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引领阅读走向深入
2021-01-18战农刚张建梅
战农刚 张建梅
学校图书馆要发挥好育人功能,不仅在于图书资源输入输出的管理,更在于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切实服务好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自2011年以来,莱州一中图书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具有文化底色、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合格公民为目标,牢固树立语文基础学科地位,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为突破口,从资源配置、推进策略、创作培养、平台打造等方面入手,调动学生、教师、校友等多方力量,融阅读、创作、展示于一体,促进了课堂内外、学生教师、九个学科资源一体化建设,打造了校内外优势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共通共融的良好生态,为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挥育人功能,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文学素养提升
1. 强调资源配置精准化,兼顾思想性、多样性与适用性
(1)3种报纸进班级。每学年为各班级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或《中国青年报》中选订1份报纸,坚持每周2次印发“思政建设材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发展。
(2)200多种杂志进班级。自2015年起,每学期2次为每个班级配发杂志50本,这些杂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历史等不同领域,确保学生人手1册,循环阅读量每生每学期可达100册。
(3)4类配套阅读材料进班级。采用语文“深度阅读”理念,让学生在同类阅读、对比阅读和交叉阅读中,领悟文本精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4)100万本电子图书资源开放共享。学生阅读课程和教师教研平台可充分利用电子图书资源,规避资源闲置,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 推进策略层次化,兼顾面向全体和有潜质、有需求的个体培养
(1)开展读写活动。免费办理借书证,寒暑假开展读写活动,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自创作品,推介发表,评选“杰出读书人”,体现普惠性。
(2)提供阅读推介服务。成立阅读指导团队,开展阅读诊断活动,推介图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突出针对性。
(3)聚力定焦培养。锁定有潜质、有需求的学生,固定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对接知名校友建立“一对一”导师制,定期邀请专家讲座,着力高效能。
3. 自由创作生本化,兼顾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培养
(1)思维训练图式化。结合名家作品,分文体进行文学创作的构思、语言、思想等思维程序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创作图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
(2)内容创作本土化。让学生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创作原型,书写农村文明生活,展现乡村精神风貌,生发生活真情实感。
(3)作品凸显思想化。关照学生的内心情感,突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关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4. 平台打造多样化,兼顾活动常态化和高端化
(1)开设社会化“赛马综合课程”。整合学科资源,贴近时代脉搏,创设社会情境。每月开展师生同台竞技“赛马”活动,增强师生发展内驱力。
(2)打造校内展示平台。组织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原创诗词诵读大会;组织学生承办校报校刊,择优刊发学生习作。
(3)创造高端学习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等重大赛事,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深度课程融合,创新理念推动学生文学素养高位发展
我校图书馆以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为突破口,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了育人能力,增强了服务一线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第一,提出了“以文学创作为引擎,带动广泛阅读提升文学素养”的理念,形成了学生主动提升文学素养的良性循环链。文学创作有别于高考作文,强调学生自由地抒发性灵。而性灵的抒发源于对生活的思考,需要文化的支撑,从而倒逼学生去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再回归于文学创作,创作幸福感反过来刺激阅读需求,形成了“创作—阅读—创作—阅读”的良性循环,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自我不断探索中得以提升。
第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文学创作的思想高度,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图书馆通过坚持每年为全校每个班级征订1种报纸,以主流思想影响学生;坚持每周2次编印“思政建设材料”,将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评论员文章推送给学生,引领學生思考。在文学创作时,又强调以本土化的生活为创作载体,凸显思想性,不仅是学生自我思想道德的反思与考量,对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采用“语文深度阅读法”,引领学生阅读走向深入。我校图书馆采用语文“深度阅读”理念,依据文本教学重难点,采取同题材、同作者、同时代、同主题4种配套阅读材料,16种交叉阅读篇目,让学生通过同类阅读、对比阅读、交叉阅读等3种阅读方法,拓展阅读广度,纵挖阅读深度,深耕文本内涵和情感,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内涵式发展。
第四,强调文学创作内容本土化,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方式。思想的源泉来自熟知的生活。有了思想的作品才有灵魂,有了灵魂才能打动读者。而学生往往在定义生活的时候追求理想中的“高大上”或抄袭他人作品内容,使文学创作流于形式,缺少真情实感。本土化创作理念的提出,破解了农村学生自卑感,引领学生发现农村生活之美,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第五,开设社会化“赛马综合课程”,提高了学生辩证思维和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能力。学校图书馆借鉴“中国式阿米巴经营模式”,从“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理念出发,对学校真正的资源——学生进行挖潜管理,开设社会化“赛马综合课程”——整合学科资源,贴近时代脉搏,创设社会情境,学生自由报名,师生同台竞技,分主题分会场举行“赛马”活动,志同道合者结为一体,意见相左者针锋相对。没有认知的高低,没有分数的差异,学生精彩纷呈的辩论,不仅是对自身见识和身心的挑战,而且是对自身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在竞技中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别人、定位自己,增强了他们主动发展的激情与动能。
三、优化校园生态,展现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激情与活力
我校图书馆一系列改革,促进了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其校园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一是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打破了高中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孤陋,2017年到2020年,生均年杂志阅读量连续增长,生均周杂志阅读量达到1.2册,茶余饭后手捧杂志阅读的学生随处可见,国内外重大新闻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谈资。调查显示,2021年,探究性阅读30本书刊以上的学生超过了76%,比上年度高出近11个百分点。
二是学生主动发展意识大幅提升。2011年到2021年,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的人数呈几何级增长。“日新读书汇”正式成员275人,《莱州一中报》《我们》校刊正式成员50人,每月参与“赛马综合课程”竞技的人数不低于300人,参与寒暑假文学创作活动的人数不少于500人。学校先后成为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金牌学校、创新英语培养基地等,并荣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优秀组织奖”。
三是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体育节、艺术节、书法节、文学节、科技节等大型节日活动成为学生挥洒青春和热血的舞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且吟春雨》走上了央视舞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最美的诗歌献给党”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诗歌艺术节活动,一日之内点击量超过10万,还搬上了山东卫视荧屏。2012年,学校“模拟联合国”社团走进了联合国金色大厅。学生辩论社多次在省级大赛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奖励。学校先后成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篮球教育示范基地,成为烟台中学生运动会举办地。
四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年来,每年参加全国级作文决赛现场赛的人数不少于100人,获得决赛一等奖人数不少于30人,其中2人曾分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每年有50多篇学生作品刊发于全国“学习强国”平台、山东省“学习强国”平台、《作文与素材》《意读》等。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