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艺术教育与儿童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021-01-19冯玉华
摘 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对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学前艺术教育因其教育内容挖掘自生活、教育目标追求儿童整体和谐发展、教育过程彰显自主与创造、教育评价尊重儿童的个性等特质,对儿童核心素养发展有重要价值。因此,基于艺术教育的儿童核心素养培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从技艺回归儿童,实现艺术教育内容生活化;以核心品格和能力为焦点,确立多维艺术教育目标;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艺术教育活动有效性。破除“统一标准”,聚焦核心素养开展教育评价,促进学前儿童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核心素养;学前儿童;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幼儿艺术教育融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GWTSCX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2-0014-03
作者简介:冯玉华(1976.11—),女,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引 言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是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学前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极导向问题。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儿童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最基础的能力和品格,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及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学前艺术教育及其核心素养意蕴
(一)学前艺术教育的内涵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而艺术教育则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音乐、美术、文学等为内容和手段的审美教育活动,其任务是培养审美观念、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学前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方式更注重多元化与持续性,学习内容更具综合性和跨学科性,艺术的价值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技能与技法,而是向文化、社会、教育等迈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朝着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
(二)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界定
核心素养是人在文化知识、性格态度、个人素质及技能上的综合表现,也是个体适应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学前儿童的核心素养是指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3~6岁的幼儿在身体发展与健康生活、社会融合、人格素养、基本认知与技能等多方面的关键品格与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发展程度要求。具体来讲,学前儿童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为达到身体和生活的自立而需要具备的身体发展与健康生活的素养,这是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第二,人格素养是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是儿童作为人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根本诉求。第三,儿童初步理解和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核心素养,即社会融合素养,旨在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实现自我与社会的交往与互动,从小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第四,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素养,旨在让学前儿童对自然和人文世界形成初步认知,使其养成初级的求知问学品质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其中,探究与创新素养注重全面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究潜能和批判思维。
(三)学前艺术教育的核心素养价值
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1]学前儿童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创造充足的条件和机会,在自然和生活中促使幼儿萌发对美的体验和感知,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强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更突出欣赏与创造的活动内容和过程,更重视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和展示。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的大趋势下,学前艺术教育已然成为学前儿童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之一。
二、学前艺术教育何以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教育内容源自儿童生活世界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生命的渊源,个体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汲取充足的养分,展现生命的创造和灵动。同理,学前儿童的生活亦是其生命赖以成长的沃土,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展现出生机和活力。当然,生活因主体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别,儿童对自己生活中事物的认识、感受和理解与成人不同,其表达情感和认识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标准和规范来认识与理解儿童,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也来源于儿童真实、鲜活而独特的生活时空。学前儿童对周围世界中美的感知是树立审美意识最原始、最基础的方式,通过对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感受和模仿,逐步养成善于发现的审美习惯,为欣赏艺术美奠定基础。
(二)教育目标追求儿童生命和谐发展
艺术与生命有着本质上的联系,二者灵动、独特、自主、创造的共同特征使其互为助力、共同发展。一方面,艺术活动为儿童情感、智能、社会性等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另一方面,儿童生命中的活力与生机、自主与创造的精神恰恰成就了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创造潜能。因此,学前艺术教育关注的是儿童在艺术活动中本能的感受、体验和创造,以及对艺术美的追求、对艺术表现和创作的热情,在艺术活动中促进知识技能外的儿童生命的自由生长、自由釋放、日益成熟,即实现儿童生命个体的和谐发展。
(三)教育过程凸显儿童的自主与创造
自主与创造是人与其他生命体相区别的最重要特性。艺术是一种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活动,每件艺术作品中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展示着作者的独创性。所以,在面对同一首歌、同一幅画、同一支舞时,不同的儿童所产生的认知活动、心理感受、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因此,从艺术富于创造的特性来看,学前艺术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个体特性,极力鼓励儿童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体,使其在自在、自为、自由的状态下主动感受、体验和创造,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认识和价值观。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表现与创造”的目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学前艺术教育可以引导幼儿从自身碎片化的艺术积累中逐渐形成综合性审美体验,在艺术语汇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后开展有个性的艺术创作,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审美趣味。
(四)教育评价尊重儿童的生命个性
在现实生活中,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横扩展中,每个人都作为无可替代的独立个体存在着,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在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教育评价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承认儿童的差异性、尊重儿童的独特性。目前,新课程改革后的学前艺术教育改变了以往以行为为主要评价标准、注重考查儿童艺术活动的学习结果、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转而关注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注重儿童艺术潜能的保护、艺术情趣的激发,强调儿童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感受、表达及在活动后的个性化反应。艺术教育活动也不以既定目标为唯一评价标准,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教师应以动态的眼光,观察、尊重和理解儿童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根据教学的进展生成更具针对性和发展性的新目标,以免扼杀其想象力与创造力[2]。
三、基于学前艺术教育的儿童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学前艺术教育在促进儿童审美、能力、人格、思维的发展,提升儿童人格的完整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因此,变革艺术教育理念,重构教育内容,明晰教育目标、调整教育策略,既可以优化学前艺术教育的效果,也是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从技艺回归儿童,艺术教育内容生活化
在以往的学前艺术教育实践中,一度存在着教育内容脱离儿童真实、独特生活的问题。过于专业化、成人化的教育内容超出了儿童的能力范围,抽象的专业术语脱离了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在机械记忆和复制中,在高难度的技巧学习中被慢慢消解,儿童生命发育和个性成长亦丧失了生机与活力。随着当代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儿童艺术教育心理的研究及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与体系的引入,研究者对艺术的审美本质有了更透彻的认知,对艺术学习过程中儿童的审美体验更加重视,因此,学前艺术教育更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使理性回归生活、技艺回归儿童,关注儿童鲜活、独特的生活世界,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挖掘课程素材和资源,发掘富有童心、童真和童稚的教育内容,帮助儿童在审美体验中丰富自己、释放天性,将感知、理解、情感、想象高效融合,从而达到触动心灵的目的。
(二)以核心品格和能力为焦点,确立多维艺术教育目标
目标是行为的指南。教育活动目标明确,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指南》中围绕“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这一核心,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维度确立了学前艺术教育的目标: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备初步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学前艺术教育的目标应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儿童充分感受美、正确理解美、善于欣赏美、乐于创造美的能力和兴趣。在面无表情的舞蹈练习、机械单调的绘画临摹、“鹦鹉学舌”般的唱歌训练中,儿童或许学到了某些艺术知识,锻炼了某种艺术技能,但失去了艺术活动中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其所具有的艺术天赋和创造潜能也被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我们要以核心能力为焦点,从促进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角度,构建多维、全面的学前艺术教育目标体系,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艺术教育活动有效性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和技能的训练者,控制着儿童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权威下,儿童对艺术的主动感知、体验、表现及创造被束缚着、压抑着,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枯燥的艺术知识记忆、艺术技能重复练习[3]。无论对乐器、画具的操作,还是对艺术符号的学习,无不散发着强制、机械的味道,儿童所向往的自由、自主只能让位于顺从和模仿。因此,在实施学前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转换角色,由高高在上的控制者、训练者转变为儿童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维护儿童发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自主性,鼓励儿童自由地进行探索与发挥;教师可以以多种艺术回应形式为着力点培养儿童的审美素养,如为引导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可以在其聆听音乐时提供丝巾、飘带及其他运动材料,让儿童自主选择,借此感知声音的强弱快慢、音乐的旋律等,鼓励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习惯。由此,儿童由原来知识的接受者、技能的模仿者转变为自主选择者、自由表现者和主动创造者。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儿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自在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能动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4]。
(四)破除“统一标准”,聚焦核心素养,开展教育評价
学前艺术教育不能单纯地将对不对、像不像及好不好作为衡量和评价儿童学习的唯一标准,也不应以成人眼中的所谓好作品为标准。殊不知,这看上去的完美,实际上却失去了儿童艺术作品本应有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扼杀了本属于儿童的童真、童心和质朴的想象。因此,教师应意识到每个儿童心中自有自己的世界,每个儿童对生活、自然中的美的理解和感知也不尽相同,其对世界的感受和表达也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应去除艺术教育中严格划一、“重结果轻过程”等评价标准,为儿童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明确其在幼儿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并基于这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展开评价,不断提升艺术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结 语
重视学前艺术教育,提升儿童的核心素养,培育儿童直面未来发展的能力,是当代学前教育界所应形成的共识,也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应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探究学前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儿童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推动新时代“学前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的探讨与对话有积极意义。当然,以发展儿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程,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实践,为研究如何从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韩玉梅,宋乃庆,杨晓萍,等.学前儿童核心素养:内涵、理论和指标体系[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6(03):85-95.
[3]陈蓉晖,刘霞.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53-156.
[4]高鹏月.艺术教育与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探析[J].艺术评鉴,2021(2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