践,那么学生就无法真正提升体育能力。体育运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调节学生精神状态,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多措并举,注重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及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从而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体育;运动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2-0086-03

作者简介:谭金玲(1981.9—),女,安徽省宁国市第一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运动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体育运动及爱好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得比较兴奋,然而到真正的运动练习时却出现明显的情绪变化,这说明这类学生只是喜欢体育课堂上自由轻松的氛围,而不是真正喜欢体育运动本身,这种状态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运动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运动教学质量。

一、培养初中生良好运动能力的意义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和教师错误地将体育学科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的教师会占用体育学科的时间,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有限。加之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学生会在课外时间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较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当前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课间多半会坐在教室内学习,较少去操场运动。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佳,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速度、力量、平衡力及协调性均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其一,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必然会伴随身体方面的疲惫,但同时,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也是一个熟能生巧、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能够坚持进行运动的学生必然有着非凡的意志力。比如,长跑是比较枯燥的,尤其是出现长跑中的“极点”现象后,运动者会难以坚持跑下去。但只要调整呼吸,放慢速度,就能到达终点。因此,挑战“极点”的过程就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体育比赛中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势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变得更加勇敢、果断与坚强。

其二,体育运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或奔跑,或跳跃,或展开球类练习,这些运动练习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力及平衡力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是学习与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学生一定不能忽视运动练习。

其三,體育运动能够帮助学生调整精神状态。长期静坐在教室里,部分学生的状态是昏昏沉沉的。此时,适当的运动能够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比如,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比赛,呐喊声、助威声以及运动特有的节奏感和画面感等,都能够让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的运动状态与课堂上的安静状态是截然不同的。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改变沉闷、消极的状态,使其变得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当初中生深入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就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运动练习,从而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初中生运动兴趣及习惯的方法

认识到体育运用的重要意义后,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运动联系的积极性。

(一)运用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竞赛活动本身就能够营造紧张、激烈的氛围,体育竞赛活动中的氛围更是浓厚,直接参与体育比赛的学生,会拼尽全力,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没有直接参与体育比赛的学生,会不断地给参赛选手加油助威。可以说,体育比赛活动中,裁判的口哨声、枪响声、拉拉队员们的呐喊声、运动员们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等,能够让每一个人都变得热血沸腾。在参加体育比赛活动之前,学生肯定会加强练习,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体育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单一运动项目的比赛活动。现代教育背景下,很多学校将某项体育运动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如有的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有的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花样跳绳能力,还有的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立定跳远等跳跃能力。因此,学校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色,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单项体育技能比赛。以篮球比赛为例,教师可以在学校范围内组建两支篮球队,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比赛活动。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区或者省、市等组织的篮球比赛。学生为了在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会加强锻炼,不断提升自己。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中。一般情况下,每所学校都会组织相应的全校运动会,以年级为单位展开各项体育运动的大比拼。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体育比赛,在比赛中提升运动能力。有田径特长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田径比赛;有篮球特长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篮球比赛;有跳远特长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跳远比赛。即便是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也要做好参赛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给参赛学生加油助威。

(二)运用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课堂上的游戏活动,既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运动氛围,又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体育技能及情感方面的发展提升[1]。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运动内容,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首先,关于长跑运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折返跑”的游戏活动。长跑运动相对而言比较枯燥,且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以致很多学生会出现“极点”的现象,他们会感觉自己已经无法继续奔跑了。在“折返跑”运动模式下,学生会不断体验到达终点的成就感,部分学生会因为“马上就要到终点了”而不断给自己加油,从而在坚持不懈的奔跑练习中掌握一定的跑步技能。

其次,关于立定跳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夺宝”的游戏活动。该游戏情景中,教师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宝物”放在相应的位置,促使学生通过立定跳远,将“宝物”由一个位置搬移到另一个位置,最后获取宝物最多的学生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搬运宝物的过程中,一定要动作规范地进行立定跳远,如果发生了违规的行为,就要将宝物放在原来的地方。

最后,关于花样跳绳运动练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跳绳表演活动,就像参加“唱歌、跳舞、乐器”等文艺表演活动一样。学生可以准备相应的音乐旋律,然后随着旋律与节奏,开展不同花样的跳绳运动。学生可以自己连续做出剪刀跳、单脚跳、跑步跳、交叉跳等不同的花样,也可以多名学生一起跳出不同的花样,或双人同摇,或双人单摇,或其他类型的动作等。

(三)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小组合作是课程标准中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经历体育运动的全过程,还能够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互相督促中养成一定的体育技能与运动习惯[2]。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小组合作练习,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内的运动练习。以篮球运动中的传球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练习。小组学生先分散地站在操场上,然后将球传递给自己组内的同学,在传球期间,学生处于不停的奔跑状态,与篮球比赛的状态非常相似。关于体能方面的练习,小组长可以与小组学生商量好练习目标,比如,进行腹背肌练习,小组学生可以共同确定好练习目标,那么每一个小组学生都要用尽全力,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外的运动练习。体育课堂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除体育课堂常规练习及教师的动作示范外,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用于学生的个人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运动,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更多运动的乐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运动练习。比如,学生可以根据家庭住址,自发组成小组,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徒步旅行,从而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一起观看运动方面的视频,可以是奥运会的相关视频,也可以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大型体育比赛,从而感受体育运动员拼搏奋进的精神与意志力。

(四)运用激励教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运动练习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定的疲惫与疼痛,这是由体育运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3]。且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学生只有进行循序渐进的运动练习,才能感受到更多运动练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激励,要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运动练习中,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使得学生在持之以恒的运动练习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首先,教师要借用榜样力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奥运冠军是很多学生崇拜的偶像,确实,他们不仅拥有非常厉害的运动技能,更是有着非常优秀的品质[4]。比如,郎平教练所带领的女排,她们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感及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让人热血沸腾。女排运动员的背后,是汗水与泪水,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那么学生在运动练习中,当因为苦和累想要放弃时,可以想一想女排运动员的表现,可以用榜样的行为来激励自己。不仅是奥运冠军,学生的小伙伴群体中,也有很多非常热爱体育运动的人,教师可以将这类人群作为榜样,号召其他学生向其学习,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

其次,教师要运用情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例如,在立定跳远中,部分学生很难有所突破或进步,那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基本的弹跳及准备动作开始练习,并告诉学生,只要坚持练习且方法合适,就一定能取得突破。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台阶进行跳跃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沙袋进行跳跃练习等[5]。

最后,教师要利用目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运动计划与目标。比如,有学生喜欢跳绳,那么教师可以将运动计划设定为每天跳绳5分钟;有学生喜欢跑步,那么教师可以将运动计划设定为每天跑步5分钟。当学生设定好运动目标后,教师就要引导其坚持不懈地加以执行,从而在日积月累中增强身体素质,感受到运动的乐趣[6]。

(五)利用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班级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同样是800米长跑,有的学生轻轻松松就能跑完,而有的学生即使气喘吁吁也无法坚持跑到终点,这就是体能方面的差距。另外,学生还存在运动兴趣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别。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首先,教师要设定有层次的课堂教学目标。比如,花样跳绳的课堂目标就是确保所有学生掌握一种跳绳花样,确保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连续跳跃出若干次跳绳花样等。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运动练习。既然学生在体能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别,那么教师就要设计有层次的运动练习,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比如,中长跑运动练习,对于体能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提高速度,锻炼耐力;对于体能一般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引导其坚持跑完,并注意调整呼吸,放慢节奏等。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评价。既然学生进行了有层次的运动练习,那么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有层次的评价。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运动基础及具体表现,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比如,学生经常无法坚持跑完800米,那么只要学生坚持跑到了终点,教师就应对其进行鼓励;比如学生800米长跑的时间缩短了半分钟,那么这也是一次很大的进步,教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结 语

总而言之,运动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学习与练习的重要保障。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体育竞赛活动,课外拓展,激励教育,分层教学以及小组练习等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感受更多體育运动的乐趣与魅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家鑫.刍议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J].试题与研究,2020(36):111-112.

[2]朱建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51):87-88.

[3]吴召华.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13-14.

[4]柴克军.初中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50):63.

[5]徐明斌.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分析与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1(34):147-148.

[6]蒋学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1(11):122.

猜你喜欢

运动兴趣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