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急诊处方调配差错发生情况及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研究
2021-01-19苏晓红张丽红
苏晓红,张丽红
(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品管圈指品质管理圈(QCC),最初由日本的石川馨博士提出。由工作性质相似或互补的工作人员自发性的进行“品管圈”活动组成的团体又被称为质量小组[1]。为了提高我院药剂科门急诊药房的服务质量,本研究选取2019年8月份处方调配差错175例和10月份处方调配差错88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处方调配的差错率,并分析实施品管圈对差错率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1日~2019年8月31日门急诊的175例差错登记资料和2019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门急诊的88例差错登记资料作为研究资料,其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9年8月1日~2019年8月31日门急诊调配处方总数共计45195张,发生差错175例;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19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门急诊调配处方总数共计49789张,发生差错88例。
1.2 方法
(1)建立品管圈:按照自行申请的流程建立品管圈,科室主任为辅导人员,品管圈组长为门急诊药房组长,品管圈内共包含8名组员。品管圈组长要带领组员展开专业技能与知识的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品管圈的活动方式、活动原则、活动环节等。同时,组长必须合理分配每位组员的工作,每星期组织1~2次会议,会议内容主要为品管圈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每次会议的开展时间不少于30 min[2]。(2)选取品管圈的主题:品管圈的主题为“降低门急诊处方调配差错率,提高门急诊药学服务质量”,最终目标为达成临床上的科学施药及提高相应的服务质量。(3)调查原因:由于引发门急诊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过多,包含,门急诊药剂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医护人员缺乏职责认识及自行分发药物等。(4)确定品管圈活动的规划及目的:对精准把控品管圈活动的进程,该活动的时间定为5个月,确保组员能够根据活动时间、活动规划内容等实施,尽可能将门急诊处方调配差错率降为千分之二以下[3]。
1.3 观察指标
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处方药调配差错率[4]。
2 结 果
研究数据显示,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出现的175例差错事件中,其中占比最高的为数量调配差错,高达88例。其次是品项差错,共55例。而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各项差错率均有所下降。详细数据如下所示,见表1。
表1 我院实施活动前后处方药调配差错率
3 讨 论
3.1 调配差错原因
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出现的175例差错事件,其中占比最高的为数量调配差错,共88例。其次是品项差错,共55例。而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各项差错率均有所下降。根据上述数据分析门急诊调配差错的原因,其内容如下。
3.1.1 门急诊药房布局、药品放置不合理
门急诊药房调剂室的布局若不规范,且调配人员无独立的空间。再加上药房摆放不合理、摆放不当,则很容易产生调配差错的情况[5]。在药房摆放方面,其问题包括用途不同、名称相近的药品混合摆放。混合放置通用商品名相同或接近的药品,混合放置有外包装接近的药品。
3.1.2 不同规格的药品上架未及时通告
有不同规格的药品上架未及时通告,容易造成门急诊药房药师在调配药品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惯性思维,定位在原有的药品上,导致调配差错的发生。
3.1.3 门急诊药房调剂人员工作量大
门急诊需要每天接待大量的患者,调配的工作量也非常高,其中工作最高峰为上午10:00-11:30,此时调配人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会产生比较显著的心理压力,而在心理压力的影响下调配差错的发生率会上升,调配人员因调配任务的重要性比较大,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增加调配速度,心理上的紧张会增加调配人员的疲惫感,从而产生视觉疲劳感[6]。
3.2 品管圈对门急诊药房调配差错的影响
结果显示各个项目改善后的平均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改善后,其成长值也均有所提升。从上述结果中可以发现品管圈能够提高每个组员解决问题与沟通协调能力,提高了组员的自信心。其品管圈手法的运用、专业知识及团队精神等均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值得在门急诊药剂科的人员中推广运用。
4 小 结
综上所述,门急诊药房调配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差错,通过对其实施品管圈措施,能够控制风险因素,降低调配差错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