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视角下如何利用考纲提升复习的有效性
2021-01-18朱美
朱美
关键词:新中考;初中物理;考纲;复习;效率
2021年上海市中考总分数将由630分调整为750分。以物理学科为例,原有的理化卷被合并于综合测试卷中,物理分数由90分降至70分,并新增了理化实验操作考。根据新中考改革变化,上海市教育部重新调整与修订了《上海市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本)》,该版本是对《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中相关要求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实,是对本市物理学科中考内容的明确与诠释,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对考纲的详细解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新中考对物理经学科的考试要求,突出备考重点,从而明确物理复习目标与方向。因此,新中考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师应以《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纲要,深入理解、精准把握《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实质,合理安排复习教学内容与进度,帮助学生减轻中考带来的心理压力,提升物理学科复习效率。
一、初中物理复习课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课堂缺乏生机
中考物理复习时间本就相对紧张,而复习任务又较为繁重,很多教师为了追赶复习进度,往往会采取“讲授为主,题海战为辅”的复习模式。在这种单一模式下,教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沦为接纳知识的“容器”,所培养出的学生就好比流水线上生产出来“标准件”,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此模式下的复习教学课堂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在下面一脸迷茫,或者成了刷题机器,不仅复习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对物理复习的积极性会逐渐消退,养成等、靠、要的不良学习习惯,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新中考物理命题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导致那些平时高分中考却说考运不好的说词。
(二)重视知识复习,缺乏能力锻炼
现阶段很多教师仍在沿用传统的复习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解,学生的参与感并不强。中考物理复习涉及八、九年级所学的声、光、电、热、力、气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多且分布零散,很多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在复习教学过程中会大包大揽地帮助学生概括知识点、总结解题方法,剥夺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在面对综合复杂的问题时就会无从下手、束手无策。
此外,通过对新中考改革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新中考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中,尽管学生们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每个学生都应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应根据实际学情灵活选择教学手段,提升物理学科复习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由于教育背景、认知能力等原因而导致的个体差异,在知识讲解过程中采取“一刀切式”教学模式,如此不仅无益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且严重偏离了新中考改革的初衷。
(三)学生兴趣不高,学习状态欠佳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是初中阶段学习难度最大的学科,还有部分学生反映即便掌握了物理基础知识,也不知道该如何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大大增加了复习教学的阻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只有学生自身对物理学科知识产生学习、探究兴趣,才会自觉地、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去建构、完善物理知识网络,并在建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开展物理复习。但是在物理复习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习惯大包大揽地替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点、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很多学生难以快速跟上教师教学节奏、及时消化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复习参与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状态欠佳。因此,新中考改革背景下,教师应重点关注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性、全面性地掌握物理知识,自主建构、完善物理知识网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利用考纲提升物理复习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一)深入解读考纲,明确复习目标
《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是新中考改革背景下上海市初中物理学科编制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进行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其中,学习内容与要求模块中的“具体要求”部分,对每个单元学习内容都做出了详细要求。而在该模块的“学习内容与水平”部分,将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内容详细划分为A(知道)、B(理解)、C(掌握)、D(综合)四个不同水平,并在“具体要求”部分,对其中的每一点學习内容,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列举了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教学纲要的详细解读,可指定出物理复习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梳理知识脉络,建立整体认知
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大多为基础性知识与技能,虽然涉及的物理学科知识相对浅显,但是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各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盘根错节,容易让学生混淆。因此,在初中物理复习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特定线索,系统化地教材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比较与整合,帮助学生将凌乱的物理认知形成秩序、将知识点按照特定线索串联成知识链,建立一个思路更加清晰、学习目标更为明确的物理认知体系。而《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每个章节的“学习指引”模块的“内容结构”部分,就能够有效地为教师所用。这部分详细归纳、总结了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在中考备考环节,教师可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该模块的知识脉络,建立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整体认知。
例如,在复习“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根据《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的“学习引导”,将这部分知识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力、重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平衡、牛顿第一定律七个板块。在日常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将这些知识点练习起来。通过教师的复习引导,这些相对零散的知识点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张网成片、收网成线,建立对“运动和力”这部分知识的整体认知。
(三)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信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新中考改革中也加入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这一积分项,足以证明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可见度与可信度,替代实验演示的不可重复性,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复习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复习备考阶段时间本就非常紧张,再加上教学条件有限,让学生参与教材中所有的实验过程显然不太现实。而教师若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以视频、动画的方式模拟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透过实验现象对现象产生的条件、原因及其物理规律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与之前在新课学习阶段所参与过的实验进行比较、联系,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产生新的体会,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与定律的理解以及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复习“学生实验”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把所有学生实验做成微课,分享在学生群里,让学生课前先预习一遍,或课后复习使用。
(四)充分联系生活,注重知识运用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新中考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纵观近年来上海市物理中考试题,试卷中所考察的知识面宽、涉及面广,命题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场景、事物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在注重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物理问题随处可见。因此,在复习备考环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着眼于身边的生活细节,感受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并善于捕捉物理知识的细节信息,学会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現象、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私家车已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无论是汽车的发动装置还是细节设计都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而且开展以“汽车”为主题的物理复习教学,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知识的动力。教师可通过提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倾斜安置汽车挡风玻璃的原理?方向盘属于哪类杠杆?汽车左右两侧方向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还是串联?汽车安全带的工作原理?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汽车后视镜的盲区在哪里?等等;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进”家中的厨房,并向学生提问:炒菜时为什么要将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厨房中有哪些用电器,它们是怎么进行能量转化的?厨房中常用的工具或用品蕴含着哪些力学知识?高压锅的工作原理?微波炉的加热原理?磨菜刀时为什么要不断地浇水等问题。在复习教学中从现实生活入手,通过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问题,发现现实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此不仅能够增强物理复习教学的趣味性,还可有效帮助学生深入把握物理知识细节,强化对物理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知识、参与复习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提升复习教学成效。
三、结语
2021年,是上海市新中考改革的正式落地之年,面对初中教育的新局面、新变化,初中物理教师应做好准备、更新思路、积极应对这种变局,在深入研究、全面把握新中考变化与要求的基础上,以《上海市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本)》为纲领,明确复习目标,弱化物理复习教学的功利性,重构物理复习教学模式,提升物理复习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为学生顺利通过中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宏裕.初中物理复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马淑萍.中考物理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1,5(11):236-237.
[3]邓一忞.中考物理高效复习策略与方法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3):123-124.
[4]郭葵生.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微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22):95-96.
[5]尹传海,吴能平.研究中考物理试题特点提高物理复习效率[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4(06):87-88.