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践

2021-01-19黎军范春玥

教育家 2021年51期
关键词:跨界实训课程体系

黎军 范春玥

培养新时代“德技双修”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目标与使命。课程作为重要的育人载体,决定着学校课程的先进性与育人的实效性。针对本校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训项目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实训课程内容的综合度不高、实训教学方式不够丰富等问题,近几年,在科研引领下,劲松职业高中全面实施学校课程工作化和企业工作课程化的双向整合,创新并开发了“三级三跨”的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取得显著教学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

明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前提

为进一步明确中职生所需的职业能力,各专业对相关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等开展调研。调研发现,现代社会职业发展需求中,除基本的专业技能外,从业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

依据调研结果,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实训课程作为新的课型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载体。

创建“三级三跨”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模型是理论基础

遵循“跨界”“整合”理念,创建 “三级三跨”综合实训课程体系。该体系是指在单一实训项目学习完成基础上,以真实或仿真的综合生产服务任务为载体设计开发实训项目,并基于工作领域课程设置优势,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按照“跨技能”“跨课程”“跨专业”三个层级构建的综合实训体系。

“三个级别、三重跨界、三步融合”是该体系的三个本质特征。“三个级别”体现综合实训体系的层次,“三重跨界”彰显综合实训体系的属性,而“三步融合”则通过岗位工作与学习两条主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渐进融合,通过实训项目的层级整合,逐步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从熟练性、全面性到拓展性的顺次提升。从整体看,“三级三跨”从学习层面实现多项技能、多个课程、不同专业的三级跨界整合,从工作层面实现技术、岗位、部门三级跨界整合,而项目载体又将学习和工作各自三个维度紧密融合为一体,从而实现了工与学的深度融合。

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是实践基础

学校各专业依据“三级三跨”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模型,依托深度校企合作,立足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打破教学计划、重组教学模块”,构建了各具特色的综合实训课程体系。

如中餐烹饪“三级融合”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分别以单一菜点实训项目、真实的综合宴会服务菜点生产任务、大型餐饮服务综合实训为载体,实现“三个级别,三重跨界,三步融合”。

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各专业在实训手册和校本教材开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校企共同开发了8门综合实训课程标准、17门(个)课程(项目)实训手册,出版专业教材9本,其中6本被评为国家规划教材。

创新方法实施特色实训模式与评价

探索多种项目教学模式。各专业(群)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特色实训模式。如餐饮服务专业群针对第三级实训实施“全岗全能”实训模式。即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流程,在不同岗位上训练和形成不同的能力,最终建构形成能适应相关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各专业(群)还利用学校智慧校园和学习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实施三个“三结合”多元评价方式。在综合实训评价实施过程中,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建立并实施了“3维度9要素”的评价策略。

评价主体:项目主管、服务对象(企业或顾客)和员工自身的三结合。他们分别基于自身角色定位,用量表、即时意见等进行对标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三主体互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实现了对学生的实训过程和成效的多角度完整观察和评价。

评价内容:工作过程、工作成果和工作状态的三结合。每个综合实训项目均依托《实训任务书》,以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对工作过程、工作成果和工作状态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沟通合作状态、精神情绪状态、遵规守纪状态等。通过三个维度的结合,让学生体验到良好的工作状态、严谨的工作过程和完美的工作成果是职业工作的最高境界。

评价方式:即时点评、量表评价和书面反思评价的三结合。即时点评指项目主管和模拟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现场生成问题的互评和自评。量表评价是指利用评价量表对实训过程和结果进行较全面的记录和评分。书面反思评价是指项目结束后通过填写实训项目任务书中的总结反思栏目进行总结性评价。三种评价工具的结合,使得多元评价和全程评价的评价策略得以落实。

确立“三级”实训实施路径是机制保障

“三级三跨”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三级”实训不同的实施路径。

“一级”实训专业教师自主统筹实施,实现“跨技能”训练;“二级”实训专业组统筹,实现“跨课程”实施;“三级”实训学校统筹,实现“跨专业”实施。“一级”实训在专业实训教学中实施,“以赛代考”评价充分体现了课程内“跨技能”特征。“二级”实训和“三级”实训依据各专业群专业领域特质及校企合作情况,分两大类实施:一类是基于产教融合的“真项目”生产实践。如电子商务专业引企入校,与合作企业通过Ebay等平台开展真实电商运营,平均月成交量在100单以上。另一类是基于真实任务、真实客人的生产实践。如餐饮服务专业群开展的中餐、西餐主题宴会服务、星期五餐厅等,共计开展实训50多次。文化艺术专业群承接的北京市教委“空中课堂——秋季版拍摄与制作”任务,共拍摄制作134节小学自然科学课程。几年来,各专业共开展综合实训项目400多个,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特别是二级、三级实训的开展,直接推动了学校管理机制的变革。“课表式”常规教学管理模式被打破,改变为“项目式”重构实训模式。课时教学变成模块教学,学科或专业课程单向实施变成交叉实施,有些项目已突破8小时工作时间,统筹资源、服务保障成为实训开展的必备条件。为此,学校制定了《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综合实训课程运行管理制度》《项目式管理教师工作量核算辦法》等制度,为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研究与实践的实效性

“三级三跨”实训模式2012年开始在校内应用,受益学生约8000人。另外,该模式在张家口职教中心学校、唐山第一职业中专、张家界职业技术学校推广应用,受益学生近千名。

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切实提高了学校、专业组的资源整合能力,增强了教师的课改意识。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7个,开发并出版教材9本,教学能力比赛市区级获奖84人次。综合实训课程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明显改善。学生在国家、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共有157人次获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9%,职业资格取证率为95%,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在京津冀、京湘、京昆、京筑、京疆、京蒙等合作及帮扶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课程和资源共享、师资共建,被帮扶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育人质量明显提升,有效支撑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跨界实训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跨界•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