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音乐中的审美教育

2021-01-18李琴

新校园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创作音乐

李琴

一、当前中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现状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时期,他们在欣赏音乐时更加偏爱表现情感的作品,以此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忧郁、浮夸的音乐受青少年盲目推崇,忸怩作态的“小鲜肉”成为他们的心中偶像,这易使他们丢失自我,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负能量的传播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极端心理问题,敢医敢言的李兰娟院士呼吁:应该给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德才兼备的科研专家、军事技术专家、医护人员、消防战士……这些为祖国做过扎扎实实贡献的人才应是他们崇拜的偶像。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

音乐具有开发智力、净化心灵以及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功能,孔子也曾提出“乐以治性”的理念。音乐对于人的内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是依靠外力去强制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是依靠其独特的魅力去感化人心。音乐审美教育是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健全自身人格,净化心灵。

我国的民族音乐就像一只万花筒,包罗万象、五彩斑斓,将我国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家国情怀用音符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挖掘中国民族音乐内涵,重视音乐审美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重要意义。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方式

1. 追寻音乐家足迹,探索民族音乐之发展

教师面对的是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的众多学生,直接给他们播放音乐,很难做到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音乐作品的魅力、领悟音乐作品精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让他們从音乐资料及教师对音乐作品的介绍中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来源、创作过程、音乐风格等。有了这层知识铺垫,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就会一步步走进作品,了解作品的内涵及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由浅入深。

例如,聂耳付出巨大心血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义勇军进行曲》几经变动最终被写进宪法,它是我国国家精神的象征。冼星海以“黄河”为民族精神象征,用音乐语言创作了大型合唱歌曲《黄河大合唱》,这首经典之作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鼓舞着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战胜利。作曲家刘湲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用西洋管弦乐法演奏客家山歌,把交响乐与民族文化深入交融,创作出了交响音诗《土楼回响》。丰富的配器和合唱演绎了中国的沧桑巨变,讴歌了客家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在欣赏作品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学生进一步领会作品主旨做铺垫,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理念,作品的节奏、旋律所表达的特殊感情,以及配器方式为作品增添的艺术效果等。

2. 掌握音乐技能,体会民族音乐之魅力

掌握扎实的音乐技能是走进音乐殿堂的必备条件。知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聆听、交流、哼唱、律动等方式,参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进一步体会音乐魅力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活动,创造“寓教于乐”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掌握音乐技能,提升音乐素养。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可在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加入律动或节奏时值线,强化学生乐感;在学生演唱中加入呼吸、咬字、发音等技巧练习,提升他们的演唱水平;在播放音乐时,与学生共同聆听、探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在学生创作时,让他们进行二度、三度创作,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在授课时,抛出简单、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音乐主旨。

例如:系列单元“泥土的歌”中收集了许多民族民间歌曲。为了让学生了解它们,我带领学生模唱《放马山歌》的吆喝声,多次示范不同层次的吆喝声,让学生感受云南山歌的高昂、自由、奔放。在欣赏《酒歌》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藏族民歌的风格,我带领学生跟着藏族酒歌的音乐节拍,踩着踢踏步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

总之,参与体验式的音乐课堂就是通过运用恰当的音乐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演唱、交流、感受中提升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

3. 聆听民族旋律,感受民族音乐之强音

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要想欣赏音乐之美就要通过聆听,与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强个人的感悟。在课堂上创设听辨环节,可高效地让学生聆听音乐,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净化。

例如,用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为我们展现了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演奏者的循环换气演奏技法,及音乐中笛子、二胡等乐器问答对话式的配器方式让学生折服。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种演奏的特点,我先引导学生分乐段进行初步泛听、对比聆听、随乐哼唱,听辨出乐曲的和声层次;然后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让学生想象演奏者通过高超技艺所表现出的“百鸟朝凤”景象。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的代表作,杨子荣的扮演者声情并茂、气宇轩昂,唱腔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加上京胡激进、重强音的表现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的果敢、英勇。在随后的模仿唱腔、声势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格外认真地跟随教师做着每一个动作。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民族音乐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学生心里。

4. 拓展红色文化活动,感悟民族音乐之魂

发扬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开展校内外爱国主义文艺活动。课外文艺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高音乐素养提供了平台。我校每年都要举办一场“红歌比赛”活动,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激情飞扬、心潮澎湃。从演唱、指挥、器乐演奏到伴舞,无不体现出师生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思。一首首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爱国歌曲让全体师生的心灵得到升华,同时也让学生的艺术才能展现并赢得观众的掌声。登上舞台表演不仅能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他们协同合作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

在野外拓展基地,我校师生共举五星红旗和团旗,演唱《歌唱祖国》,学生质朴的声音流露出的是纯真的爱国情怀。从校内到校外,红色文化之风悄然兴起,现已成为当今学校审美教育的主流,从课前传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红星闪闪》等经典老歌,到通过校园广播之声播放《在灿烂阳光下》《不忘初心》等歌曲,红色歌曲唱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四、结语

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一个时代的精神旋律必将引领一种精神文化,从各地举办的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中可以看出,推进民族精神文化的审美教育已深入人心。一首首经久不衰的红色歌曲传唱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传统的民族歌曲逐渐被年轻人熟知并喜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在这样丰富的音乐文化背景下,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应执好手中的“指挥棒”,将民族精神贯穿音乐教学始终,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音乐魅力的同时,领悟中华民族音乐的灵魂,在优秀民族音乐的熏陶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刘 畅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创作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Jazz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